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2章

沈砚离去后,长乐宫的烛火在夜风里微微摇曳,将李丽质的身影拉得修长。她立在窗前,望着沈砚消失的方向,指尖不自觉攥紧了垂落的裙裾,心中的不安如潮水般翻涌。

江南盐运,那是大唐赋税的半壁江山,长孙无忌素来在江南盐道安插亲信,如今骤然传急报,必是冲着沈砚来的。前几日曲江池宴上的刁难还未平息,这一次竟直接动了盐运的根基,分明是想将沈砚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公主,夜深了,风凉,您回内殿歇息片刻吧?”贴身宫女素心端着一碗温热的姜汤进来,见她久久伫立,忍不住轻声劝道。

李丽质接过姜汤,指尖触到瓷碗的暖意,却未饮一口,只是轻声道:“陛下召沈砚入宫,至今未归,我怎能安歇?你去宫门口守着,一有沈大人的消息,立刻来报。”

“是。”素心应声退下,殿内复又归于寂静。李丽质走到案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却迟迟未落——她想写些什么,却不知该从何写起,唯有满心的焦灼,随着烛火的跳动愈发浓烈。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终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李丽质猛地抬头,只见沈砚一身青衫染着夜露,快步走了进来,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眼底的凝重。

“沈砚!”她连忙起身迎上去,伸手替他拂去肩上的落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召你入宫,可是江南盐运出了大事?”

沈砚握住她的手,指尖微凉,沉声道:“是。江南盐道转运使奏报,近日漕运船只接连在扬子江失事,数万石官盐沉入江中,沿岸盐价暴涨,百姓怨声载道。更棘手的是,有御史弹劾,说此事是因我推广的新式漕运法疏漏所致,还说我暗中勾结盐商,中饱私囊。”

“一派胡言!”李丽质猛地蹙眉,眼中闪过怒意,“你推广新式漕运法,是为了缩短运期、降低损耗,怎会疏漏?至于勾结盐商,更是无稽之谈!这分明是长孙无忌设下的圈套,想借盐运之事扳倒你!”

沈砚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殿下所言极是。陛下虽未明说,但神色间已有疑虑。长孙无忌在朝堂上步步紧逼,要求陛下将我下狱查办,彻查盐运一案。若不能尽快查明真相,不仅我自身难保,恐怕还会牵连更多推行新政的官员。”

李丽质心中一紧,拉着他走到案前坐下,沉声道:“此事关乎重大,绝不能让长孙无忌得逞。你可有什么头绪?那漕运船只失事,当真只是意外?”

“绝非意外。”沈砚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缓缓道,“我今日在宫中已暗中让人传信给江南的亲信,据他回报,失事的船只皆是新造的漕船,且都经过长孙无忌亲信的验收。更可疑的是,船只失事的河段水流平缓,往年从未出过此类事故,定是有人在船上动了手脚。”

“可如今人证物证皆在长孙无忌手中,我们该如何应对?”李丽质眼中满是担忧,她深知长孙无忌在朝堂根基深厚,若不能找到确凿证据,仅凭辩解根本无济于事。

沈砚抬头看向她,眼中带着几分坚定:“眼下唯有一计——我请旨前往江南,亲自彻查盐运一案。只有到了江南,才能找到船只失事的真相,揪出幕后黑手。”

“不行!”李丽质立刻摇头,语气急切,“江南是长孙无忌的地盘,他在那里经营多年,亲信遍布。你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太危险了!”

看着她担忧的模样,沈砚心中一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轻声道:“殿下放心,我自有分寸。长孙无忌以为江南是他的天下,便可为所欲为,却不知我在江南也有部署。况且,若我不去,此案便会被他一手遮天,到时候不仅新政受阻,百姓也会因盐价暴涨受苦。我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

李丽质靠在他怀中,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的不安稍稍缓解,却依旧放心不下:“可陛下会同意你去江南吗?长孙无忌必定会百般阻拦。”

“陛下虽有疑虑,但也深知盐运关乎国计民生,不会任由事态恶化。”沈砚轻轻抚摸着她的长发,缓缓道,“我已向陛下请旨,若十日之内不能查明真相,甘愿自请罢官,听凭处置。陛下虽未立刻应允,但看他神色,已有松动之意。明日早朝,我再力陈利弊,想必陛下会准我前往江南。”

李丽质沉默片刻,知道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好,我陪你一起去江南。有我在,长孙无忌的人也不敢太过放肆。”

“万万不可!”沈砚连忙摇头,“江南凶险,你身为公主,若身陷险境,我如何向陛下交代?况且,长安也需要有人坐镇,暗中协助我们。你留在长安,可借公主身份,在宫中打探消息,牵制长孙无忌的势力,这比随我去江南更重要。”

李丽质明白他的顾虑,也知道他说得有理。她轻轻点头,眼中却泛起泪光:“我知道了。你此去江南,一定要多加小心,凡事不可逞强。若有任何危险,即刻派人回长安报信,我定会想办法救你。”

“好。”沈砚伸手拭去她眼角的泪水,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我答应你,定会平安回来。等查明盐运一案,我便向陛下请旨,求娶你为妻,此生定不负你。”

李丽质心中一颤,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感动:“我等你回来。”

两人相视而坐,直至深夜,细细商议着江南之行的部署。沈砚将长安的事务一一托付,李丽质也暗中联络了宫中信任的侍卫,约定一旦有消息,便即刻传递。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沈砚便起身前往太极宫。早朝之上,他力排众议,再次请旨前往江南彻查盐运一案。长孙无忌果然百般阻拦,声称沈砚是畏罪潜逃,要求陛下将其下狱。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李丽质忽然出现在殿外,身着朝服,神色端庄。她缓步走入殿中,向李世民躬身行礼:“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李世民见她前来,微微一愣:“丽质,你不在宫中歇息,来此何事?”

李丽质抬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李世民:“父皇,沈大人推行新政,心系百姓,绝无勾结盐商之意。江南盐运一案疑点重重,若不彻查,恐难服众。儿臣愿以长乐公主的身份作保,若沈大人十日之内不能查明真相,儿臣愿与他一同领罪!”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长孙无忌脸色一变,正要开口反驳,却见李世民看着李丽质,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沉吟片刻,终是开口道:“好!朕便准你所请,命沈砚即刻前往江南,彻查盐运一案。十日之内,务必查明真相,不得有误!”

“臣遵旨!”沈砚躬身领旨,心中松了一口气。

退朝之后,沈砚与李丽质在宫门外相遇。李丽质走上前,将一个早已备好的锦盒递给他:“这里面是我为你准备的干粮和伤药,你路上务必小心。”

沈砚接过锦盒,紧紧握住她的手:“殿下放心,我定会尽快查明真相,早日回来。长安的一切,就拜托你了。”

“嗯。”李丽质点头,眼中满是不舍,却强忍着泪水,“你快走吧,免得夜长梦多。”

沈砚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翻身上马,挥鞭而去。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长安的街道尽头,李丽质心中默念:沈砚,一定要平安回来。

而此时的长孙府中,长孙无忌得知李世民准了沈砚前往江南,气得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好一个长乐公主!竟敢在朝堂上为沈砚作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一旁的亲信连忙上前道:“大人息怒。沈砚前往江南,正好落入我们的圈套。江南的人早已备好,定让他有去无回!”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哼,沈砚想查盐运一案,简直是自寻死路。我倒要看看,他这一次,还能不能活着回到长安!”

一场关乎朝堂格局的风暴,正随着沈砚的江南之行,悄然拉开序幕。而留在长安的李丽质,也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沉重——她不仅要在宫中牵制长孙无忌的势力,还要时刻关注江南的消息,为沈砚保驾护航。这一次,她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护住自己心爱的人,护住大唐的新政……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