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2章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图书馆三楼的研讨室,苏晓和陆屿坐在长桌两端,面前摊着 “AI 诗歌生成” 项目的方案书,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和诗歌语料库。距离校园 AI 创新大赛报名截止还有一周,两人几乎每天都泡在这里,从语料库的筛选到 AI 模型的调试,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

“目前的语料库还是太少了,” 陆屿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眉头微蹙,“主要以现代诗为主,古典诗词的占比不足 20%,生成的诗歌风格会比较单一,可能不符合大赛‘人文融合’的要求。”

苏晓放下手里的《唐诗宋词选》,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批注:“我这两天整理了一些古典诗词的情感标签,比如‘思乡’‘送别’‘爱情’,可以对应到现代故事里,比如把‘红豆生南国’的意象,转化成现代人异地恋的思念,这样能丰富 AI 的联想能力。” 她把整理好的标签表推到陆屿面前,表格里每首诗的旁边,都画着小小的情感符号 —— 爱心代表爱情,落叶代表思乡,和她手绘笔记本上的风格如出一辙。

陆屿拿起表格,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可爱的符号,嘴角忍不住上扬:“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做一个‘古今意象对应库’,让 AI 在生成诗歌时,既能用现代语言,又能藏着古典诗词的韵味。” 他顿了顿,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袋,“先休息会儿,我妈让我带了莲子羹,说是给你补脑子的,怕你天天看诗词累着。”

苏晓接过保温碗,揭开盖子时,莲子的清香混着桂花的甜香漫出来 —— 是陆屿妈妈特意加的桂花蜜,和上次的桂花糕一样,满是心意。“阿姨也太疼我了,” 她舀了一勺放进嘴里,温热的甜意从舌尖传到心里,“下次我得给阿姨寄点我们家乡的特产,不能总让她操心。”

“她要是知道你这么说,肯定更开心了,” 陆屿笑着说,伸手帮她把落在脸颊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蹭过她的耳垂,带着点微凉的温度,“对了,社团的学弟说可以帮我们借学校的服务器,加快模型训练速度,下周一就能用。”

两人正讨论着,研讨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林悦和夏星提着塑料袋走进来,里面装着奶茶和三明治:“给你们带补给啦!陈书然去图书馆帮你们借古典诗词的数据库了,说是有一本绝版的《历代诗歌情感分析》,对语料标注有帮助。”

夏星把奶茶递给苏晓,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屏幕:“项目进展怎么样了?能不能让 AI 先给我生成一首诗?就写我和我本命爱豆的‘相遇故事’!”

“还没调试好呢,” 苏晓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等下周模型训练完,第一个给你生成,保证让你满意。”

林悦凑到方案书前,指着 “古今意象对应库” 的部分:“这个点子太绝了!上次直播的时候,观众就说你们的歌里有古典韵味,这次项目要是加上这个,肯定能在大赛里脱颖而出。”

正说着,陈书然抱着一摞厚厚的书走进来,额角带着薄汗:“借到了!这本《历代诗歌情感分析》里有详细的意象分类,还有历代诗人的创作背景,能帮 AI 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逻辑。” 她把书放在苏晓面前,“我看你之前整理的标签里,少了‘边塞’和‘田园’的分类,这本书里有很多相关的案例,可以补充进去。”

有了室友们的帮忙,项目进展快了不少。到了傍晚,陆屿接到社团学弟的电话,说服务器已经调试好了,让他们晚上去社团工作室测试。苏晓收拾东西时,不小心把手绘笔记本落在了研讨室,直到走到社团工作室门口才发现。

“你先上去,我回去拿笔记本,很快就来,” 苏晓对陆屿说,转身往图书馆跑。秋日的傍晚已经有些凉,风吹得她的裙摆轻轻晃动,刚跑到图书馆楼下,就看到一个穿米白色外套的女生站在研讨室门口,手里拿着她的笔记本,像是在等什么人。

“请问这是你的笔记本吗?” 女生看到苏晓跑过来,笑着把笔记本递过来,“我刚才在研讨室门口捡到的,里面的小狐狸画得很可爱,应该是你的吧?”

苏晓接过笔记本,心里满是感激:“谢谢你!我刚才收拾东西太急,不小心落下了。” 她抬头看向女生,突然觉得有点眼熟 —— 女生的发型和社团招新日那天,找陆屿要微信的女生很像,只是今天的她,脸上少了当时的局促,多了几分温和。

女生像是看出了她的疑惑,主动开口:“我们之前见过,在计算机社团招新日,我找陆屿要过微信,被他拒绝了。” 她笑了笑,语气坦然,“那时候有点尴尬,后来看到你们的直播,又了解到你们的 AI 项目,觉得你们真的很厉害,也很配。”

苏晓的脸瞬间红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 我一直觉得有点对不起你,那天要是我没撞翻陆屿的资料,你可能就……”

“别这么说,” 女生打断她,眼神真诚,“感情这种事本来就讲究缘分,而且陆屿对你的心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 他拒绝我时说‘我心里已经有喜欢的人了’,那时候我还好奇是谁,现在看到你们一起做项目、一起分享故事,才明白他说的‘喜欢’,是真的藏在细节里的。” 她顿了顿,补充道,“对了,校园 AI 创新大赛的匿名推荐人是我,我觉得你们的项目特别符合大赛主题,也希望能帮你们一把。”

苏晓愣住了,心里满是意外和感动:“原来是你!太谢谢你了,我们都还在猜是谁推荐的呢。”

“不用谢,” 女生笑着说,“我也是计算机系的,叫林薇,要是你们的项目需要帮忙,比如数据标注或者模型测试,随时可以找我,我很乐意加入。” 她交换了苏晓的微信,又叮嘱了几句 “项目加油”,才转身离开。

苏晓握着手机,看着林薇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 —— 原来曾经的 “小尴尬”,也能变成如今的善意交集,这大概就是校园里最动人的地方,没有斤斤计较,只有坦然与祝福。

回到社团工作室时,陆屿正对着电脑调试模型,看到她回来,赶紧迎上去:“怎么去了这么久?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苏晓把遇到林薇的事告诉了他,包括匿名推荐人的真相。陆屿听完,眼神里满是惊讶,随即又变得温和:“我之前拒绝她的时候,还担心她会不舒服,没想到她这么大度,还愿意帮我们。” 他握住苏晓的手,“以后我们的项目,要是有需要,也可以邀请她加入,多一个人帮忙,也多一份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果然经常来帮忙,从数据标注到模型测试,做得又快又好。她对 AI 诗歌的理解很独到,还提出了 “加入用户声音情感分析” 的建议 —— 让 AI 根据用户输入故事时的语气,调整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强度,让生成的诗歌更贴合用户的真实心境。

“这个建议太重要了!” 陆屿兴奋地说,“之前我们只考虑了文字内容,忽略了声音情感,加上这个功能,项目的人文性会更强。”

苏晓也点头赞同,拿出笔记本记录下这个新功能:“我们可以用之前录歌时的录音设备,采集不同情感的声音样本,比如开心、难过、思念,让 AI 学习这些声音的特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AI 诗歌生成” 项目终于在报名截止前完成了初步版本。提交报名资料的那天晚上,陆屿带着苏晓去了桂花林,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 U 盘:“这里面是我们项目的演示视频,还有我写的一段代码,能生成专属我们的‘爱情诗歌’,想给你一个惊喜。”

他打开手机,连接 U 盘,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首 AI 生成的诗:“九月的风撞翻资料箱,钢笔尖碰过的温度在发烫;桂花林里的录音笔在响,是我们的故事,在时光里慢慢长;你写的短诗里藏着月光,我编的代码里藏着向往;AI 生成的诗句再长,不如你笑着,说一句‘余生一起闯’。”

苏晓看着屏幕上的诗,眼眶瞬间红了,眼泪顺着脸颊滑落。陆屿轻轻帮她擦去眼泪,声音温柔:“这不仅是项目的一部分,也是我想对你说的话 —— 不管大赛结果怎么样,我都想和你一起,把‘AI 与文学’的故事继续写下去。”

两人坐在桂花树下,月光落在他们身上,桂花的甜香漫在空气里。苏晓靠在陆屿的肩膀上,手里握着他的手,心里满是幸福 —— 这个秋天,从 “意外交集” 开始的故事,因为这些善意的相遇,变得更加温暖。

就在这时,陆屿的手机突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发件人只写了 “大赛助力者”,内容很简短:“你们的项目很有潜力,但古典诗词的情感标注还有优化空间,附件里是我整理的‘诗词情感权重表’,或许能帮到你们。另外,大赛的评审团里有位教授,特别关注‘古今意象融合’,可以在演示时重点突出这部分。”

陆屿点开附件,里面的 “诗词情感权重表” 做得非常详细,甚至标注了不同朝代诗人的情感表达差异,比他们之前整理的要专业得多。“这个人是谁?” 苏晓好奇地问,“会不会是林薇?或者李老师?”

陆屿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点疑惑:“邮件地址是陌生的,附件里的表格没有署名,不过看内容,应该是对古典文学和 AI 都很了解的人。不管是谁,都是对我们项目的帮助,我们得好好利用这份资料。”

他把表格发给苏晓,又补充道:“明天我们再调整一下项目方案,把‘古今意象融合’的部分做得更突出,争取在大赛演示时给评审团留下深刻印象。”

苏晓点头,心里却悄悄泛起了一丝好奇 —— 这个 “大赛助力者” 到底是谁?为什么会特意帮他们?是之前有过交集的人,还是纯粹的善意相助?

月光下,桂花林里的两人还在讨论着项目,而那封匿名邮件里的秘密,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了他们的故事里。这个秋天的 “意外交集” 还在继续,而大赛舞台上的惊喜与挑战,正等着他们去开启。苏晓摸了摸脖子上的钢琴吊坠,心里悄悄想着 —— 或许,这个 “大赛助力者”,会在大赛那天,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