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星芒计划”初赛的日子到了。
我和陆子豪的项目,非常“巧合”地被分在了同一组进行答辩。
看着抽签结果,陆子豪和孟瑶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在他们看来,我的《凤凰涅槃》不过是东施效颦,注定要成为他们《非遗新生》的垫脚石。
陆子豪和孟瑶自信满满地走上台,照本宣科地念着我的策划案。
阐述环节结束到了评委点评,张教授对着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陆同学,你的策划案里提到要构建一个基于用户情感链接的商业模型,请你具体阐述一下
这个模型底层逻辑,以及如何实现用户情感数据的量化分析?”
这个问题,正是我升级版方案里的核心原版策划方案里只提了一个概念。
陆子豪的脸瞬间就僵住了。
他支支吾吾地挤出几个词:“这个…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
他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旁边的孟瑶也一脸尴尬低着头不敢看评委。
台下开始响议论声。
张教授皱了皱眉,显然对这个回答非常不满意。
“好了,下一组。”
轮到我和沈哲上台了,
沈哲负责讲解技术模型,我负责阐述商业构想。
我们的项目《凤凰涅槃》,核心创意与他们相似,但无论是商业模型还是数据分析都进行了
全面地升级。
在阐述环节的最后,我微笑着扫过台下的陆子豪补充了一句:
“这个项目的灵感,其实源于我一个已经被我自己抛弃的旧方案,今天在我和沈哲学长的
共同努力下,我将它重生。”
评委们对我们的项目大加赞赏,尤其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个模型张教授更是连连点头。
最终结果毫无悬念。
我和沈哲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强势晋级。
而陆子豪和孟瑶,因为项目创意尚可,勉强擦着边以小组倒数第一的成绩,惊险晋级。
散场后,陆子豪在走廊上拦住了我:
“顾言芝!你是不是偷了我的想法?!”
我看着他气急败坏的样子,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你的想法?”
“哪个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