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那可不,满仓当了这么多年的大队长,咱大队都拿多少年的先进大队了,你还能有大队长懂?”
大队长知道村民们对此也有疑惑,“我今天就把话说开了,大伙都知道,咱大队知青一直都住砖瓦房。”
“人知青响应国家号召,大老远跑来咱这,上头也重视知青下乡这个事,咱也得安顿好他们。”
“前边来的知青都住砖瓦房,没道理让后面来的知青住土坯房,咱大队就两家有砖瓦房,一个是老刘家,一个就是川子。”
“老刘家,大家伙也知道,自个儿住都紧巴巴的。”
“就剩川子的房子了,再说了,他们就住一阵,知青点新房建好了他们就搬过去。”
有些村民赞成,“大队长说的有道理,我要是知青,别的知青住砖瓦房,我住土坯房,要我我也不乐意。”
又有人说道,“杨招娣,你别闹了,你再闹下去,你家永贵这辈子都别想娶媳妇了。”
杨招娣既不占理又说不过这些人,心有不甘又只能悻悻离开。
对于她作妖会影响到她儿子娶媳妇,她是一点都不相信。
她要是能把那个院子拿过来,还愁娶不上媳妇?
谁会跟房子过不去。
但前提是她能把那个院子拿到手。
没有这个前提,她作妖的行为肯定会影响陈永贵娶媳妇。
看着杨招娣离开的背影,不少人都摇头叹息,摊上这么一个亲娘,陈裕川属实是真的倒霉。
*
陈裕川于1939年冬天出生,当时杨招娣的娘带着她弟弟来打秋风,杨招娣给他们拿了好些粮食。
正值冬天,大雪纷飞,杨招娣娘不愿意让儿子背粮食,怕他累着。
就对杨招娣说:“招娣啊,你帮你弟背到村口吧。”
杨招娣也不忍心让弟弟背,但她怀孕八个多月了,最多只能帮他们背到村口。
刚出门两步,杨招娣脚下没踩稳,面朝下重重摔在雪上,背着的粮食压在后背,肚子立刻传来一阵阵疼痛。
这一幕正好被陈金花看见,她连忙把陈家大房的人都叫出来,陈建党腿脚快,他叫产婆和大夫。
杨招娣早产,在生产过程中还大出血,大夫费尽毕生所学,硬生生把她从鬼门关拉回来。
大夫说,她以后可能都生不了。
一句话,冲淡了她生儿子的喜悦。
一个早产的孩子,还不一定能养活。
而杨招娣的娘和弟弟在混乱中背着粮食跑了。
尽管陈金花不喜欢杨招娣这个妯娌,但她看着那个瘦弱的侄子。
还是咬咬牙,把小小的陈裕川抱回去了。
前两个月,她刚生陈建党,正在哺乳期。
多了个孩子吃奶,奶水显然有些不够。
一家人紧衣缩食,几乎把有营养的东西都给陈金花,陈金花奶水不是很充足,费尽心思,还是把两个孩子喂饱了。
陈老拿了点粮食,出门去找杨瞎子,杨瞎子会算,让他看看。
陈老问:能养活不?
杨瞎子:能!起名了吗?
陈老爷子:没呢。
杨瞎子:陈裕川,就叫这名吧,旺他。
陈裕川的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