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2章

日子如同村边那条小溪,看似平静,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淌。

张诚直接入读三年级引发的轰动,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逐渐扩散至整个乡镇,甚至连邻近几个村子都听说了半山村出了个四岁上三年级的“文曲星”。最初的日子里,他无疑是学校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好奇的目光追随,课间时常有其他年级的学生趴在三年级教室的窗口,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看,就是他,才四岁!”

“听说他认的字比老师还多!”

“真的假的?看起来好小一只……”

同班的孩子们,最大的已经九岁多,几乎是张诚年龄的两倍。起初,他们对这个“小豆丁”同学充满了新奇,也有些许的不服气。但张诚用自己的方式很快融入了集体。他从不恃才傲物,反而显得格外沉静谦和。当有同学遇到不会的题目,他会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耐心讲解;集体活动时,他也尽力参与,虽然体力上无法与大孩子们相比,但那份认真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识储备远超同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老师课堂所授。语文课上,他能引经据典(当然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数学课上,他思维敏捷,常常能提供多种解题思路。渐渐地,同学们由最初的好奇、质疑,转变为由衷的佩服和接纳。在这个质朴的乡村小学,实力是赢得尊重最快的方式。

校园生活对于张诚而言,平静而规律。课堂上的知识对他几乎没有挑战,他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合理利用时间进行“超前”自学,以及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上。

就在入学后不久,系统界面再次泛起了微光:

【任务发布:经义初窥】

【任务要求:熟练背诵并理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之核心篇章与主旨。】

【任务奖励:积分+10,经验值+10(可任意分配)。】

这个任务的难度,远非之前的蒙学背诵可比。“四书五经”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礼仪等多个方面,要求“理解”更是需要深入其思想内涵。但对于拥有过目不忘能力和成熟思维能力的张诚而言,这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国学思想洗礼。

他通过父亲张建军再次从省城寄回的相关书籍(这次的要求让张建军愈发觉得儿子志向不凡),开始了沉浸式的阅读与思考。白天在学校,他完成课堂作业后,便悄然翻阅这些典籍;晚上回到窑洞,则在油灯下(后来家里条件稍好,换了更亮的灯泡)潜心钻研。

他将字词句的训诂、章句的解析与前世的人生阅历、社会观察相互印证,往往能生出更深切的感悟。读《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更能体会知识积累与应用的快乐;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对个人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读《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股刚健奋进的精神深深激励着他。

这个过程,并非单纯的记忆,而是真正的思想淬炼。他的眼神愈发沉静深邃,言谈举止间,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与年龄绝不相符的沉稳与通透。

任务的完成水到渠成。当他对这些经典的核心要义融会贯通,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其精妙时,系统提示如期而至:

【叮!任务【经义初窥】完成!】

【奖励发放:积分+10,经验值+10。】

没有丝毫犹豫,张诚将这丰厚的50点经验值,再次全部投入数学学科。刹那间,他感觉自己的逻辑思维似乎又被无形地梳理和强化了一遍,对于数量、空间关系的理解更加敏锐。

【数学:等级0(20/100)】

经验条稳步增长,虽然距离点亮第一级还有距离,但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

……

时光荏苒,冬去春来,黄土高原披上了浅浅的绿装。一个学期转眼即将结束。

期末考试对于张诚而言,毫无悬念。他以远超第二名、几乎全部满分的绝对优势,稳居三年级榜首。这份成绩单,让原本还有些担心他年龄小、适应不了考试节奏的王校长和各位老师彻底放下心来,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当初破格录取的决定。

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都沉浸在即将放假的喜悦中。张诚却独自来到了班主任赵老师的办公室。

“赵老师。”张诚礼貌地开口。

“张诚啊,考得非常好!找老师有什么事吗?”赵老师笑容满面,对这个得意门生,他是越看越喜欢。

张诚抬起头,目光平静而坚定:“赵老师,谢谢您这学期的教导。我想……下学期开始,直接读五年级,可以吗?”

“什么?五年级?!”赵老师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里的红笔差点掉在桌上。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张诚,你……你说你想跳级到五年级?”

一个五岁半的孩子,读完三年级,就想直接跳到五年级?这已经不是跳级,简直是坐火箭了!三年级到五年级,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加,更是思维能力的又一次跃升!

“是的,赵老师。”张诚语气肯定,“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知识,我已经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完了。我觉得,我可以跟上五年级的进度。”

赵老师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若是别的孩子说这话,他肯定觉得是异想天开,但说这话的是张诚,这个已经创造了太多奇迹的孩子。

“这件事……老师做不了主,必须请示王校长。”赵老师不敢怠慢,立刻带着张诚来到了校长室。

王校长听闻张诚的请求,反应比赵老师更甚,惊得老花镜都从鼻梁上滑了下来。

“胡闹!诚娃,我知道你聪明,可这学习要循序渐进!五年级的课程深了很多,你才五岁,这……”王校长第一反应是劝阻,他担心拔苗助长,毁了这棵好苗子。

“校长,您可以考我。”张诚没有过多辩解,只是简单而自信地提出了最直接的方法。

王校长看着张诚那双清澈却充满笃定的眼睛,与赵老师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犹豫。

“好!”王校长一拍桌子,“既然你这么有信心,我们就考考你!赵老师,你去把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数学课本和期末试卷拿来!再把五年级的刘老师和教自然的陈老师也叫来!”

很快,小小的校长室再次聚集了几位核心教师,气氛比上次张诚入学时更加凝重。这次,他要挑战的是跨越整整一个学年的知识壁垒。

考核开始了。

数学方面,四年级的应用题已经开始涉及更复杂的数量关系和逻辑推理,甚至包含了一些初步的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张诚审题迅速,列式清晰,计算精准,那些需要转个弯的题目,他也能迅速抓住关键,解答过程条理分明,让负责数学的刘老师连连点头,眼中异彩连连。

语文考核不再仅仅是认字和背诵,增加了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和简单的作文构思。张诚对一篇寓言的寓意概括精准,对词语的运用恰到好处,甚至在口头构思一篇关于“我的家乡”的小短文时,不仅能流畅描述黄土高原的风貌,还能引用“天苍苍,野茫茫”的诗句来增加文采,虽然引用略显稚嫩,但其语言组织能力和初步的文学素养已远超四年级水平。

最让人吃惊的是自然课方面。陈老师出了几道关于动植物、简单物理现象(如光的直线传播、水的三态变化)的题目,张诚不仅能准确回答,还能说出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更深入的解释,比如提到“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这种清晰的科学表述,让陈老师啧啧称奇。

一场综合性的考核下来,所有参与的老师都沉默了。他们看着那个站在办公室中央,身高才勉强够到桌子边缘的孩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已经不是“聪明”能形容的了,这是真正的“天才”!他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已经完全超越了四年级,甚至触摸到了五年级的门槛!

王校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看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未来。他环视众位老师,沉声问道:“各位老师的意见呢?”

“我没意见,张诚同学完全有能力直接读五年级。”刘老师首先表态。

“他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上五年级的语文课没问题。”赵老师也点头。

“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啊。”陈老师感叹道。

王校长最终将目光投向张诚,眼神复杂,充满了惊叹、欣慰与一丝前所未有的郑重:“张诚同学,经过我们全体老师的考核评估,一致同意你下个学期,直接进入五年级学习!”

“谢谢校长!谢谢各位老师!”张诚再次鞠躬,小小的脸上露出了符合年龄的、开心的笑容。这一次的跳跃,将为他节省宝贵的一年时间,让他能更早地接触更高级的知识,为下一步的规划做好准备。

消息传出,再次在半山村及其周边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五岁半读五年级?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传说中才会发生的事情。张诚的“神童”之名,愈发响亮。

而张诚自己,在短暂的喜悦后,心思已然沉静下来。他意识中那棵科技树的数学经验条,清晰地显示着【等级0(20/100)】。路还很长,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更远的未来。这个暑假,他需要为五年级,乃至更远的征程,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