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2章

第3章

那身影在他叫出名字的瞬间,猛地一颤,呜咽声戛然而止,仿佛被扼住了喉咙,只剩下死寂般的沉默和更加剧烈的颤抖。

她把自己缩得更紧了,恨不得钻进土炕的缝隙里,消失不见,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和绝望,是对他这个丈夫最本能的逃避。

李卫东的心像是被那只无形的铁手攥得更紧了,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前世她跳河时那空洞死灰的眼神,与眼前这团绝望的阴影重叠,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灵魂上。

他撑着墙壁极其缓慢地向炕角挪去。

“别怕,他走了,二十天时间,欠他的钱我一定能够全还上。”他艰难地开口,声音尽量放得轻柔。

他停在了离炕角几步远的地方,不敢再靠近。

他知道此刻任何一点靠近的动作对她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惊吓。

“我……”李卫东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一句沉甸甸的的承诺,像是说给她听,也像是说给自己听。

“我以后绝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再也不会了……”

昏暗的光线下,他清晰地看到林秀紧抱着膝盖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单薄的身体在听到他这句话时,似乎极其细微地顿了一下,随即是更深的蜷缩和无法控制的颤抖。

没有回应,没有抬头,只有无边无际的沉默和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弥漫在这间充斥着劣质酒气和绝望气息的破败土屋里。

李卫东靠在冰冷的墙上,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混杂着酸腐酒臭和尘埃的空气,此刻却带着一种真实得刺骨的味道。

也许连老天都觉得他亏欠这个女人实在太多,所以特地让他回来专程弥补她这一世!

良久之后,待到脑子里混沌的感觉逐渐消失,人也变得清醒。

李卫东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墙角那个瘦弱的身影上,林秀依然蜷缩在那里,像一只受伤的小兽,连呼吸都轻得几乎听不见。

李卫东起身拿起墙边一把快散架的笤帚,开始一点一点地清扫炕沿下的污秽,他动作僵硬灰尘和污物被扫得扬起,呛得他又是一阵咳嗽。

自从前世事业有成之后,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干过家务活了。

林秀蜷缩在角落,看着那个从未碰过家务只会对她呼来喝去的男人,此刻竟然在扫地?

她眼中的恐惧没有减少,却多了一丝难以置信的茫然。

他到底怎么了?是酒还没醒透?还是……又在耍什么新的花招?她警惕地看着李卫东,身体依旧紧绷。

李卫东扫完地,又走到桌前,他看着那碗凝固发黄的玉米糊糊和蔫了的菜叶,胃里又是一阵不适。

他端起碗,走到门口,哗啦一下将里面的东西倒在了院子里的泔水桶里,把碗放回厨房的灶台上洗干净。

接着回屋将将瓶子重重地扔进了一个装垃圾的破筐里,将屋子给收拾了一遍。

做完这一切,他扶着桌子喘息,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冷汗,身为一个男人,这具身体实在太虚弱了。

他转过身,再次看向林秀,她的眼神里恐惧依旧,但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丝极细微的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困惑。

李卫东没有再试图靠近她,也没有再说那些空洞的承诺。

他知道,行动比言语更有力量,但此刻他连自保都困难,又能给她什么看得见的希望?

那二十天的承诺,对他来说是催命符,对她而言,恐怕也只是将恐惧延长了二十天罢了。

李卫东拿起日历,1992年5月17日,这个日期像烙铁般灼烧着他的记忆。

“还有七天……”他喃喃自语。

前世就是在5月24日那天,林秀跳进了村后那条湍急的河流,而现在他必须在这短短七天内扭转一切。

李卫东忽然转身,大步走向屋角的木箱。

掀开箱盖,里面是几件破旧衣物和一个小布包,他颤抖着手打开布包,里面躺着三张皱巴巴的十元钞票,这是家里最后的积蓄。

“秀秀,我去趟县城。”李卫东声音沙哑的开口。

墙角的身影猛地一颤,林秀终于抬起头露出一张苍白如纸的脸,她的眼睛红肿不堪嘴角还带着淤青。

“你……你要去哪?”她的声音细若蚊蝇,带着明显的恐惧。

李卫东的心像被刀绞一般疼痛。

他蹲下身,保持一定距离,轻声说:“我去想办法赚钱。”

他顿了顿“我发誓,再也不会打你了。”

林秀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又变成更深的恐惧。

她太熟悉这种承诺了每次酒醒后他都会这么说,然后下一次打得更狠。

李卫东看出她的不信任,没有多解释,他拿起布包,走到门口又停下:“灶台下的瓦罐里还有半袋米,记得吃饭。”

门外阳光刺眼,李卫东眯起眼睛,望着满是土坯房的李家村,仔细回忆着前世的记忆,1992年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起点,遍地都是商机。

而在这个偏远的农村,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用三十块钱在二十天内赚到一千块。

三十块钱,在1992年能干什么?

他记得前世看过一篇报道,说这个年代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很多都是靠‘投机倒把’起家的。

而目前最能够赚到钱的地方不是村子里而是镇上。

李卫东抬头,看见同村的张老汉正赶着牛车往镇上去,牛车上堆着几筐新鲜的蔬菜,看样子是要去赶集。

李卫东灵机一动,“张叔,我去镇上办点事,能捎我一段不?”

张老汉狐疑地打量着他:“你小子该不会又去赌吧?”

果然是人的名树的影,他李卫东在村子里的名声已经烂透了!

“不是不是,我是去办正事。”李卫东连忙解释道。

张老汉哼了一声,显然不信,但还是让李卫东上了车,毕竟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他一把年纪也不想得罪人,老黄牛慢悠悠地走着,车轮碾过土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牛车晃晃悠悠走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镇上,比起闭塞的村庄,镇上明显热闹许多,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叫卖声此起彼伏。

穿着蓝布衫的农民,骑着二八自行车的工人,拎着公文包的干部,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其间。

李卫东跳下车,谢过张老汉后,立刻钻进了人群,他一边走一边观察,在街道穿梭间,

1992年,改革春风吹拂,但信息闭塞的乡村与稍有活力的县城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认知鸿沟。

这就是他的机会。

忽然,瞥见一个卖草药的摊子。

李卫东在卖草药的摊位前蹲了下来,摊主是个干瘦的老头,面前铺着一块脏兮兮的蓝布,上面散乱地放着晒干的蒲公英、车前草、艾叶,还有几捆看起来像树根一样的东西。

“大爷,这板蓝根怎么卖?”李卫东指着那几捆树根状的东西,状似随意地问道。

他前世后来发迹后,接触过药材生意,知道板蓝根在九十年代初因为几次大范围的流感后,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被神化,价格在城里已经悄然攀升,但在这偏远小镇,显然还没起风浪。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