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道之起源”创作,以李凌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2035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回到第一屯驻地,李凌立刻被兴奋的手下们围住。赵老四挤眉弄眼地小声问:“伍长,军师找你啥事啊?是不是要给你升官了?”黑夫和栓子也一脸期待。
李凌笑了笑,暂时压下藏书帐和留侯令的事,先将那枚“百炼精钢(碎料)”从系统空间中取出(借口是从军需处换来的),又找来营中铁匠学徒用的简陋炉火和铁砧。
“升官与否,非我等所能决断。眼下要紧的,是让弟兄们手里的家伙更利索些。”他挽起袖子,将那些缴获的、尚未改造的秦弩箭镞以及新领的箭矢堆在一起,又拿出那小块泛着幽蓝光泽的百炼钢。
“伍长,你这是要……”栓子好奇地问。
“给你们弄点好东西。”李凌不多解释,点燃炉火,夹起一枚箭镞和一小片百炼钢,根据脑海中兑换来的技巧,开始小心翼翼地加热、锻打、融合。他的力量和控制力远超常人,即便工具简陋,动作却精准流畅,看得几人眼花缭乱。
不多时,一枚闪烁着寒芒、棱角分明、带着细微放血槽的三棱箭镞便出现在铁砧上,与之前手工磨制的不可同日而语。
“这……这箭镞……”黑夫拿起那枚新箭镞,手指轻轻抚摸过锋利的棱线,眼中放光,“好生厉害!”
李凌不停歇,继续锻造。虽然材料有限,最终也只改造出三十枚这样的精品箭镞,但他特意将过程演示给手下看,并讲解了几个关键技巧。
“此法并不复杂,重在火候与锻打力道。日后若有条件,尔等亦可尝试。”他这是有意传授,提升整体战力,也能收买人心。
众人更是感激涕零,这等“秘技”,伍长竟毫不藏私!
李凌将三十枚精品箭镞分给箭法最准的黑夫和栓子各十五枚,嘱咐道:“此乃利器,非紧要关头,勿要轻用。”
“诺!谢伍长!”两人激动不已,如同捧着珍宝。
随后,李凌下令全队操练新缴获的秦弩。秦弩力道强劲,射程远,但上弦较慢,需专门训练。他亲自示范要领,讲解如何利用腰力和蹬力快速上弦,如何更稳定地瞄准击发。
拥有110点的敏捷、力量和“基础统帅术”的加持,他的动作犹如教科书般标准高效,讲解更是深入浅出。手下五人(包括病情好转的狗蛋)学得极其认真,进步神速。连不远处其他队的士兵都被吸引,偷偷观望,议论纷纷。
“李伍长这手弩箭功夫,真是绝了……”
“听说昨夜他们七个人就打垮了两百溃兵?”
“怪不得军师都亲自召见……”
李凌的声望在底层军士中悄然传播。
操练间隙,李凌取出那本《龟息吐纳法》(残篇),并不避讳手下,自顾自地按照法门调息。一呼一吸间,悠长绵密,体内因清晨奔波和锻造而消耗的体力竟快速恢复,精神也更显清明透彻。110点的体质与这养生功法相得益彰,效果显著。手下们虽好奇,却也不敢多问,只觉伍长行事愈发高深莫测。
下午,李凌向王屯长告假,言明欲往中军藏书帐一行,并未出示留侯令,只说是军师允诺。王猛如今对他刮目相看,自是满口答应。
中军藏书帐位于一片相对安静的营区,由一队神色肃穆的文吏和精锐卫兵共同看守。帐篷比普通军帐大上数倍,内部整齐排列着无数木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放置着竹简、帛书,空气中弥漫着陈旧墨香和防虫药草的气味。
李凌出示留侯令,守卫验看后,态度恭敬地放行,并有一名老文吏前来引导。
“军师有令,李伍长可在此阅览兵家与史籍两类。”老文吏声音沙哑,指向两个区域,“不得携出,不得损坏,日落前需离开。”
李凌道谢后,深吸一口气,步入这片知识的海洋。他目标明确,直接走向兵家区域。书架上,《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诸多后世只闻其名的兵家典籍赫然在目,虽多是残卷或抄本,却已弥足珍贵。
他时间有限,无法细读所有。凭借110点的智力带来的过目不忘和理解能力,他快速翻阅,重点记忆那些关于地形利用、奇正相生、士气掌控、后勤保障的核心论述,并与自己之前的战斗经历和现代军事知识相互印证,顿觉豁然开朗,许多之前凭本能使用的战术,此刻都有了理论支撑。
【叮!阅读兵家典籍,军事理论素养提升。】
【智力经验+10,政治经验+5。】
【领悟被动技能:“兵略初窥”(LV1)】(小幅提升战术规划与临阵决断能力。)
系统的提示证实了他的收获。他沉浸其中,直至夕阳西斜,老文吏前来提醒,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竹简。虽只粗读一二,却已觉受益匪浅,眼界大开。
离开藏书帐,李凌心潮澎湃,一边消化着脑中新知,一边信步往回走。正行至一处营帐拐角,忽闻前方传来一阵喧哗与马蹄声。
只见十余名盔甲鲜明的骑士簇拥着一人骑行而来。被簇拥者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宽厚,颔下微须,头戴刘氏冠,身着锦袍,外罩皮甲,眼神精明而略带几分痞气,顾盼间自有股不凡气度。其周身竟隐隐有淡金色的氤氲之气流转,虽不强烈,却尊贵难言——正是那紫薇龙气与五爪金龙虚影的雏形!虽然属性面板无法探查(显示??),但李凌瞬间明了此人身份——汉王刘邦!
刘邦此时似乎心情甚佳,正与身旁一位文士打扮的人(似是萧何)谈笑着什么。前方几名开路的亲卫却正与一辆运送清水的小辇车争执,似乎是辇车挡了道,水洒了些许,弄湿了路面。
“瞎了眼的奴才!惊了王驾,你担当得起吗?!”一名亲卫厉声呵斥着吓得跪地发抖的辇夫。
萧何微微皱眉,正欲开口。
李凌见状,心思电转。此刻出面,既有风险,亦是机遇。他快步上前,并非直奔刘邦,而是先对那几名亲卫抱拳沉声道:“几位军爷息怒。营中道路狭窄,辎重往来频繁,偶有阻滞,亦是常情。此夫亦非有意,何不令其速速退开,清理路面,以免更阻王驾行程?”
他声音清朗,不卑不亢,既指出了事实(路窄车多),又给了双方台阶下(让辇夫快走并清理),暗示纠缠下去反而更耽误时间。
那几名亲卫一愣,觉得此言有理,但面子上下不来,仍欲呵斥。
这时,刘邦的目光已被吸引过来,他打量了一下李凌身上的伍长号衣,又看了看他那迥异于普通士卒的沉稳气度,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摆了摆手笑道:“罢了罢了,跟个运水的计较什么,让他赶紧滚开便是,莫挡着俺……本王的路。”
“诺!”王驾发话,亲卫立刻领命,踢了那辇夫一脚,“还不快谢过大王恩典,滚远点!”
辇夫连滚带爬地叩谢,拉着辇车慌忙避让。
刘邦这才笑吟吟地看向李凌:“你这小伍长,倒是会说话。哪个部分的?叫啥名字?”
李凌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回汉王,卑职李凌,前军第二曲第一屯伍长。”
“李凌?”刘邦摸了摸下巴,似乎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扭头看向旁边的萧何。
萧何上前一步,低声道:“大王,便是昨日黑风峪夜巡,以七破二百,献上详图的那个伍长。子房方才还提过。”
“哦?!是你小子!”刘邦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趣,上下仔细打量着李凌,“不错不错,身子骨结实,像个能打的。好好干,跟着俺刘邦,亏待不了你!以后立了功,给你个大官做做!哈哈!”他说话带着沛县乡音,随意而透着笼络。
“谢汉王!凌必誓死效忠,奋勇杀敌!”李凌适时应答。
“嗯,好,好!”刘邦满意地点点头,似乎还想说什么,旁边一骑快马奔来,一名传令兵滚鞍下马:“报!大王,荥阳急报!”
刘邦神色一肃,对李凌挥挥手:“去吧去吧!”
说罢,便在一众簇拥下疾驰而去。
萧何在经过李凌身边时,也对他微微颔首,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
李凌站在原地,看着远去的王驾,心中波澜微起。终于,在这样一个偶然的场合,与这位未来的汉高祖有了第一次短暂的接触。刘邦那看似随意却暗含机锋的笼络手段,果然名不虚传。
【叮!与历史人物“刘邦”首次接触,并获得其初步印象。】
【获得声望:+100】
【获得幸运值临时提升(小幅度),持续12个时辰。】
系统的提示如期而至。
李凌深吸一口气,转身向自己的营地走去。他知道,经过军师张良的赏识和这次汉王面前的露面,他在这汉军之中,已不再是那个无人问津的小小伍长了。
潜龙,已悄然抬头。接下来,便是等待风云际会之时,一飞冲天!
(第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