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2章

秦悦家的门在身后轻轻关上,隔绝了屋内那混合着审视、试探和一丝微妙松动的气氛。张伟,或者说刚刚从“秦风”角色里艰难剥离出来的张伟,几乎是靠着墙壁才站稳。冷汗后知后觉地浸湿了衬衫后背,手心一片冰凉。

旁边的秦悦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她看向张伟,眼神复杂,掺杂着难以置信、如释重负,甚至还有一丝…感激?

“你…”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刚才最后那个问题,回答得…还不错。”

岂止是不错。在那个差点全军覆没的时刻,他那份笨拙的真诚,像一颗投入静水的小石子,意外地打破了精心构建却略显脆弱的完美假象,泛起了真实的涟漪。

张伟还没完全回神,只是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发现是金丝边的,又慌忙取下,换回自己的黑框):“我…我没说什么吧?是不是搞砸了?阿姨好像后来都没怎么说话…”

“没搞砸。”秦悦语气肯定,甚至带上了一点难得的轻松,“反而可能…因祸得福。太完美的答案,他们反而会怀疑。”她拿出手机,利落地操作了几下,“尾款我打过去了。这次…谢了。”

说完,她没再多言,冲他点了点头,转身输入密码重新进了家门。留下张伟一个人站在安静的楼道里,对着电梯金属门上映出的、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发呆。

几分钟后,“明婉”工作室内。

“张哥!英雄归来!”周锐一个大鹏展翅扑过来,差点把虚脱的张伟撞倒,“最后那波操作!神了!以拙破巧!返璞归真!我都快给你跪了!”

苏婉笑着递上一杯温热的蜂蜜水:“辛苦了,张先生。你做得真的非常非常好,远远超出了预期。”

李明远也走了过来,虽然没像周锐那么夸张,但眼神里带着清晰的赞许:“临场应变处理得很好。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你的回答…虽然偏离了预设策略,但效果比任何精心设计的答案都要好。”

来自李博士的肯定!张伟感觉自己像被颁发了诺贝尔奖,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只会傻笑:“真的吗?我就是…就是一下子慌了,瞎说的…”

“瞎说都能说到点子上,这就是天赋!”周锐搂着他的脖子,“走走走!必须再庆功!这次吃日料!我请客!庆祝张哥演技…哦不,是本色出演大成功!”

于是,不到一周内,“明婉”工作室迎来了第二场庆功宴。这次是高级日料外卖,摆满了那张还没完全清理干净烧烤痕迹的茶几。

气氛比上次更加热烈。周锐添油加醋地还原着微信群里的“惊险时刻”,尤其重点描绘了“《三体》危机”和“终极哄人难题”时大家的心理活动。

“…当时老板消息发过来,我都准备给张哥语音提示了!结果谁知道张哥自己开大了!直接掏心窝子!看见没?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周锐挥舞着筷子,唾沫横飞。

苏婉笑着点头,对李明远说:“学长,看来你的理论里,也得给‘意外’和‘真诚’留出足够的权重了。”

李明远夹起一块三文鱼,微微颔首:“嗯。情感互动中的非计划性变量,确实需要重新评估其价值和应对策略。”他看向张伟,“你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数据点。”

张伟被说得不好意思,连连摆手:“我就是运气好…运气好…”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时,工作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四人动作一顿,面面相觑。这么晚了,会是谁?

周锐蹦起来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穿着讲究唐装、精神矍铄的老先生。他笑容和蔼,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十分古雅的请柬。

“请问,这里是‘明婉情感策划’吗?”老先生的声音洪亮有力。

“啊…是,您是?”周锐有点懵。

老先生走进来,目光扫过茶几上的日料和气泡酒,笑容更深了:“看来老夫来得不巧,打扰各位庆祝了。敝姓陈,陈守仁。”

苏婉和李明远也站了起来。这位陈老先生气质不凡,不像普通人。

“陈老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苏婉礼貌地问道。

陈守仁将手中的请柬递给她,笑道:“下个月,是我和内人结婚五十周年的金婚纪念日。孩子们想大办,但我和内人呢,更想办一个温馨些、有趣些的小型宴会,只邀请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

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温柔和狡黠:“我们年轻时,日子苦,没办过像样的婚礼。后来条件好了,又觉得没必要补办。如今到了金婚,总觉得该有点特别的仪式感,但又不想流于俗套。听说你们这儿,能帮人策划点…不一样的浪漫?”

金婚纪念!五十周年!

周锐的眼睛瞬间比头顶的灯还亮,激动得差点咬到舌头:“金婚!五十年!浪漫!爷爷您找对人了!我们最擅长的就是不一样的浪漫!保证让奶奶感动得哭出来!”

苏婉也又惊又喜,连忙接过请柬:“陈老先生,这是我们的荣幸!您快请坐,能具体说说您和夫人的故事,还有您的一些想法吗?”

李明远迅速清理出沙发位置,并拿出了他的笔记本,进入专业状态。

陈守仁坐下,娓娓道来。他讲述如何与夫人相识于微时,如何共同经历风雨,如何养育儿女,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保有彼此的小小情趣和默契。他的言语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细节,听得苏婉眼眶微微发热,连周锐都安静了下来。

“…内人她,喜欢兰花,喜欢听我年轻时常唱给她听的一首老歌,喜欢孩子们小时候画的歪歪扭扭的画…”陈老先生笑着说,“我就想啊,能不能把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融到这个纪念日里?让她觉得,这五十年,每一天都算数,都值得。”

这个要求,远比帮张伟追求爱情或者帮秦悦应付父母要深刻和复杂得多。它需要的是真正理解一段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情感,并将其内核提炼出来,用恰到好处的方式呈现。

“我们非常愿意尝试!”苏婉郑重地说,“这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项目。”

“太好了。”陈守仁站起身,满意地点点头,“那就拜托各位年轻人了。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具体细节,我们可以慢慢聊。”他留下名片,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了。

工作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即被周锐的欢呼打破:“金婚!五十年!这才是终极浪漫啊!我们要策划一场史诗级的纪念派对!”

苏婉也激动不已,看着那张古雅的请柬:“这比任何商业案子都有意义…”

李明远翻看着笔记本上刚刚记录的要点,眼神专注:“从叙事心理学(Narrative Psychology)角度,金婚纪念是对一段共同人生故事的回顾与重塑。我们需要帮助陈老先生梳理和凸显故事中的核心主题和积极要素,通过仪式感强化情感联结和生命意义…”

连刚刚经历完“生死考验”的张伟,都被这充满温情的新案子吸引了,忍不住说:“真好…五十年…”

庆祝的喧嚣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沉甸甸却又充满暖意的责任感。

“明婉情感策划”的业务范围,似乎又在不知不觉中,拓展到了更深远、更动人的领域。

从青涩的追求,到不得已的扮演,再到历经岁月沉淀的庆祝。

他们仿佛在沿着一条情感的河流,溯源而上,见证着它不同阶段的风貌。

李明远看着陷入兴奋讨论的苏婉和周锐,目光最后落在窗外静谧的夜空上。

科学可以规划相遇,可以设计应对,甚至可以构建虚拟人设。

但如何衡量和呈现五十年相濡以沫的情感重量?

这似乎是一个全新的、更加宏大的课题。

而他发现,自己对此,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好奇与期待。

或许,只是因为这次,和他一起面对这个课题的,是身边那个眼睛发亮、总能洞察情感细微处的…最佳搭档。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