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3章

第一节:寻星者与遗产

档案馆的灯光在黄昏中显得格外苍白,仿佛也感受到了现实的沉重。陈教授听完林晓关于“引导”生命之流的构想,眼中闪烁着理论物理学家面对惊人假说时常有的光芒,但这光芒很快被更紧迫的忧虑所覆盖。理论需要实践验证,而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找到那个关键的突破口——量子计算研究员张宇。

通过陈教授在学术界尚未完全断绝的旧日人脉网络,几经辗转,他们终于在一家隐蔽在巷弄深处、只有熟客才知道的茶馆里,见到了出院后正在休养的张宇。与事故现场那个惊魂未定、眼神涣散的受害者判若两人,此时的张宇虽然眉宇间仍残留着一丝疲惫,像是大病初愈,但眼神已然恢复了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敏锐,甚至带着几分劫后余生的自嘲式幽默。

“所以,两位‘位面异常调查员’,”张宇用镊子夹起一小撮茶叶,熟练地烫杯、洗茶,动作不紧不慢,嘴角挂着一丝调侃的弧度,“找我这个差点被‘异次元墙壁’当成橡皮泥捏扁的倒霉蛋,是想深入了解一下我们公司那支效率奇高的‘空间结构装修队’是怎么工作的?”他指的是那次匪夷所思的位面重叠导致办公楼局部结构异变的事件。

林晓被他这形象又带着点苦涩的比喻弄得微微一愣,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陈教授则面色凝重,他没心思品茶,直接切入正题:“张先生,我们相信那次事件绝非普通事故。贵公司进行的研究,很可能在无意中,甚至是有意地,触及了维系我们现实世界稳定的某些……基础物理规则。”

张宇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将那杯清澈透亮的茶汤推到陈教授面前,自己也端起一杯,轻轻吹了口气,脸上的玩笑神色收敛了几分:“叫我张宇就好。说实话,陈教授,林小姐,亲身经历了那场‘装修’之后,我再回头审视公司里某些被列为最高机密的研究项目,后背就忍不住发凉。”他压低了声音,尽管茶馆包厢里只有他们三人,“我们公司,对外叫‘寻星科技有限公司’(Star-Seeking Tech),明面上是做高端量子计算硬件和前沿基础物理研究的,享受最高级别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寻星……”林晓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直觉感到这两个字背后似乎隐藏着超越字面的含义。就在她念出这个名字的瞬间,一阵轻微的眩晕袭来,并非不适,更像是一种调频般的恍惚。她眼前似乎极快地闪过一个模糊的景象:并非眼前的茶馆,而是一个充满冷光的现代实验室背景板,叠加在张宇诚恳的脸上,一个穿着白色研究服、气质冷峻的女性的侧影一闪而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这景象转瞬即逝,却让她心中一动。她集中精神,尝试主动去“触碰”那种感觉,就像之前感知位面脉搏一样。她不动声色地接口道:“这个名字……听起来野心不小。是为了寻找某种……宇宙的基准点吗?”她故意用了比较抽象的词汇,同时暗暗将注意力投向张宇,试图捕捉他听到这个词时可能产生的、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共鸣”或“印记”。

张宇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林晓会这么问,他思考了一下:“基准点?嗯……某种程度上是吧。公司的核心,是一个代号‘基石’(Foundation)的高度机密项目,”他继续道,眼神变得深邃,“目标是构建高维能量场的数学模拟并进行极低强度的交互实验。但这个项目并非凭空立项,它的理论基石和早期实验数据,都继承自一对天才研究员夫妇——林国栋和钟南荨。他们是这个领域的真正先驱,可惜……”他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林晓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父母的名字再次被提及,带来的冲击巨大。但这一次,在强烈的情绪波动中,她强迫自己保持那种奇特的感知状态。当张宇提到“基石”项目和父母的研究时,林晓似乎“听到”了某种细微的、类似金属摩擦又像能量扰动的“回响”,这“回响”并非来自张宇本人,更像是附着在“基石”这个项目概念上的某种“残留信息”。她隐约感到一种被精心修饰过的、看似稳固实则脆弱的“结构感”,就像一座用华丽外表掩盖了内部裂纹的建筑。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带来一丝刺痛感:“他们是我的父母。”

包厢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张宇目瞪口呆了足足好几秒,才难以置信地摇摇头,感慨道:“这……这真是……命运的弦线竟然以如此意想不到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看来,我遇到那场事故,遇到你们,都并非偶然。”他的态度变得更加坦诚和合作,“‘基石’项目最初的宗旨,是探索宇宙的终极统一理论,理解物质与能量的深层联系,属于纯基础研究。但大概在五、六年前,项目方向发生了一次非常微妙但决定性的转折。”

“转折?”陈教授身体前倾,追问道。

“是的。”张宇陷入回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那时,项目组引进了一位新的核心理论顾问,倪雪莉博士。”

当“倪雪莉”这个名字从张宇口中说出时,林晓感到的不再是轻微的眩晕,而是一股清晰的、带着寒意和强烈扭曲感的“波动”!这波动与她梦中那个名字“倪克斯”产生了尖锐的共鸣,几乎让她打了个冷颤。她眼前再次极快地闪过那个白大褂女性的身影,这次更清晰一些,能看到她正在操作一个复杂的界面,屏幕上流淌的数据流带着一种不祥的、趋向于解构的韵律。林晓几乎能“嗅到”一种冰冷的、非人的意志残留。她忍不住脱口而出,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肯定:“这位倪博士……她提出的理论,是不是非常……优雅,极具说服力,但核心却指向某种……破坏性的验证?仿佛目的不是为了建设,而是为了测试极限,直到……断裂?”

张宇猛地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林晓:“你怎么知道?简直一语中的!她的模型确实漂亮得不像话,但就像你说的,总觉得最终指向的不是理解,而是……压力测试。林小姐,你……”

陈教授也震惊地看向林晓,眼中充满了询问。

林晓按了按太阳穴,脸色有些发白:“只是一种……感觉。听到名字和项目时,突然产生的强烈印象。”她无法解释得更清楚,但这种基于回响者能力的直觉洞察,无疑为张宇的话提供了惊人的佐证。

张宇的表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看来我的感觉没错。在她的影响和推动下,实验的能量层级和复杂度不断提升,项目的目标也悄然转向了试图‘测量’乃至‘测试’高维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现在回头看,那些实验方案,确实像是在给承重结构持续加压,观察其断裂点。”

倪克斯的阴谋图景变得清晰起来。林晓的洞察力穿透了表象,直接触及了核心的危险。

“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细节,特别是近期的实验数据、安全评估报告以及倪雪莉留下的所有研究笔记。”陈教授的语气异常坚定,“张宇,你能协助我们吗?这不仅仅关系到你个人的安全,可能关系到整个现实结构的稳定。”

张宇看着林晓苍白的脸和那双仿佛能看透秘密的眼睛,又想到自己的经历,他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尽管这严重违反了保密协议……但我觉得,我们有责任知道真相。我会尽我所能,为你们获取关键信息。或许,林小姐的这种……‘感觉’,能帮助我们识别出那些隐藏在数据深处的真正危险。”

一个基于危机和信任的联盟就此形成。林晓刚刚觉醒的回响者能力,已经成为了他们揭开寻星公司秘密、对抗倪克斯阴谋的一件关键武器。然而,他们都清醒地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敌人同样拥有超越常理的能力和智慧。前方的道路,布满了未知的荆棘。

第二节:逝去的星光

记忆的潮水无声漫溢,将时间拉回到那个冰冷的、让她童年戛然而止的下午。

那年,她十岁。距离父母在她八岁那年匆匆离家,说是要出一趟紧急的差,很快就回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这两年里,父母的形象逐渐从鲜活的记忆褪色为照片上的笑容和最初几个月偶尔收到的、措辞简短的明信片(后来连明信片也没有了)。他们从未回来过,起初还有过一两次声音模糊、时间短暂的电话,后来连声音也彻底消失了,奶奶的解释总是“爸爸妈妈工作忙,信号不好”。她在奶奶的抚养下,从八岁长到十岁,而哥哥也已14岁。兄妹两对父母的思念被懵懂的等待和日益增长的困惑所取代。奶奶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常常对着父母的照片出神。

那是一个格外沉闷的下午,天空阴云密布,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屋檐,空气潮湿得能拧出水来,仿佛连天地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消息而屏息。她正趴在窗台上,看着雨滴一颗颗砸在玻璃上,绽开模糊的水花,心里模模糊糊地想着,爸爸出差前答应给她带一本新的图画书回来,那已经是好久以前的承诺了。

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不是邮递员轻快的脚步,也不是邻居熟悉的节奏,而是沉重、缓慢,每一步都像踩在人心上。奶奶起身去开门时,手有些发抖。门开了,门口站着的是浑身被雨水湿透、面色如同窗外天空一样惨白的陈教授。他旁边,还跟着两位穿着深色制服、表情异常严肃的陌生人,他们的出现让狭小的客厅瞬间充满了压抑感。

奶奶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陈老……是……是国栋和南荨他们……出了什么事?”

陈教授张了张嘴,嘴唇翕动,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发不出任何声音。他的眼圈通红,雨水和泪水混杂在一起流下。他身边一位年纪稍长的陌生人上前一步,用一种尽可能平稳却难掩沉重的语调,宣布了那个残酷的消息:林国栋和钟南荨夫妇,自两年前参与一项(陌生人并未明说项目性质,只含糊带过)外出工作后,于近期被正式确认……失踪。该工作因遭遇“不可预知的重大变故”已中止,但关于两位研究员的具体情况,经长期多方搜寻调查,至今仍无线索,根据相关规定,现正式告知家属……失踪。

“失踪……”奶奶像是听不懂这两个字一样重复着,身体猛地晃了晃,幸好扶住了门框才没有倒下。她和闻声从里屋出来的哥哥林久远呆呆地站在原地,十岁的她无法完全理解“失踪”这个词背后全部的残酷含义,但那不祥的预感像冰水一样浇透了全身。它意味着父母不见了,找不到了,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种悬而未决,比任何确切的坏消息更让人感到恐慌和无助。

两年的等待,换来的是一纸冰冷的“失踪”确认。奶奶压抑不住的痛哭声瞬间爆发,充满了无尽的担忧和绝望。已经十四岁、更懂事的哥哥紧紧攥着拳头,眼眶通红,努力想表现得坚强,但单薄的肩膀却在微微发抖。陈教授别过头,不忍看这悲伤的一幕。

她没有像奶奶那样嚎啕大哭,只是觉得浑身发冷,下意识地紧紧抱住了怀里那只旧的棕色小熊——这是父母留给她的为数不多的玩具。她看着大人们的悲伤和慌乱,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不真实起来,窗外的雨声也变得异常遥远。父母的存在,突然被“失踪”这两个字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无法穿透的迷雾。“出差”这个简单的词,第一次显得如此可怕和没有尽头。

没有告别,没有解释,甚至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父母的离去,从一次漫长的“出差”,变成了一个永恒的、充满未知的谜团。奶奶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许多,眼神失去了光彩。陈教授怀着巨大的悲痛和一份深藏的、无法言说的愧疚,协助处理着这桩悬案带来的后续事宜。

父母的“失踪”,成为她十岁天空上一块无法驱散的阴霾,一种无法言说的钝痛。这道伤痕,不同于确切的死亡,它留下的是一个永远无法解答的问题和一个随时可能被细微希望触动、又迅速被巨大失落淹没的漩涡。这份独特的创伤,从那一刻起,便悄然埋藏在她心底,深刻地影响了她此后性格的形成,那份超越年龄的安静和偶尔流露出的、对“确定性”近乎执拗的追寻,都源于这个十岁下午被“不确定”的迷雾彻底笼罩的世界。

第三节:播种与收割

在寻星公司最深处、戒备森严的“基石”项目实验室里,“倪雪莉博士”在过去数年的工作表现,堪称完美,甚至可以说是引领性的。她以其无人能及的、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洞察力和一套逻辑严密到近乎完美的理论体系,一步步地将整个项目团队带向了未知而危险的领域。她巧妙地利用项目的庞大资源和顶尖设备,设计并主导了一系列精心包装的实验。这些实验表面上都是为了更精确地“测绘位面壁垒的拓扑结构”和“评估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但每一次操作,都在极其精准地、一点点地磨损和削弱本地位面与那个作为万物源泉的“链接之地”之间的脆弱屏障。

她就像一位隐藏在幕后的最高明的棋手,冷静地布局,优雅地落子,引导着整个精英科研团队朝着她预设的、名为“探索”实为“毁灭”的终点不断前进。而她的同事们,那些同样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们,却大多沉浸在新物理现象即将被发现的狂热兴奋中,为每一次“实验数据突破”而欢欣鼓舞,浑然不觉自己正在亲手挖掘现实的坟墓。她留下的那些复杂深邃的研究数据、精妙的数学模型,对于不了解其背后恐怖意图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通往物理学圣殿的金光大道;但对于知晓内情的林晓和陈教授而言,那每一页纸上记录的,都是指向整个宇宙终极坟墓的坐标和路径。

时机,在她冷静的评估中,逐渐成熟。倪克斯意识到,这个位面的“寻星公司”和“基石”项目,已经为她提供了足够多的关键数据、实验验证和资源支持。它的利用价值,正在接近顶峰。继续滞留于此,非但收益递减,反而会大大增加她身份暴露、引起其他回响者注意的风险。是时候抽身而退,前往下一个需要“播种”的战场了。

在一个看似与往常别无二致的周三傍晚,倪克斯(依旧顶着倪雪莉的身份)像过去几年一样,仔细地整理了当天看似普通的实验数据备份,与同组的几位研究员语气平和地讨论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然后神态自若地与他们道别,声称需要早点回去处理一些积压的私人事务。她平静地刷过一道道门禁,步履从容地走出了寻星公司那栋宏伟而充满现代感的研究大楼,没有引起任何人的丝毫怀疑,监控画面里留下的只是一个下班回家的普通研究员身影。

然而,她并没有返回那个几乎从未真正居住过的、位于市区的公寓。而是径直驱车,来到了城市边缘一个她早已预先勘察好的、空间结构因历史原因和地质条件而相对薄弱的区域。这里远离市中心的喧嚣,无线电背景干扰极低,能量场也较为纯净。

她站在一片荒芜的、长满枯草的废弃工业空地上,任由渐起的晚风吹动她略显单薄的外套。夜幕开始降临,天边最后一抹余晖给云层镶上一道暗红色的边。她抬起手,手中握着一件不过巴掌大小、造型奇特的金属装置——这是她利用寻星公司尖端实验室的资源,结合林国栋夫妇原始理论中的某些关键洞见,以及她自身跨越位面壁垒的实践经验,秘密打造出的个人用原型机。它的核心功能,是能短暂地极大强化她自身作为“回响者”的特质,并与她预先设定的、基于生命之流波动频率的特定坐标产生强烈共振。

没有丝毫犹豫,她启动了装置。一阵几乎微不可闻但深入骨髓的低沉嗡鸣响起。以她为中心,周围的空气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扭曲,光线像透过剧烈晃动的水晶般发生诡异的折射和散射。倪克斯周身的空间泛起层层涟漪,她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透明,如同信号不良的全息投影。

在身体即将彻底消散于这个位面的前一刻,她微微侧头,冷漠的目光最后一次投向寻星公司大楼所在的城市中心方向。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任何一丝对这段数年潜伏生涯的留恋,也没有对可能因她而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人们的丝毫怜悯,只有一片彻骨冰寒的漠然和某种接近于“任务完成”的确认感。在这个位面播下的混乱种子已然深植,只待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结出毁灭的果实。她的旅程远未结束,下一个需要她去“引导”至混沌的位面正在呼唤。收割之时将至,而她,将亲手执镰。

几乎就在她的身影完全消失的同一瞬间,远在档案馆内,正与陈教授和张宇一起研究刚到手部分资料的林晓,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和寒意,仿佛有什么极其重要且不好的事情刚刚发生。她下意识地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汁,迅速扩散开来。

而当寻星公司安保部门在数日后,因一次例行核查和无法联系上“倪雪莉博士”而启动内部调查时,他们只找到了一间被清理得异常干净、几乎不留任何个人痕迹的办公室公寓,以及一个经过多重加密、以当前技术手段几乎无法破解的个人终端。真正的倪克斯,早已如同滴入浩瀚大海的一滴水珠,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无穷无尽的位面海洋之中,只留下一个被引向歧途、危机四伏的研究项目,和一群对此茫然无知、即将独自面对位面失衡所引发的一系列未知恐怖后果的科研人员。而她亲手埋下的隐患,其真正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悄然显现。

(第四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