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4章

待他认可你的才能,便许你独掌一军。”赢余摆手示意,”云长,带他去见孔明。”

——毕竟天下之大,难保没有同名同姓之人。

“诺!韩先生请随某来。”

韩信懵懂地跟着关云长退下,满腹筹划全然未及施展。

他原以为会有一番君臣问答、献策效忠的戏码,不料四公子行事如此出人意料。

但”独领一军”四字,霎时点燃他胸腔热血。

寒窗苦读兵书,所求不过如此!秦朝将领如林,他一介布衣竟得这般承诺?

韩信竭力压下激荡心绪。

多年坎坷早已磨砺出他的沉稳——未到手的承诺,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登上马车时,腹中突然传来绞痛。

他苦笑着摇头:

“四公子既爱才,怎连顿晚饭都舍不得?”

从午时那个土豆撑到现在,他早已饥肠辘辘。

马车缓缓停驻。

韩信随关云长来到一座雅致的宅院前,刚踏入院门,便嗅到阵阵狗肉浓香。

亭中,诸葛孔明轻摇羽扇,面前铜釜内卤汁翻滚,肉香四溢。

“韩先生,请。”

羽扇轻点石凳,韩信强忍腹中饥饿,正襟危坐。

“旅途辛苦,先生先用膳,再议正事。”

“甚好!”

……

咸阳宫,大殿深幽。

“云儿新法宽仁,较商君耕战之策更得民心。”

秦始皇搁下宣纸,眼中泛起赞许。

赢余封地动向,自有铁卫日夜呈报。

“陛下,四公子减赋是因新粮丰产兼战利充盈。

然其重商轻武,废除军功,科举改制动摇国本,恐引百姓惶惑!”

王翦抱拳谏言,身后蒙毅肃立。

今日君臣奏对,正是要探勋贵对新政的态度。

万民震恐?国本动摇?

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遮羞布罢了!

“……”

始皇目光如炬,威压渐盛。

王翦与蒙毅冷汗涔涔,屏息垂首。

许久,殿内响起冰冷敕令:

“退下。”

“臣告退。”

二人踉跄出殿,衣背尽湿。

纵为元老重臣,仍难承帝王之威。

待脚步声远去,秦始皇忽冷笑一声。

“云儿新政,确于国有利。”

“然秦法百年,勋贵盘根错节。”

“若强行变法,必致动荡……”

指节轻叩案几,眼中锋芒乍现。

“朕便先推新粮,缓改赋税。”

“军功制暂且保留,科举——自边陲试行之!”

朱砂笔重重圈过竹简,激起尘埃飞扬。

他决心推行新政,无论前方有多少阻碍!

“云儿的封地必须保留,朕或许还该助他一臂之力。

倘若变法受阻,云儿便可即刻成为朕的左膀右臂,为朕扫除一切障碍!”

秦始皇站起身,沉声道:“传旨,四公子功勋卓著,今授镇北大将军印,权同三公,可任免属官!”

“遵命!”

章邯退出大殿时,内心仍震撼不已。

大秦三公之位,朝中仅三人而已。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更不必说还赋予任免之权!

有此权柄,赢余便可光明正大地组建自己的势力!

这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

赢余接过镇北大将军印时,并未过多在意。

此刻,他的封地上,第二轮土豆已开始采收。

他的心思全被吸引了过去。

此前,他已命人在城外修建了十座大粮仓。

然而,十座粮仓很快堆满,土豆仍在源源不断地运来,在仓外堆积如山。

“目前统计,已收四千石。”

“各地仍在采收,预计可达六千石。”

张太岳手持文书,平静禀报。

张 ** 管贸易,统计之事便由张太岳接手。

他气度沉稳,即便面对惊人产量,依旧从容不迫。

“嗯。”

赢余嘴角微扬。

六千石,便是六十万斤!

一千两百石可支万军一月之需,六千石足以供应万军五月之粮!

日后若派两万大军北上,这些粮草亦可支撑两月有余!

况且,自收编三万奴隶后,三个月来,封地又开垦了大片荒地。

可耕之田,翻了一番!

“张太岳,如今封地能播种多少土豆?”

“约千石。”

“好!”

赢余更为满意。

千石种子,来年可收两三万石!

足以支应两万大军大半年的粮草!

“留千石作种,余下的悉数与朝廷交换奴隶!”

“遵命!”

父皇需新粮推广全国,他自然要略尽绵力。

“张太岳,你先退下处理公务,唤孔明与去病前来。”

“遵命。”

张太岳躬身退出,不多时,诸葛亮与霍去病便步入县衙。

“孔明,韩信近来如何?”

韩信跟随诸葛亮已有一些时日,赢余对这位兵仙颇为重视,便率先询问他的近况。

“此人确有真才实学,兵略一道,臣自愧不如。”

“哦?!”

赢余闻言大喜。

此番可真是得了人才!

“既然韩信确有才干,孔明,你训练步兵时,可分半数兵马予他,交由他操练。”

“遵命。”

“去病,骑兵如今情况如何?”

“主公!现有骑兵六千,其中四千余为戎族人!”

霍去病拱手禀报。

他募集骑兵的速度远比诸葛亮迅速,主要因赢余规定,凡参军者皆可获秦人身份。

戎族奴隶为提升地位,纷纷踊跃应征。

而分得土地、被赢余视同子民的六国遗民,却对此兴趣寥寥。

毕竟赢余废除了军功制,军饷微薄,自然难以激起热情。

“看来军功制仍需保留,但需改良。”

赢余绝不容许异族兵卒占据军中多数。

况且,那些获得秦人身份的戎族士兵,也不会为微薄军饷拼命。

他们的战力,自然无法与大秦锐士相比!

赢余从未想过彻底废除军公制。

他推行变法,绝非为了削弱军队战力。

只不过,他的军功制不再授予士兵土地与爵位。

赐予土地与爵位,只会催生一批又一批地主。

随着爵位与土地的累积,地主终将演变为豪强!

豪强之家必然培养出体魄强健、精通兵法的子弟,这些子弟更容易立下战功。

长此以往,军功制便被特定家族垄断!

“孔明,即刻颁布新规。

近日孤将召集商户组建军用商会,此后每场胜仗所获物资及疆土,皆由军用商会负责经营贸易。”

“商会不仅处理战利品交易,亦统筹新占土地上一切商贸!”

“贸易所得利润,七成归取胜之师。

自上至下,每月按例分成,绝对公平,不因职位高低而区别对待!”

“分成直至士卒战死或解甲归田为止!”

“所有的交易细节与利润都将完全公开!”

“立即将这项决策传遍整个封地!”

赢余为改革军功制已思索良久,借鉴昔日论坛中的政体知识,他构思出一套自认完善的改良方案。

秦律中的军功制规定,士卒斩敌数量达标即可获封爵位与土地,且战场缴获皆归个人所有。

表面看来战利品收益丰厚,实则商贸分成的长期回报更为可观!

当贸易形成规模,其收益远超劫掠所得,且毫无后顾之忧。

从军时有分成,卸甲后便化为乌有。

将领与普通士兵的分成比例竟完全相同。

如此制度,如何形成垄断?

但赢余清楚,封地子民短期内恐难理解新军功制。

毕竟商贾位列贱籍,平民对贸易利润缺乏认知。

为此他追加指令:

“孔明,命张苍统计近日贸易区商贩获利数额,向全境公示!”

“遵命!”

“诸事已毕,退下吧。”

** 人心。

只要贸易利润公之于众,配合新军功制的推行,赢余确信封地民众必将踊跃参军!

待诸葛孔明与霍去病离去后,张载突然闯入县衙。

“子厚,有何要事?”

赢余扬眉发问。

“主公,科考场中发现一名异常考生。”

“哦?如何异常?”

“此人……恐非男儿身。”

“嗯?!”

赢余眉头骤紧:“女扮男装?是哪家千金?”

能参与科举者必通文墨,女子读书唯有官宦之家方可为之。

“据查来自江东,姓虞。”

“另有一魁梧少年随行,自称项庄,乃其表兄。”

“嗯?”

项庄?江东人士?

虞姓女扮男装的考生?!

赢余倏然眯起双眼。

此事……颇有蹊跷。

江东项氏。

这个姓氏与那位西楚霸王渊源极深。

他清楚记得,项庄正是项羽堂弟——昔年鸿门宴上,正是此人借舞剑之名行刺刘邦!

“莫非真是那个项庄?姓虞的考生又会是谁呢,难道是虞姬不成?”

赢余略作思索,便吩咐道:“子厚,你带这两人来见我,云长,你随子厚同去。”

项庄既能舞剑,必有武艺在身,加之出身项氏一族,向来与大秦势不两立。

考虑到张载不擅武力,赢余有些不放心,便派关云长一同前往。

“遵命!”

关云长随张载离去。

赢余则翻阅起那虞姓考生的试卷。

…………..

坐落于科举考场旁的小村庄里。

韩信曾住过的驿站内。

雅间中。

肌肤胜雪、眉目如画的虞学子身着男装,一边剥着水煮蛋,一边透过窗户观望街市。

驿站的窗户斜斜支起,从内可清晰看见外面景象,外头却难窥室内。

望着熙攘的人群,虞学子俏脸上浮现讶异之色。

“项庄,这里比别处热闹许多呢。”

“哼!”

对面传来一声冷哼。

身旁放着佩剑、面容刚毅的青年不屑道:“秦四公子推行新政,推崇商贾之道。

但商人逐利,若任其发展,终成大患!这般繁华,不过是虚妄假象!”

项庄话语中对商人的鄙夷毫不掩饰。

虞学子看了他一眼,眸中掠过一丝异样,心中对其言论颇不认同。

商人重利确实不假。

可当年楚国的士大夫们,难道就不贪图利益吗?

秦军攻楚时,那些贵族拼死抵抗,不就是为了保全自身家业?

所谓复兴楚国,说到底不就是为了让旧贵族重掌权柄?

这般看来,楚国贵族与商人又有何区别?

但她深知自己身份卑微,整个虞家都依附项家,自然不敢触怒项庄,便也不出言反驳。

“项庄,除了市集,这秦四公子规划的乡野布局和新粮推广也颇具远见,此地的百姓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同。”

虞盈眼中泛起光彩,由衷赞叹道。

封地上的见闻,与她此前所见截然不同。

闻言,项庄神情却愈发凝重。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