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完结版《黄土塬上的风》章节阅读

黄土塬上的风

作者:莫斯科的勇太

字数:183492字

2025-09-01 08:12:21 连载

简介

小说《黄土塬上的风》的主角是张成王丽,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作者“莫斯科的勇太”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目前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黄土塬上的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西坡村的夜比东沟村更沉,窑洞的窗棂里只漏出一点昏黄的光,像困在黄土里的星子。张成和王丽踩着草屑往老吴家走,鞋底子沾着湿土,每走一步都发出“沙沙”的轻响——后坡砖窑的警笛声刚散,整个村子静得能听见远处土塬上野狗的嚎叫。

“老吴家门没锁。”王丽停在最西头那孔窑洞前,指尖碰了碰门板,门板虚掩着,露出一道缝。她回头看了眼张成,两人默契地放慢脚步,张成把口袋里的手机调至录音模式,王丽则攥紧了腰间的手电筒——那是老周从农技站借来的,光柱能照出十米远。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煤烟味扑面而来。窑洞不大,中间摆着个掉漆的方桌,桌上放着半碗没喝完的小米粥,已经凉透了。老吴蹲在炕角,背对着门,肩膀一抽一抽的,听见动静,他猛地回头,眼里满是血丝,手里还攥着个皱巴巴的信封。

“是……是你们啊。”老吴的声音发颤,把信封往身后藏了藏,“我还以为是……是刀疤的人。”

王丽走过去,把桌上的粥碗往他面前推了推:“老吴,我们知道你怕,但刀疤已经被抓了,他威胁不了你了。你儿子在县城的工地,我们已经让派出所的同志去打了招呼,没人敢动他。”

老吴的头埋得更低了,信封从指缝里露出来一角,能看见上面写着“欠据”两个字。张成蹲下来,声音放轻:“老吴,你跟着刀疤修水塔、修蓄水池,他给你的工钱是不是没给够?这信封里,是不是他逼你写的欠据?”

这句话像戳中了老吴的软肋,他突然抬起头,眼泪掉了下来:“俺……俺去年跟着他干活,说好一天一百五,最后只给了俺五百块。他说俺‘干活慢’,扣了俺三千多,还逼俺写了欠据,说俺欠他两千块,要是敢跟别人说,就……就把俺儿子的腿打断。”

他把信封递过来,张成接过来展开——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写着“今欠张强(刀疤本名)人民币贰仟元整,于2024年5月前还清,逾期不还,以儿子工地工资抵扣”,落款是老吴的签名,还按了个红手印。

“这就是证据。”王丽拿出手机,把欠据拍下来,“老吴,你再跟我们说说,刀疤的仓库在哪?你说他那里有跟赵磊的合同,是真的吗?”

老吴抹了把眼泪,点了点头:“仓库在县郊的废弃砖厂,以前是烧砖的地方,现在被刀疤改成了料场,里面堆着他用剩下的劣质水泥,还有……还有他跟赵磊签的合同,俺去年去拉水泥的时候,看见过一次,上面写着‘柳河乡旅游区土方工程’,签字的是赵磊和刀疤。”

“县郊废弃砖厂?具体在哪?”张成赶紧问。

“就在307国道旁边,离县城五公里,有个红色的砖窑烟囱,很好找。”老吴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刀疤在仓库门口装了监控,还有两个小弟看着,晚上也有人值班。”

王丽看了眼张成,两人交换了个眼神——明天就是周四,离常委会只剩一天,必须今晚就去仓库找合同,要是等天亮,赵磊肯定会先一步把证据转移。

“老吴,谢谢你。”王丽把欠据还给老吴,“你放心,我们拿到证据后,会帮你把欠据要回来,刀疤欠你的工钱,也会让他还给你。你今晚别出门,锁好门,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离开老吴家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黄土塬的夜空没有云,星星亮得刺眼,风里带着寒意,吹得人耳朵疼。张成给老周打了个电话,让他开车来西坡村接他们,顺便带上撬锁的工具——仓库的门肯定是锁着的,得偷偷进去。

“咱们真要今晚去?”王丽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手电筒的光柱照在地上,画出一圈亮斑,“仓库有监控,还有人值班,太危险了。”

“没时间了。”张成蹲在她旁边,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是白天从财政局拿的流水单复印件,“明天天亮,赵磊肯定会去仓库转移合同,咱们今晚不去,就再也没机会了。老周开车,咱们从砖厂后面的围墙翻进去,避开监控,速战速决。”

王丽沉默了几秒,点了点头:“行,听你的。不过你得答应我,要是遇到危险,咱们先撤,别硬拼。”她的指尖碰到张成手腕上的银镯子,轻轻碰了一下,“这个镯子,得让它好好的。”

张成的心跳漏了一拍,低头看着银镯子,月光下,镯子泛着淡淡的光:“放心,我不会让它碎的,也不会让你有事。”

半小时后,老周的三轮车突突地开了过来,车斗里放着撬棍、手电筒,还有两件深色的外套——“晚上冷,你们穿上,还能挡挡监控。”老周把外套递过来,“俺刚才给县郊派出所的老战友打了电话,他说刀疤的两个小弟今晚在仓库值班,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混混,咱们小心点,应该能躲开。”

三轮车往县城方向开,路上没什么车,只有车灯划破夜色,照出前面蜿蜒的土路。老周一边开车,一边说:“俺刚才路过乡口,看见赵磊的车往县城去了,估计也是去仓库的方向,你们到了那,可得躲远点。”

张成心里一紧:“赵磊也去仓库?难道他知道咱们要去?”

“不好说。”王丽皱着眉,“可能是刀疤被抓了,他担心仓库里的合同,想提前转移。咱们得快点,不能让他先到。”

三轮车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307国道旁边。远远就能看见那个红色的砖窑烟囱,孤零零地立在夜色里,烟囱下面就是废弃砖厂的仓库,黑黢黢的,像个怪兽的嘴巴。仓库门口有盏路灯,亮着昏黄的光,能看见两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靠在门上抽烟,手里拿着手机,应该是刀疤的小弟。

“你们从后面翻进去,俺把车停在国道边,要是有动静,俺就按喇叭。”老周把三轮车停在路边的树林里,“仓库后面的围墙不高,只有两米多,俺给你们带了梯子。”

张成和王丽穿上深色外套,扛着梯子,猫着腰往仓库后面走。夜色里,两人的影子贴在地上,像两道轻烟。走到围墙边,张成先把梯子架好,爬上去看了看——仓库后面是片空地,堆着几堆水泥袋,没什么人,监控摄像头装在仓库的屋檐下,对着前门,后面没有监控。

“没人,快爬。”张成朝王丽招了招手。

王丽踩着梯子爬上来,刚要跳下去,脚下一滑,张成赶紧伸手拉住她的手腕,把她稳稳地接在怀里。两人靠得很近,王丽的头发蹭过张成的下巴,带着点洗发水的香味,张成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赶紧松开手:“没事吧?”

“没事。”王丽的脸颊有点红,借着月光,能看见她眼里的光,“快找合同。”

仓库的后门是个铁皮门,锁着一把大挂锁。张成拿出撬棍,插进锁孔,用力一撬,“咔嗒”一声,锁开了。推开门的瞬间,一股霉味和水泥味扑面而来,里面黑漆漆的,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王丽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仓库——里面堆着不少水泥袋,上面没有商标,跟石洼村蓄水池用的一样。角落里有个铁皮柜,锁着,应该是放合同的地方。张成走过去,用撬棍把铁皮柜的锁撬开,里面果然放着一沓文件,最上面的就是“柳河乡旅游区土方工程合同”。

他把合同抽出来,手电筒的光照在上面——甲方是“磊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赵磊的公司),乙方是“张强工程队”(刀疤的工程队),合同金额写着“人民币叁佰万元整”,但下面的备注栏写着“实际支付壹佰伍拾万元,剩余壹佰伍拾万元作为‘项目协调费’,转入赵磊个人账户”。

“找到了!”张成的声音有点激动,“这就是赵磊和刀疤利益输送的实锤!还有这个——”他又从铁皮柜里拿出个账本,上面记着刀疤给赵磊的转账记录,“2023年11月,转了50万;2024年1月,转了30万……都是用现金存到赵磊的银行卡里的。”

王丽赶紧拿出手机,把合同和账本拍下来,每一页都拍得清清楚楚。就在这时,仓库外面传来汽车的声音,还有男人的说话声——是赵磊的声音!

“快点,把里面的合同和账本都拿出来,烧了!别留下一点痕迹!”

“磊哥,这仓库里不会有人吧?刀疤哥都被抓了……”

“少废话!赶紧进去!要是被人发现了,咱们都得完蛋!”

张成和王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紧张。张成赶紧把合同和账本塞进怀里,拉着王丽躲到水泥袋后面——仓库里堆着好几堆水泥袋,刚好能挡住他们。

仓库的前门被推开,赵磊带着两个小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手电筒,光柱在仓库里扫来扫去。“把铁皮柜打开,里面的东西全拿出来!”赵磊的声音很急躁,还带着点慌,“明天就是常委会,要是这些东西被人找到,我爸也保不住我!”

两个小弟走到铁皮柜前,看见柜门开着,一下子慌了:“磊哥!柜门是开的!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什么?”赵磊冲过去,看见空无一物的铁皮柜,脸色一下子白了,“谁来过?是不是王丽和张成?”

他的手电筒光柱扫到水泥袋这边,张成和王丽屏住呼吸,把身子往水泥袋后面缩了缩。光柱在离他们一米远的地方停住了,赵磊的声音带着狠劲:“我知道你们在这里!赶紧出来!把东西交出来,我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

没人应声。赵磊冷笑一声:“好,你们不出来是吧?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个打火机,“这仓库里全是水泥袋,一点就着,我看你们能躲多久!”

王丽的手心全是汗,拉了拉张成的衣角,用口型说:“怎么办?”

张成往仓库后门看了一眼,离他们只有十几米远,但赵磊的小弟守在前门,他们一出去就会被发现。他摸了摸怀里的合同,心里想:绝不能让赵磊把仓库烧了,这些证据不能丢。

就在赵磊要点燃打火机的时候,仓库外面突然传来汽车的鸣笛声,还有警察的喊声:“里面的人不许动!警察!”

是老周!他肯定是听见仓库里的动静,给县郊派出所的老战友打了电话!

赵磊的手一抖,打火机掉在地上。“妈的!警察怎么来了?”他慌了,拉着两个小弟就往仓库后门跑,刚好撞见要往外跑的张成和王丽。

“是你们!”赵磊看见张成怀里的合同,眼睛都红了,冲过来就要抢,“把合同还给我!”

张成侧身躲开,一脚踹在赵磊的肚子上,赵磊疼得弯下腰。王丽赶紧拉着张成往门外跑,仓库外面,警察已经冲了进来,把赵磊和他的小弟按在地上。

“张同志,王丽同志,你们没事吧?”带头的警察是老周的老战友,姓刘,“俺们接到报警,说这里有人要纵火,就赶紧过来了。”

“我们没事,谢谢刘所长。”王丽喘着气,指了指地上的赵磊,“他是赵志强的儿子,涉嫌挪用公款、利益输送,我们手里有证据。”

刘所长点了点头:“俺们知道,李主任已经跟俺们打过招呼了,这就把他带回派出所审讯。你们的证据,明天直接交给县纪委就行。”

看着警察把赵磊押上车,张成和王丽才松了口气。老周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件外套,递给王丽:“冻坏了吧?赶紧穿上。俺刚才听见里面有动静,就赶紧给刘所长打电话,还好赶上了。”

夜风更冷了,王丽穿上外套,看了眼张成,他怀里还紧紧抱着合同和账本,脸上沾着灰,却笑得很灿烂。她走过去,帮他把脸上的灰擦掉:“咱们做到了,证据拿到了。”

“嗯,做到了。”张成看着她,月光下,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明天常委会,赵志强再也没办法抵赖了。”

就在这时,张成的手机响了,是县纪委李主任打来的:“张成,你们拿到证据了?太好了!不过有个坏消息——赵志强刚才给市纪委的同志打电话,说柳河乡存在‘干部滥用职权、胁迫村民’的情况,要求明天常委会先讨论这个,再议旅游区项目。他这是想拖延时间,甚至反咬一口。”

张成的笑容僵住了:“他还敢反咬?我们有证据,怕什么?”

“他手里有‘证据’。”李主任的声音沉了下来,“他说有村民举报,你和王丽用‘不签字就不发苹果分红’的手段,逼村民签反对旅游区的请愿书。虽然是假的,但需要你们明天在常委会上反驳,还得带村民去作证。”

挂了电话,张成把情况跟王丽和老周说了。王丽皱起眉头:“肯定是赵志强找村民逼他们说的,咱们明天得带李大爷、陈支书他们去县城,跟他对质!”

“对,还有老吴!”老周说,“老吴能证明赵磊和刀疤的事,也能证明咱们没胁迫村民!”

张成点了点头,看了眼天边,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常委会在上午九点开始,他们只有四个小时的时间,要赶在开会前,把村民们接到县城,还要准备好反驳的材料。

“走,回柳河乡!”张成把合同和账本揣好,“咱们跟时间赛跑,绝不能让赵志强的阴谋得逞!”

三轮车往柳河乡驶去,车窗外,黄土塬慢慢被晨光染成金色,风里似乎少了些寒意,多了点希望的味道。但张成和王丽都知道,明天的常委会,才是真正的硬仗——赵志强不会轻易认输,他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才能为柳河乡,为这里的村民,赢回一个光明的未来。

而他们没看到的是,在远处的土坡上,那个之前给赵磊发照片的黑影,又一次拿出了手机,对着他们的三轮车拍了张照片,发给了一个陌生号码,附带一条消息:“证据已被拿走,赵磊被抓,下一步如何行动?”

手机屏幕亮起,回复只有两个字:“按计划。”

常委会前夜的暗战,还没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