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棚的日子在枯燥与警惕中交替。顾良像一台精密而执着的机器,不断重复着捣碎、混合、揉搓的过程。他的手艺愈发纯熟,成品率稳步提升,皮子的质量甚至偶尔能超出祭司的预期。前来收取皮子的学徒脸上的惊讶逐渐变成了习惯性的沉默,但交接材料时,偶尔会多留下一小捆特别的干草或一小块奇特的、带着清香的树脂,依旧一言不发。
顾良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材料的正常更替。直到有一次,他尝试着将那种干草烧成灰,代替部分草木灰加入混合物中,发现皮子不仅更柔软,还带上了一种极淡的、能驱散些许腥臊的气味。而那块树脂,他尝试着在皮子揉搓到后期时,少量涂抹在表面,皮子干后竟呈现出一种柔和的光泽,似乎也更耐磨损。
他猛地意识到,这或许不是偶然。是祭司的指点?还是……
他不敢深想,只是默默地将这些“意外”得来的材料效果记在心里,并更加留意学徒带来的每一样东西。他甚至开始尝试辨认那些特殊的干草和树脂,在脑海中与现代社会见过的植物进行模糊比对。
这种隐秘的技术提升,带来了更优质的成品,也无形中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祭司眼中的价值。然而,材料的消耗,尤其是清水和用于浸泡初步清理皮子的容器,成了新的瓶颈。他需要频繁往返于皮棚与河流之间,用水囊和破旧陶罐运水,效率低下且容易引起注意。浸泡皮子的大石盆则沉重无比,难以彻底清洗,残留的腐液常常影响新一批皮子的质量。
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但他不知该如何解决。向学徒要求更好的工具?他暂时还不敢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
这天下午,天空阴沉,闷雷滚动,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兽人们纷纷躲避,顾良也赶紧将晾晒的皮子收回棚内。
雨点开始砸落,很快就连成雨幕。顾良站在棚口,望着外面被雨水模糊的世界,有些发愁积水会倒灌进棚子。
就在这时,他看到雨幕中,艾玛正指挥着几个年轻兽人,匆忙地将堆放在露天的一些重要物资(主要是晒干的肉条和草药)搬运到附近一个地势较高的洞穴里避雨。她的动作干脆利落,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
突然,一个年轻兽人在搬运一摞陶罐时脚下一滑,最上面的几个陶罐摔在地上,破裂开来。艾玛立刻上前,似乎呵斥了那个兽人几句,然后指挥其他人加快速度。
她的目光扫过地上的碎片,又似乎无意地扫过皮棚的方向,然后落在了旁边一个因为雨水汇集而形成的小小水洼上。她盯着那水洼看了几秒,然后用脚踢了踢旁边一块中间略有凹陷的大石头,雨水正好汇集到凹陷处。
做完这个微不可察的动作,她立刻转身,继续催促着搬运,仿佛刚才只是随意的一瞥和无意之举。
棚内的顾良,却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
水洼?凹陷的石头?
他的目光猛地转向皮棚旁边那片因为地势低洼而逐渐形成的积水区,又看向棚子里那几个沉重、污秽不堪的石盆。
一个念头疯狂地涌出:为什么不能利用地势和雨水?如果能挖一条小小的沟渠,将雨水引到皮棚附近一个低洼处形成蓄水池呢?甚至,可以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类似凹陷石头的容器,用来收集和储存雨水!
还有陶罐!虽然易碎,但如果能获得几个专门用来储水和浸泡的陶罐,效率会提升多少?
艾玛那看似无意的动作,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思维的枷锁。她不是在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在引导他去看,去发现,去联想!
心脏因为激动而剧烈跳动。他再次看向外面忙碌的艾玛,她的背影在雨幕中显得有些模糊,却仿佛笼罩着一层智慧的光晕。
她到底是谁?为什么能用这种方式指引他?
大雨持续了半个下午。雨停后,顾良立刻行动起来。他找来尖锐的石片和木棍,在皮棚旁的低洼处开始挖掘。他没有工具开挖沟渠,但他选择将蓄水点就设在雨水自然汇集的地方,只是稍加修整,让其更深,更能储水。
他又找来几块相对扁平的大石头,费力地将它们挪到蓄水池边,尝试着拼凑成一个简单的沉淀过滤装置(虽然极其简陋)。
这些举动自然引来了其他兽人和学徒疑惑的目光。但当他们看到顾良只是沉默地挖坑、搬石头,似乎是在处理皮棚的积水问题,也就没再多管闲事,只当是这个奴隶又在搞什么奇怪的名堂。
几天后,又一次降雨。顾良紧张地看着雨水汇集到他挖好的浅坑里,虽然渗漏严重,但确实储存下了一部分相对清澈的雨水!他可以用这些水来进行皮子的初步清洗和浸泡,减少了对河流的依赖,也避免了反复搬运的辛苦。
他甚至尝试用那种特殊的、带有清香的树脂混合草木灰,堵塞石盆的一些明显缝隙,虽然效果有限,但确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当学徒再次来收取皮子时,注意到棚外那个积水的浅坑和旁边拼凑的石头,脚步顿了顿,但依旧什么也没说。
然而,变化在悄然发生。下一次送材料时,学徒除了脑髓和草木灰,额外带来了两个硕大、粗糙但完好的陶罐,还有一个崭新的、用完整葫芦做成的水瓢。
“祭司大人说,”学徒第一次主动开口,语气依旧平淡,但内容却让顾良心头巨震,“水要干净,皮子才好。这两个罐子,给你泡皮子。省着点用。”
顾良愣在原地,看着那两个对他而言堪称“珍贵”的陶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祭司怎么会知道他需要陶罐?是因为看到了他挖的蓄水池和拼凑的石头?还是因为……艾玛?
他猛地想起那天雨中艾玛踢石头的动作和看向水洼的眼神。难道是艾玛用什么方式提示了祭司?或者,祭司通过观察,自己意识到了改进的可能?
无论哪种可能,都意味着他的努力和“小聪明”被看到了,并且得到了实质性的回应!
【目标人物顾良成功实现水资源利用初步改进,并获得关键工具(陶罐),生存条件及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认可,成就感大幅增加,正向依赖值+5%(因间接引导成功及获得实质回报),当前正向依赖值:16%。】
远处的山坡上,艾玛看着顾良小心翼翼地将新陶罐搬进皮棚,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笑意。
“挖掘积水,拼石过滤……举一反三的能力,确实不错。”她低声自语,“看来,可以适当加快一点‘提示’的频率和深度了。”
她转身离开,心中开始构思下一步的计划。陶罐的出现是一个信号,表明祭司对顾良的重视程度在提升。这也意味着,阿烈那边的耐心,恐怕快要耗尽了。
风暴前的平静,或许即将结束。而顾良,需要更快地成长起来,拥有更多足以在风暴中自保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