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4章

李云龙也不淡定了:

“团长,你啥时候这么大本事了?”

孔捷、郑幺妹、包括另外两名营长,此刻人都麻了。

用一双惊愕的眼神看着苏正华,大眼珠子一眨不眨的,看起来相当滑稽。

苏正华轻咳一声,将自己那个老理由丢了出来:

“早年还没参加革命的时候,我认识了一群洋人朋友,跟他们学习了不少,之前的等高线军事地图,也是跟他们学的…”

解释了一分多钟。

真真假假掺杂在一起,别说李云龙他们了,就连搞政工工作的政委赵有为,都被忽悠得头晕目眩。

最后大伙一合计:

“团长会得越多,对咱们红2军团不就是更好吗。”

“对啊,还质疑做什么,应该高兴才对。”

“就是就是。”

气氛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苏正华见状,趁热打铁继续说:

“那正好,我还跟他们学习了一些练兵法门,到时也一并拿出来,看看管不管用。”

赵有为:

“……”

李云龙:

“……”

两名营长:

“……”

他们突然感觉,自家团长身上,好像笼罩了一层神秘面纱。

看不清、摸不到,直让人抓耳挠腮。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

会议结束。

众人各司其职,纷纷行动起来。

两名营长留守提篮洞,一方面防守可能的来犯之敌,另外一方面构筑防御工事,修复损毁的建筑。

这些东西将来自己可还是要用的。

还有挖大坑埋尸体,免得滋生病菌。

政委赵有为则带着郑幺妹和十多名战士,去附近的寨子宣传,为招兵买马做准备。

苏正华则带着李云龙、孔捷两人,带上两三千大洋,前去最近的凤山县城扫货。

凤山县城有两个名字。

一个叫凤凰古城。

屹立于沱江之畔,原本是一个旅游胜地,可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贴上了非常多的负面标签。

另外一个名字叫边城。

因为《边城》的作者沈老是凤凰县人,因此许多人包括语文课上的学生,都认为《边城》指的是凤凰古城。

实际上,它指的是茶峒。

这是一个位于黔、湘、渝三省交界处的小镇。

不过,沈老笔下的诸多描述,却更符合凤凰古城的面貌。

如“一半着陆一半在水”的吊脚楼。

摆渡的老人,外孙女翠翠等等。

年代背景也正好是20世纪30年代。

苏正华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研究历史文学。

他现

在就一个目的。

去凤山县城尽可能地换取更多物资,然后赶紧壮大革命力量,为接下来果军随时发动的围剿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

几千银元他并没有全部带在身上,而是象征性带上一些,其余大部分都埋在附近的林子里,这样更加安全。

山路不好走。

眼下已进入冬季,自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气流,似乎快要肆虐到湘西来了。

天气也要开始冷冽起来。

走了足足七个多小时。

从中午一直走到天“麻擦黑”的时候,终于抵达此行目的地:凤山县城!

这里也是那位姓“宋”的女歌唱家的老家。

年轻一辈大多都已经将这位老艺术家忘却了。

但在文艺界和年长一些的,绝对是听着这位女歌唱家的歌长大的。

如一些非常经典的歌曲《小背篓》《好日子》《辣妹子》《兵哥哥》

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歌曲《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等

……

从沱江旁的南华山顺势而下,热闹的凤凰县城便立于身前。

跟记忆中影视剧的凤凰县城完全不一样。

整座县城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吊脚楼,到处都是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苗族人、布依族人、土家族人。

苏正华和李云龙几人因为早有准备,所以并没有与他们格格不入。

县城的街道并不宽敞。

准确来说,跟后世稍大一点的农村差不多。

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侧,是一个个门头不大的铺面。

“嘿~~团长,这地方还真挺他娘的特别。”

身旁的李云龙来了兴趣。

毕竟没来过少数民族聚居地,眼睛直往跟探照灯一样,滴溜溜地到处瞎转悠。

旁边的孔捷也没好到哪里去。

苏正华摆摆手:

“李云龙、孔捷,别忘记咱们这次来的目的。”

“走吧。”

李云龙:

“是。”

孔捷:

“明白。”

跟在苏正华身后,快步朝县城深处走去。

一边走,一边打听县城的物资集散地。

凤山县城不大,很快就抵达了一处露天的“农贸市场”

在这里,汇聚了大量做生意湘西本地人。

只可惜,物资并不怎么齐全,大多是一些山货、土特产。

来到其中一个摊位前。

老板是一个中年汉子,见生意上门,脸上立刻堆满起笑容:

“先生,您要点什么?”

苏正华打量着。

对方的摊位与别人不同,多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如钟表、书籍、灯油等等。

整个市场上,就他一家有卖这些东西。

“老板,我看了一圈下来,为啥就你一家在卖这些?”

苏正华直截了当地询问。

目前的情况,他根本不用担心暴露身份。

面前的中年汉子闻言,露出一双整齐洁白的牙齿,笑着回答:

“先生,您不知道,我这也是帮龙家做工。”

“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只是今天不凑巧,很多人都去龙家吃喜宴去了。”

苏正华再来了兴趣:

“龙家?哪个龙家?”

面前的中年汉子毫不意外,回答:

“先生,听口音就知道您是外地人,这龙家自然是咱们凤山县长。”

“他这不刚纳第五房小妾嘛,对这个新纳的小妾很喜欢,所以就大摆宴席。”

“对了,听说上面有一个姓卫的大人物要过来弄什么机场,这两天恰巧在凤山县城,所以这喜宴也是接风宴。”

不知道为什么,苏正华听到“卫”这个姓氏,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那位五虎上将、跟我军非常亲近的著名抗日将领。

当年,这位名将还曾作为第二战区副司令官,访问过陕北。

……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