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八。
京师的消息,也通过吴三桂的各种耳目,不断地传到吴三桂手中。
暂时没有朝臣弹劾他的消息,吴三桂心里明白,自己所作所为一定也传到了京师,肯定引起了部分人的警觉。
这些大臣也很知趣,现在他吴三桂就是大明公司,业绩最好的员工。
他刚刚取得了击败刘芳亮的业绩,这个时候弹劾吴三桂就是找死,公司还要指望吴三桂的业绩度过难关呢?
等公司度过危机,才是弹劾吴三桂的最佳时机,
光督察院那帮言官都能把吴三桂给喷死。
他们躲在黑暗的角落,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给吴三桂致命一击。
方光琛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吴三桂的招募人才告示一经发出,就传遍了辽东和北直隶。
甚至有人将公告翻译为蒙古文,传到了蒙古。
一时间不少能工巧匠纷纷来投靠。
这里面有铁匠,还有木工,还有很多专门修建城墙,抓陵墓的。以技术性人才居多,甚至还有京师内兵部工匠。
经过考核后,方光琛留下200多人,其他的分发路费,让其回家。
有了这些人,方光琛正式成立关宁机械制造局和研究院。
机械制造局汇聚了大明最先进的能工巧匠,负责量产化生产。而研究院则都是研究型的大牛,包含明末清初机械制造家薄钰,明末光学仪器家孙云球等。
还有孙元化,他是吴三桂亲自嘱托方光琛高薪挖来的。
同在这个名单上的还有李之藻,徐光启,宋应星等。这些人都是大佬,自然不好请。不过一次不行两次,实在请不到,就到处网络他们的学生。
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对西方火器有深入研究。
他原来的年薪才50两白银,加上朝廷拖欠俸禄,实在是难以糊口,方光琛派人找到他,承诺每年500两银子的薪水,外加年终奖,绩效分红,才把他给挖过来。可谓下了血本。
要知道明朝的正一品官员的年俸,折合银子也就522两。
如果徐光启听到他学生的待遇,估计也要动心。
又分为火器科,兵器科,土工科,防御科,火药科,仪器科,水师科,机械科,冶炼科,农学科等。
研究院由孙元化,薄钰,孙云球全权负责。
仅仅机械制造局和研究院,每年的开销就达到5万两之多。
东南沿海的荷兰那边人也接上了头,在高额薪水的诱惑下,他们也派了一支10人使者向山海关缓缓赶来。
内务处也基本搭建好了框架。
内务处,设立首辅一名,次辅两名。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科,各设立一名给事中。
目前由方光琛担任首辅,吴国贵,汪世荣担任次辅,
方光琛也乐在其中,他发现现在的吴三桂更加老谋深算,想问题更加长远。
一旦吴三桂成为皇帝,那么他就是从龙之功,开国元勋。
吴三桂对方光琛的表现很满意。
他给方光琛500两白银作为奖励。
同时,吴三桂继续给方光琛交代几件事。
一是继续给方光琛批付30万两经费,用于兵器的制造。重点攻克手雷,轰天雷,能赶制多少,就赶制多少。
二是等荷兰使者到了之后,重金购买燧发枪的技术和零部件。先购买一些应急,后期让孙元化会同薄钰进行仿制。三是继续重金挖人,名单上有蜀王帐下幕僚刘玄初等重要谋士。
三是尽快从南方进入土豆番薯等农作物,并请工匠传授育种技术,并交付礼科推广给周围百姓种植。这件事可以交给汪世荣负责,减轻方光琛的压力。
等一一吩咐完毕,吴三桂也开始在暗中组建自己的“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