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四公子,当真有趣。”
咀嚼着软糯清香的土豆,韩信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土豆确实能作为主粮!
亩产四十五石的记录,千真万确!
踏入赢子宇的封地后,韩信立刻察觉到此地与大秦别处截然不同。
最显著的变化,便是百姓的富足。
在其他郡县,农人终日劳作,收获的粮食大半上缴,余粮仅够糊口,家中毫无积蓄。
布料需亲手纺织。
多余的布匹换些盐巴与杂物。
即便养些家畜,最终也得拿去换取生活所需。
穷困,成了百姓挥之不去的阴影。
但在赢子宇的领地上——
家家户户粮仓充盈,各村还组建了生产大队,划出专门的牧场饲养牛羊。
许多百姓隔几日便能尝到肉味。
通过商贸往来,各家各户还添置了外地的稀罕物件!
就连身为奴隶的戎族人,竟也能吃饱穿暖,日子比外头的平民还要滋润!
韩信更听闻,封地正在培育一种白羽鸡,据说只需一月便能长成。
若此事为真,恐怕连戎族奴隶往后都能吃上鸡肉。
即便白羽鸡之说存疑,四公子在此地的威望也已无可撼动!
此等人物,必成大事!
村口的招兵告示,更让韩信心潮澎湃。
“此地与大秦他处,简直天壤之别!”
“若科举落榜,投军亦是一条出路。”
嚼着热腾腾的土豆,韩信已然下定决心。
唯有在此,他的才华与抱负方能尽情施展。
冥冥中他更预感,赢子宇大肆 ,定是为北伐草原做准备——
这或许正是他建功立业的绝佳时机!
“嗒嗒嗒!”
骤起的马蹄声打破宁静。
驿站外一阵 动。
锦衣公子循声望去,惊得猛然起身:”关…关将军?!”
关羽的异相早已传遍四方。
这公子哥吓得结巴,不解这位四公子心腹为何突至此地。
韩信亦暗自诧异,偷眼打量:但见来人身形魁伟如熊,面若重枣,丹凤眼中精光逼人。
好惊人的气势!
见关羽迈入驿站,韩信连忙起身退至一旁。
他不认得关云长,却也不想开罪这位四公子跟前的红人。
“关将军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那位锦衣华服的公子满脸堆笑地迎上前。
关云长淡淡扫了眼那公子,又将驿站内众人打量一番。
“韩信何在?”
这声突如其来的询问,让原本垂手而立的韩信一怔,随即上前拱手:
“在下便是韩信。”
“你就是韩信?”
关云长眼中精光乍现,声若洪钟。
“……正是。”
韩信眉头微蹙,不着痕迹地退了半步。
他一向谨小慎微,自问不曾与人结怨,可面对这位威名赫赫的将军,仍不免心中忐忑。
自己这条性命在关将军眼里,怕是与蝼蚁无异。
“对对对!关将军,此人正是那个楚地来的穷酸韩信!”
锦衣公子见状,以为韩信得罪了贵人,忙不迭帮腔。
谁知关云长刀锋般的目光扫来,吓得他顿时缩颈噤声,额角沁出冷汗。
“关将军,韩某可有冒犯之处?”
韩信小心翼翼地问道。
却见方才还目光凌厉的关云长,此刻竟神色缓和,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郑重抱拳:
“韩公子,我家主公有请。”
“车驾已备,请随某家前往。”
韩信闻言身躯微震,半晌才迟疑道:”尊主公…可是四公子殿下?”
“正是!”
(当关羽搀扶韩信登上马车时,这位落魄青年的心绪再难平静。
这般礼遇,于他简直是破天荒头一遭。
“莫非科举文章入了贵人法眼?”
韩信暗自欣喜,旋即又冷静下来。
答卷优劣他心知肚明——虽通晓兵家韬略,于农工商诸学却只是粗通皮毛,断不敢妄称出色。
“莫非四公子从我答卷里看出了兵家造诣,欲招揽将才?”
马车辘辘前行,韩信望着晃动的车帘出神。
科举考试虽以工农商为主,但韩信研习的是兵家之道,但凡涉及军事的问题,他都有十足把握应对。
他猜测赢子宇正是看中他答卷中的兵家韬略,才特意召见。
这对韩信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机遇!
于是他闭目凝神,思索着待会儿面见赢子宇时该呈上怎样的策略。
傍晚时分,韩信抵达县城。
赢子宇在县衙接见了他。
烛光映照下,赢子宇打量眼前这位清瘦的男子。
韩信略显局促,正欲拱手自报家门,赢子宇却先开口:“韩信,可是淮阴韩信?”
韩信一怔,随即答道:“正是在下。”
“从今日起,你暂且跟随孔明。
若得他认可,我便许你独掌一军!”
赢子宇挥袖道,“云长,带他去见孔明。”
他并非多疑,只是天下之大,难保没有同名之人。
“诺!”
关云长抱拳,“韩先生,请随我来。”
韩信一时茫然,只得跟随关云长退出。
他原以为赢子宇会邀他入座,考问兵法,待他献策后再得重用,继而宣誓效忠。
谁知赢子宇全然不循常理!
但转念间,韩信又热血沸腾——独领一军?此话当真?!
他苦修兵家之术,所求正是统帅千军,建功立业。
然而大秦军中,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屈指可数。
他这般落魄之人,竟得赢子宇亲口承诺?
韩信强压心头激荡,走出县衙后连做几次深呼吸。
多年沉浮,早已磨炼出他的沉稳心性。
未到手之物,终是虚妄。
登上马车时,腹中忽传阵阵绞痛。
韩信苦笑摇头:“四公子既爱才,怎的连顿饭都舍不得?”
自午时啃过一枚土豆后,他粒米未进,此刻已是饥肠辘辘。
马车很快停下。
韩信随关云长来到一座小院前,刚踏入院门,便闻到一阵狗肉香气。
亭中,诸葛孔明手持羽扇,头戴纶巾,面前一口大釜正煮着沸腾的卤肉。
“韩先生,请坐。”
诸葛孔明轻摇羽扇,示意前方。
韩信强压馋意,连忙端正坐下。
“韩先生舟车劳顿,先用饭吧,之后再谈。”
“好!”
……
咸阳,大秦皇宫。
“云儿的新法宽厚得宜,比商君耕战之法更得民心!”
秦始皇放下手中宣纸,面露赞许。
赢子宇封地的情况,自有御林铁卫随时禀报。
“陛下,四公子新法虽借新粮与战利减轻赋税,但重商轻武,废除军功,推行科举,动摇国本,恐令天下不安!”
王翦抱拳进言,身后站着蒙毅。
今日始皇帝召二人入宫,正是为探听勋贵对新政的态度。
显然,权贵们对新政极为抵触。
所谓“天下不安”
,不过是借口!
新政动了他们的利益罢了!
“……”
秦始皇沉默凝视二人,威压渐起。
王翦与蒙毅屏息垂首,不敢动弹。
许久,殿内才响起一声——
“退下吧。”
“诺。”
“诺。”
二人退出大殿,冷汗已湿透衣背。
即便身为老臣,面对始皇帝,仍觉如山压顶!
待二人离去,秦始皇冷哼一声。
“云儿新政,眼下确有益于国。”
“但秦法百年,勋贵盘踞,根深蒂固。”
“他们不愿放手,朕若强行变法,必生动荡。”
他目光锐利,忽然一掌拍在案上。
秦始皇沉吟片刻,道:”朕决定循序渐进,先从新粮推广和赋税改革着手!”
“军功制暂且维持现状,科举制可在边疆地区先行试点。”
他目光坚定,已然下定决心推行新政。
“云儿的封地必须保留,朕还要助他一臂之力。
如此即便变法受阻,云儿也能立即支援,为朕扫清障碍!”
始皇起身宣诏:”四公子屡建奇功,特授镇北大将军印,位列公卿,享有官员任免之权!”
“臣遵旨!”
章邯退出大殿时仍心潮澎湃。
大秦三公之位何其尊贵,如今竟又添一位。
更令人震惊的是赢子宇还获得了 权,这意味着他能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实乃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与此同时,赢子宇正专注于封地的土豆丰收。
城外新建的十座粮仓早已爆满,金黄的土豆堆积如山,运输车队络绎不绝。
“目前已收获四千石,预计总量可达六千石。”张太岳手持账册从容禀报。
自接手统计工作后,这位谋士始终保持着沉稳作风。
赢子宇闻言展颜。
六千石粮食足以支撑万人大军五个月用度,将来两万铁骑远征草原时,这些储备能维持两个多月。
更可喜的是,在三万奴隶的辛勤劳作下,封地耕地面积已翻倍。
“现有耕地能播种多少土豆?”赢子宇问道。
“约可播种一千石。”张太岳答道。
“好!”
赢子宇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一千石土豆,来年至少能收两三万石!
足够两万大军大半年的军需了!
“留一千石作种粮,剩下的全拿去和朝廷换奴隶!”
“诺!”
自家父皇正需要新粮在大秦推广。
赢子宇自然要帮衬一把。
“张太岳,你先去忙内务,叫孔明和去病来见我。”
“诺!”
张太岳躬身退下,不多时,诸葛孔明与霍去病便到了县衙。
“孔明,韩信如何?”
韩信跟随诸葛孔明已有段时日,赢子宇对这位兵仙颇为关注,开口便问起他的近况。
“确有真才实学,论军略,亮自愧不如!”
“哦?!”
赢子宇眼前一亮。
这回真是捡到宝了!
“既然韩信有此才能,孔明,你训练步兵时,分一半兵马给他操练。”
“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