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4章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在 21:00 准时响起,却没像往常一样打破青藤中学的死寂 —— 反而让夜色里的校园更显诡异。走廊里的声控灯像是彻底坏了,无论林晓走得多重,始终只有最靠近楼梯口的一盏亮着,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脚下的青石板,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贴在墙壁上,像个随时会脱离本体的怪物。

她攥着口袋里的朱砂笔,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下午张强被操场的草 “吞” 掉的画面还在脑子里转,那深黑色的草叶、透明的黏液、还有最后留在草坪上的白色球鞋,像针一样扎在她心里。她没直接回家,而是绕了个弯 —— 想再去操场入口看看,确认那只球鞋还在不在,也想碰碰运气,能不能遇到陈默,和他商量明天去旧教学楼的细节。

操场方向一片漆黑,连平时偶尔亮着的路灯都灭了,只有远处樟树的影子在风里晃动,像是有无数只手在朝着她的方向伸过来。空气里的黏腻气息还没散,混杂着一股淡淡的焦味,不是草木腐烂的味道,更像是…… 燃烧后的灰烬味。

林晓心里一动 —— 这味道,和陈默之前拿出的三年前火灾报道上描述的 “现场焦味” 很像。她顺着味道的方向走,不知不觉就靠近了保安室。

保安室在学校大门内侧,是间不足十平米的小房子,墙面斑驳,窗户上蒙着一层灰,里面亮着一盏昏黄的灯泡,光线透过窗户,在地面投下一个模糊的光圈。刚走到门口,林晓就听到里面传来含糊的念叨声,还夹杂着酒瓶碰撞的 “叮当” 声 —— 是张大爷的声音。

她放轻脚步,凑到窗边,透过玻璃上的缝隙往里看。张大爷坐在一张旧木桌前,背对着窗户,手里攥着一个空了的白酒瓶,瓶口还沾着酒渍,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影模糊,只能看出是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背景像是旧教学楼的门口。

他的肩膀在抖,嘴里反复念叨着什么,声音含糊,被酒精泡得沙哑,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火…… 都是火…… 那天的火太大了…… 我拦不住……”

林晓的心脏猛地一缩。火?是三年前的那场火灾?她屏住呼吸,更仔细地听 ——

“……7 个…… 明明是 7 个孩子…… 不该死的…… 都怪我…… 我没拦住他们锁门……”

7 个!林晓的瞳孔瞬间放大。陈默说过,三年前的火灾里,有 7 个高一学生失联,学校篡改了真相。张大爷说的 “7 个孩子”,就是那 7 个失联的学生!而且他还提到了 “锁门”—— 和陈曦日记本上写的 “他们在锁门” 完全对上了!

张大爷知道真相!他不仅是火灾现场的保安,还亲眼看到了有人锁门!

林晓的心跳得飞快,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内侧口袋里的陈曦钢笔 —— 笔管里的墨水正轻微地晃动着,泛着淡淡的黑,像是在呼应张大爷的话,也像是在提醒她,“它” 可能就在附近。

她犹豫了几秒,还是轻轻敲了敲保安室的门。里面的念叨声突然停了,紧接着传来椅子挪动的 “吱呀” 声,然后是张大爷含糊的问话:“谁…… 谁啊?”

“张大爷,是我,高一(3)班的林晓。” 林晓的声音有点发颤,既紧张又期待 —— 这是她第一次离三年前的真相这么近。

门 “吱呀” 一声被拉开,张大爷出现在门口。他的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眼睛里布满血丝,眼角还挂着泪痕,显然是哭过。看到林晓时,他的眼神先是浑浊,像是没认出她,几秒钟后才慢慢聚焦,嘴角扯了扯,想笑,却比哭还难看:“是…… 是你啊,小姑娘,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回家?”

他身上的酒味很重,还夹杂着之前闻到的焦味,林晓甚至能看到他的袖口上,沾着一点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又像是火灾现场的灰烬。

“我…… 我想问问操场的情况,” 林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下午张强同学……”

“别提了!” 张大爷突然打断她,声音陡然拔高,又很快降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都过去了…… 违反规则的孩子,都是这个下场…… 你别多问,也别多管,活着就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他的反应太反常了。林晓更确定,他在刻意回避三年前的事,也在刻意隐瞒和火灾有关的真相。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直接问:“张大爷,您刚才说的‘火’,是三年前旧教学楼的那场火吗?您说的‘7 个孩子’,是不是就是那场火灾里失联的学生?还有‘锁门’—— 是谁锁了旧教学楼的门?”

张大爷的身体瞬间僵住。他手里的空酒瓶 “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摔碎了,碎片溅到他的脚边,他却像是没感觉到疼,只是直勾勾地盯着林晓,眼神里的浑浊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恐惧的清明。

“你…… 你听到了多少?” 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手里的照片,指节泛白,照片的边缘被他捏得发皱。

“我听到您说‘火太大了’‘7 个孩子不该死’‘没拦住他们锁门’,” 林晓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张大爷,您知道真相对不对?您知道是谁锁了门,知道那场火灾不是意外,也知道现在学校里的‘它’和那场火灾有关,对不对?”

张大爷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又把话咽了回去。他转身走回保安室,从一个旧铁皮柜里拿出一块木牌,走到林晓面前,把木牌塞进她手里 —— 那是一块巴掌大的桃木牌,上面用刀刻着 “平安” 两个字,刻痕很深,边缘打磨得很光滑,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和学校樟树上挂的木牌材质、刻字风格一模一样,只是这块木牌的背面,有一道细微的裂痕,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击过。

“拿着这个,” 张大爷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沙哑,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戴在身上,能帮你挡一挡‘不好的东西’。”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别再追问三年前的事了,也别再查‘它’的来历,对你没好处。明天…… 明天你们要去旧教学楼,是吗?”

林晓愣住了 —— 张大爷怎么知道他们明天要去旧教学楼?是 “它” 告诉他的,还是他一直在暗中观察她和陈默?

“您怎么知道?” 她问。

张大爷没回答,只是叹了口气,眼神飘向旧教学楼的方向,夜色里,那栋楼的轮廓模糊,像是一个蛰伏的巨兽。“明天去了,别碰三楼东教室的那个旧书柜,”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在说什么秘密,“书柜后面…… 有‘它’最在意的东西,碰了,你们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书柜后面?林晓心里一动 —— 难道陈曦的日记本,就藏在书柜后面?张大爷是在提醒她,还是在警告她?

“张大爷,您能不能再告诉我一点?比如……”

“别问了!” 张大爷突然打断她,语气变得严厉,却又藏着一丝无奈,“该说的我都跟你说了,再问,我也不会说了。快回家吧,天黑了,学校里不安全。” 他说完,就转身走进保安室,“砰” 的一声关上了门,再也没有声音。

林晓站在门口,手里攥着那块 “平安” 木牌,檀香的味道顺着指尖往上爬,稍微缓解了一点她的慌。她看着保安室的门,心里满是疑问:张大爷为什么突然愿意透露一点线索?他说的 “他们锁门” 的 “他们” 到底是谁?三楼东教室的旧书柜后面,藏着 “它” 的什么秘密?还有他手里的那张照片,上面是不是有那 7 个失联的学生,包括陈曦?

风又吹了起来,樟树的影子在保安室的窗户上晃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看着她。林晓握紧木牌,转身往学校大门走。刚走几步,就看到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 —— 是陈默,他手里拿着手电筒,正朝着她的方向走过来。

“你怎么还在这里?” 陈默看到她,快步走过来,眼神里满是担忧,“我刚才在旧教学楼附近看到你,喊你没应,还以为你出事了。”

林晓把刚才听到的、看到的都告诉了陈默,包括张大爷的醉话、提到的 “7 个孩子” 和 “锁门”,还有那块 “平安” 木牌,以及关于旧教学楼三楼东教室旧书柜的提醒。

陈默的脸色越来越沉,尤其是听到 “锁门” 和 “7 个孩子” 时,他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我就知道,那场火灾不是意外,真的有人故意锁了门!张大爷说的‘他们’,很可能就是学校的工作人员,甚至…… 是当时的老师!”

“还有那个旧书柜,” 林晓拿出木牌,递给陈默看,“张大爷说书柜后面有‘它’最在意的东西,陈曦的日记本会不会就在那里?”

陈默接过木牌,仔细看了看,尤其是背面的裂痕:“这块木牌的材质,和樟树上挂的一模一样,应该是当年陈雨奶奶做法时留下的,能镇压‘它’的怨气。张大爷把它送给你,是真的在帮你。至于书柜后面…… 可能不只是日记本,说不定还有三年前火灾的证据,比如当时的监控录像、或者‘他们’锁门的钥匙。”

“那我们明天要小心那个书柜?” 林晓问。

“不仅要小心,还要找到书柜后面的东西,” 陈默的眼神坚定了起来,“那可能是解开‘它’的怨念、打开‘规则缝隙’的关键。张大爷虽然没明说,但他的提醒,已经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两人一起走出学校大门,夜色更浓了,月亮被乌云遮住,只剩下几颗星星在微弱地闪着。林晓把木牌戴在脖子上,檀香的味道贴着皮肤,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她想起张大爷眼角的泪痕、手里的旧照片,还有那句 “都怪我”—— 他心里的愧疚,或许比任何人都深。

“张大爷会不会也参与了当年的事?” 林晓突然问,“比如…… 他知道有人要锁门,却没阻止?”

陈默沉默了几秒,摇了摇头:“不好说,但他现在的样子,更像是在赎罪。三年前他可能因为害怕没敢站出来,现在通过提醒我们、保护我们,来弥补当年的过错。”

林晓点点头,心里对张大爷的印象复杂了起来 —— 他不是冷漠,也不是懦弱,只是一个被恐惧和愧疚困住的普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还没消失的学生。

回到家,林晓把 “平安” 木牌放在书桌上,和朱砂笔、陈曦的钢笔、错题本放在一起。木牌上的 “平安” 两个字,在台灯的光线下泛着淡淡的光,背面的裂痕像是一道伤疤,记录着三年前的痛苦和遗憾。

她打开错题本,在最新的一页上,用朱砂笔先画了个小圈,然后慢慢写下:

“周三晚自习后,因确认操场情况,偶遇保安室醉酒的张大爷,获关键线索:1. 张大爷手持旧照片(模糊学生合影,背景似旧教学楼),反复念叨‘火…… 都是火’‘7 个…… 不该死的’‘没拦住他们锁门’,明确指向三年前火灾(7 名学生死亡)为‘人为锁门’导致,非意外;2. 追问下,张大爷突然清醒,改口‘别多问,活着就好’,塞予‘平安’木牌(桃木材质,刻‘平安’二字,带檀香,背面有裂痕,与樟树木牌同源,疑为陈雨奶奶当年所制,可镇‘它’的怨气);3. 隐晦提醒‘明日去旧教学楼,别碰三楼东教室旧书柜,书柜后有 “它” 最在意的东西,碰之无法离开’。

关键细节:1. 张大爷身上有酒气 + 淡淡焦味(与火灾现场焦味一致),袖口沾暗红痕迹(似干涸血迹 / 灰烬);2. 陈曦钢笔在保安室附近有轻微反应(墨水晃动泛黑),暗示‘它’对火灾话题敏感;3. 张大爷知晓‘明日去旧教学楼’,疑长期暗中观察林晓与陈默;4. 木牌檀香可缓解‘它’的影响,佩戴后有安心感。

疑点:1. 张大爷口中‘锁门的他们’具体身份?是学校工作人员 / 老师 / 还是外部人员?2. 旧书柜后‘它’最在意的东西是什么?陈曦日记本 / 火灾证据 / 还是‘它’的本体相关物品?3. 张大爷手持的旧照片内容?是否为 7 名遇难学生合影(含陈曦)?4. 张大爷当年‘没拦住’的具体原因?是被威胁 / 自身恐惧 / 还是有难言之隐?5. 木牌背面裂痕的来源?是否与‘它’的攻击有关?”

写完后,林晓合上错题本,看向窗外。风已经停了,夜色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她摸了摸脖子上的 “平安” 木牌,又看了看桌上的陈曦钢笔 —— 明天,就要去旧教学楼三楼东教室了,那里藏着三年前的真相,藏着 “它” 的秘密,也藏着救回所有消失学生的希望。

她深吸一口气,心里没有了之前的恐惧,只有坚定。有朱砂笔、有 “平安” 木牌、有陈默的陪伴,还有张大爷的暗中提醒,她有信心,能找到书柜后面的东西,能揭开三年前的真相,能让那些被困在 “规则缝隙” 里的学生,都重见天日。

夜色渐深,书桌上的 “平安” 木牌和朱砂符纸一起,泛着淡淡的光,像是在为明天的战斗加油。林晓知道,这将是她在青藤中学最关键的一天,也是离真相最近的一天。她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明天一切顺利,希望陈曦的日记本还在,希望所有消失的同学,都能等着她和陈默,带他们回家。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