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第2章

第一节:“废料”的价值

赵文远的突然到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家每个人心中都漾开了不同的波纹。林文正对这位年轻的读书人天然带着几分好感,王氏则有些局促于家中的简陋。林峰则保持着少年人的警惕,上下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

林薇将赵文远让进屋内,神色平静无波,心中却已飞快地权衡。她示意家人继续手中的活计,自己则与赵文远在院中唯一还算完整的木凳上坐下。

“赵先生此来,不知有何指教?”林薇开门见山,语气礼貌而疏离。

赵文远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清了清嗓子道:“指教不敢当。前次购得姑娘的‘韧纸’,用于习字抄书,发现果然名不虚传,胜在坚韧耐用,心中甚喜。今日在镇上,偶然听闻姑娘的纸张似乎遇到些……阻碍,心中愤懑那周掌柜仗势欺人,故冒昧前来,看看是否有能相助之处。”

他话语诚恳,眼神清澈,带着读书人特有的那种理想化的正义感。

林薇心中警惕未消,但面上不显,只是淡淡道:“多谢赵先生挂心,些许困难,我们自有办法应对。”

赵文远见她不愿多谈,也不强求,转而好奇地看向院内堆放的那些麻头、破布等“废料”,疑惑道:“姑娘收集这些是……?”

“新的造纸原料。”林薇没有隐瞒,这本身也并非核心机密,“构树皮并非唯一选择,这些看似无用之物,经过处理,同样能造出好纸。”

赵文远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和赞叹:“变废为宝,姑娘真是巧思!如此一来,那周掌柜垄断构树之源的计划,便不攻自破了!”他看向林薇的目光,不禁又多了几分钦佩。

林薇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赵文远见状,知道不便久留,便起身告辞,临走前又道:“姑娘若日后有何需要文远奔走之处,比如与镇上其他学堂或书生们引荐此纸,尽管开口。”

送走赵文远,林峰立刻凑过来:“姐,这人看着倒不像坏人,可他为啥要帮我们?”

林薇望着赵文远远去的背影,目光深邃:“或许是真有几分仗义之心,或许……是看好我们纸的前景,提前结个善缘。无论如何,保持警惕,不必拒人千里,也不可轻信。”

她不会因为对方的书生身份和几句好话就放松警惕,但在商言商,多一个潜在的合作渠道总不是坏事。眼下,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二节:精准的渗透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按照林薇的新策略全力运转。

收购麻头、破布等废弃物料的消息放出去后,起初并未引起太大反响,但林薇给出了比废品站稍高的价格,一些贫苦人家和收破烂的货郎便开始有意地将这类东西送到林家。原料危机,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得到了缓解,成本甚至比砍树还要低廉。

另一方面,林文正和林峰带着精心准备的“林记韧纸”样品,开始了精准的推销。

林文正去了衙门外的“代写街”。起初,那些替人写状纸、书信的老先生对这粗糙的纸张颇为不屑,但听说是免费试用,且强调其“坚韧、防虫、墨迹牢固”的特性,便也勉强收下。几天后,竟真有人找上门来,指名要买这种“写状纸不容易被撕破”的韧纸。底层文书市场,打开了第一道缝隙。

林峰则瞄准了街边的小商铺、酒馆。掌柜们对纸张的美观度要求不高,但听说耐用且价格便宜,又试用过后发现确实比他们平时用的草纸结实不少,用于记账清晰方便,也陆续有了零星的采购。

销路,虽然缓慢,但却扎实地重新建立起来,并且避开了与周掌柜的正面冲突,开辟了一片属于“林记韧纸”的蓝海市场。

家里的经济状况再次稳定下来,甚至因为原料成本下降,利润空间反而比之前更丰厚了一些。林薇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利用新原料进一步改进纸张品质,尝试不同的配比和工艺。

第三节:渐进的影子

而赵文远,似乎真的如他所说,只是单纯地想帮忙。他偶尔会来林家坐坐,有时是带来镇上关于周掌柜或其他商家的些许消息,有时是借阅林文正的某本藏书,更多的时候,则是与林薇交谈。

他谈吐文雅,见识在同龄书生中算是不凡,对时政也有些自己的见解。他毫不掩饰对林薇才华的欣赏,称她“有经世之才,惜为女子”。他会与她讨论纸张的改进,甚至会帮她分析一些简单的账目。

他的出现,像一缕温和的风,吹进了林家这个始终被生存压力笼罩的小院。林文正越来越喜欢这个年轻人,时常与他品茗(虽然是粗茶)论道。王氏也觉得赵先生为人正派,对女儿似乎也……她心里开始有了些模糊的期盼。连林峰,在赵文远几次“不经意”地指点他几个强身健体的把式后,对他的敌意也消减了不少。

然而,林薇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她欣赏赵文远的才学和在某些事情上的通透,但Vivian的灵魂让她无法完全信任这种“无缘无故”的善意。她敏锐地察觉到,赵文远看向她的目光,除了欣赏,还掺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野心。那是一种试图将美好事物纳入掌控的野心。

他似乎在小心翼翼地编织一张温柔的网,试图潜移默化地靠近,影响,甚至融入她的生活和事业。

第四节:未鉴的真心

这天,赵文远带来一个消息。

“林姑娘,我听闻县城不久后将有一次不小的文会,由县尊大人亲自主持,届时本县有名的文人学子、甚至一些商户都会参加。”他看着林薇,眼中带着光,“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能在那样的场合展示‘林记韧纸’,必能一鸣惊人,打开县城市场,届时,周掌柜之流便再也无法钳制于你。”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进军县城,是林薇计划中的一步,但她原打算准备更充分些。

“赵先生可知如何能参加这等文会?”林薇问道。

赵文远微微一笑,带着几分自信:“不才在县学也有几位同窗,可以设法弄到一两个名额。只是……”他顿了顿,略显为难,“文会规格较高,对用纸颇为讲究。姑娘目前的韧纸虽好,但外观终究……略显质朴。若能在外观上稍作改善,譬如让纸张更白净些,或许效果更佳。”

他指出了“林记韧纸”目前最大的短板——美观度。这确实是切中要害的建议。

林薇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多谢赵先生提醒,我会考虑。”

赵文远见状,脸上笑意更浓,又闲谈几句便告辞了。

他走后,林峰兴奋地说:“姐,这是好机会啊!要是能在县太爷面前露脸,咱们的纸就真的出名了!”

林文正也捻着不存在的胡须,颔首道:“赵生所言有理,确是一条捷径。”

林薇却没有他们那么乐观。赵文远太“热心”了,热心到几乎是在为她的事业铺路搭桥。他图什么?仅仅是因为欣赏和所谓的“仗义”?

她走到水缸旁,看着水中自己那张依旧瘦削但眼神锐利的脸。她知道,自己拥有的现代知识和商业头脑,在这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资本。赵文远看中的,恐怕不仅仅是她造的纸,更是她这个人,以及她身上所代表的、他无法理解的潜力和价值。

他像一个耐心的猎手,正在用“帮助”和“理解”作为诱饵,一步步靠近。

“文会是个机会,但未必需要依靠他的门路。”林薇心中暗道,“纸张的改进势在必行,但必须依靠我们自己。”

她抬起头,对家人说道:“赵先生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进军县城,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先专心把眼前的纸做好,把根基打牢。”

她没有被看似美好的前景冲昏头脑。赵文远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一重更深的迷雾。他的真心,尚未经过考验;他温和面具下的真实目的,依旧隐藏在迷雾之后。

林薇凭借精准的定位和现代营销思维化解了周掌柜的狠辣打压,但赵文远这条看似友好的“暗线”,其潜在的风险或许比周掌柜的“明枪”更加难以防范。他抛出的“文会”诱饵,林薇会接下吗?她将如何应对这份复杂难辨的“好意”?

悬念,从单纯的市场竞争,转向了更为复杂的人心与情感的博弈。

(第七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