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秦景安的小说《抗战:黄埔四期到战区司令》是由作者“金晓升”创作的抗战谍战著作,目前连载,更新了118279字,最新章节第11章。主要讲述了: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紫金山防线。局势恶化的速度,比原本的历史线晚了五天,这五天的功劳,应该算是我的,因为罗店会战的时候,是我带领队伍断后,多打了五天。也就是因为这五天,数万国军安全撤离,我也因…
《抗战:黄埔四期到战区司令》精彩章节试读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紫金山防线。
局势恶化的速度,比原本的历史线晚了五天,这五天的功劳,应该算是我的,因为罗店会战的时候,是我带领队伍断后,多打了五天。
也就是因为这五天,数万国军安全撤离,我也因为这份军功,从德械教导总队的一名旅长,升为了中将师长。
而现如今的我,已经成为了紫金山防线的总指挥。
……
我叫秦景安,民国十四年穿越而来,同年入黄埔四期,毕业领兵参加了第二次北伐,民国十九年时,国府成立中央教导总队,那一年,我入教导总队担任团长职务,民国二十年,一二八事件爆发后,我率兵入沪稳定局势,次年升上校旅长,八一三淞沪会战后,我又因多次战功而升为中将师长。
此刻,我身后就是金陵,也可能是我的葬身之地。
……
“将军,唐司令叫您入城开会”。
……
紫金山防线的防区当中,也包括了金陵中山门,在接到唐司令的命令后,秦景安不到一小时便由中山门入城。
只是当他赶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门前时,便不由得叹了口气,这里前段时间还是国府军政要员办公的地方,而现在,已经成为了十万国军的指挥部。
“秦长官到”。
伴随着一名警卫员的呐喊,秦景安阔步走进指挥部。
与原本的历史线一样,此刻金陵城内的最高指挥官,依旧是卫戍总司令唐孟潇,对于这个人,秦景安很难评价,毕竟到现在为止,他是真打算死守金陵的,而在原本的历史线上,此人即便是在金陵失守后,也并没有遭到清算。
“秦将军,已经等你很久了,小鬼子飞机投下的劝降传单,想必你已经看见了吧?”。
要命的时候到了,秦景安连忙打断了唐孟潇的话:“司令,容我先说几句”。
唐孟潇点了点头:“你秦将军在沪上打了三个月,更是在罗店一战歼灭了小鬼子一个整编联队,在场的所有将官,谁也没有你的作战经验丰富,今日叫你来,就是想听听你对金陵防务的意见”。
秦景安拿起指挥棒,行至金陵城防图前:“金陵城的防务,其实大致上也就这样了”。
“但我想说的是,既然诸位都选择留在这里,那么就说明诸位都已经有了杀身成仁的决心,所以金陵城内,以至于外围防线上的所有将士,都必须死战到底”。
“为此,我打算成立一支督战队,就驻守在挹江门和下关渡口,自今日起,除了百姓和重伤员之外,上至唐司令下至普通士兵,谁也不许离开金陵”。
唐孟潇皱了下眉头:“秦将军是想用你的兵,替换掉宋荫国的三十六师?,你这是什么意思?”。
秦景安道:“司令多想了,我不是要替换整个三十六师防区,我只要挹江门和下关渡口,更何况,我的主防区在紫金山,虽说中山门也是我的队伍在守,但理论上来讲,小鬼子想要进入金陵,就必须拿下紫金山,所以司令不必怀疑我杀身成仁的决心”。
唐孟潇摇了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没这个必要”。
秦景安的态度异常坚决:“有这个必要,我的兵在沪上打了三个月都没散,军纪上无人能及,我的兵控制挹江门和下关渡口,便可以让城内百姓有序撤离,司令可是信佛的,咱们当兵的战死,那叫死得其所,若是咱们没有守住金陵,而小鬼子进城后,又大肆屠戮百姓的话,那么这个因果就没有人能偿还的起”。
“所以我决定,在大战开始前,由我教导总队抽调人手控制挹江门与下关两地,自今日起,让城内百姓继续撤离,让百姓们活下去,就是留下了抗战到底的种子,想必司令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
会议结束后,秦景安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原本的历史线上,唐孟潇最开始的时候想学项羽,他炸沉了下关渡口的大量船只,打算与小鬼子决一死战,而在那之后没几日,他竟然逃离金陵,也就是因为他一系列的愚蠢行为,使得数万大军与数十万百姓乱作一团,从而酿成惨剧,而今日,秦景安控制了挹江门和下关渡口,最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一些事情。
紫金山指挥部。
“去把除中山门防区之外,其余防区连级以上将官全部找来”。
此刻的紫金山防线,有从沪上退下来的一万两千多教导总队成员,外加国军其余各部残兵,共计三万人左右。
而这支三万人的队伍在接手紫金山防线后,秦景安便将其重组,分为三个旅十三个团,故而这支队伍连长级别以上军官,外加各部参谋全都加在一起的话,足有一百六七十人。
一小时后,紫金山指挥部内,除中山门防区外,连级以上将官全部到齐。
秦景安扫视众人一眼:“诸位,咱们紫金山外围的一些防区已经丢的差不多了,小鬼子现在是气势如虹,他们空投的劝降传单想必你们也已经看见了,有这份传单在,他们今日应该就不会对咱们的防线发起进攻,但明日,一定就是大战开启的时候”。
“大战之前,我再重新强调一遍,小鬼子炮火太猛,你们别虎了吧唧的将大量兵员部署在最前线,要严格执行我所制定的战术,人员上,前轻后重,火力上,前重后轻,要以最强的火力,和最少的人员伤亡,换取最大的杀敌效果”。
“另外,咱们的防线很大,日后战斗当中,各部防区即便是丢了一两块小阵地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但丢了阵地不代表可以放任不管,谁要是丢了阵地,晚上的时候,由连班级军官带头夜袭,时间上你们自己把控,务必把丢掉的阵地给我夺回来,夺不回来,就他妈给我死在冲锋的路上”。
“除此之外,大战之前,所有营连级军官,都要指定两三个接班人,一旦有营连级军官战死,接班人必须给我第一时间顶上去”。
“都听明白了吗?”
在场一百多大小军官齐声喊道:“抗战到底,誓死守卫金陵”。
秦景安点了点头:“独立团刘旭留下,其余人回到各自防区备战”。
众人走后,教导总队独立团团长刘旭便行至秦景安身前。
“学长,可是有什么特殊任务?”。
秦景安道:“立刻带领你的独立团,去接手金陵挹江门和下关渡口,自今日起,控制住那条通道,并且安排城内百姓以及伤员陆续撤离至下关渡口,百姓撤离的时候,粮食不许带出去”。
“还有,没有我的命令,当兵的,除重伤员外,一律不得出城,尤其是唐孟潇,他要是出现在挹江门附近,第一枪示警,第二枪直接击毙,宁可让这狗日的死在金陵,也不能让他逃出去”。
“这涉及到城内几十万百姓和数万将士的生死,拜托了”。
在沪上作战的时候,秦景安曾救过刘旭的命,虽说他搞不懂秦景安为什么会认为唐孟潇要逃,但却也并不影响他接下了这份任务。
“学长放心,有我在,百姓以及伤员们一定会陆续撤离,至于当官的,一个也跑不了”。
十五日下午三点,紫金山防区,明孝陵。
大战前夕,秦景安还是决定来祭拜一下这位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不知不觉间,他便来到了一块石碑前,那石碑上,写满了朱元璋的丰功伟绩。
看着面前的石碑,秦景安大礼参拜。
“洪武大帝在上,十几年了,有些话,我不敢跟别人说,我本不是这个时空的人,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既然来到这儿,我就不打算走了”。
“现如今倭奴来犯,他们武器精良,我军处于劣势,但这种劣势差距再大,也大不过咱们援朝期间,与米国佬之间的差距吧?”。
“同样是防御战,援朝期间,咱五十军三万来人,小米加步枪都能和米国佬二十多万装备精良的队伍,死磕半个月”。
“我就不信这个劲儿了,现如今我手下也有三万来人,其中教导总队就占了一万多,我的教导总队里,就没有一个是怕死的”。
“虽说这一战,从理论上来讲,不可能守得住金陵,但我也不想输的太磕碜,我最起码也要死守紫金山两个月,从而确保金陵城内百姓全部撤离”。
“我不求洪武爷保佑我任何事情,只求您在天有灵的话,睁眼看看这金陵城,看看城内的几十万百姓,莫要再让他们遭受到屠戮”。
小说《抗战:黄埔四期到战区司令》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