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飞行包在右手边放好,检查完通电前设备,接通飞机电源。
打开相应设施,仪表、导航系统,通讯系统、灯光燃油液压一系列检查结束,祝青鸢开始在FMS(飞行管理系统)上设置相应信息。
包括目的地机场航路,离场程序,巡航高度等等在内,再与许机长交叉检查确认。
又经过仔细谨慎的各项检查,得到机坪允许,机务放行后,开始联系地面管制。
许机长用他的气泡音开始沟通:“地面早上好~中南9193,已经启动完成,申请滑出。”
“中南9193,18L外等候。“
“18L外等候,中南9193。”
“中南9193,联系塔台118.75,再见。”
“联系塔台118.75,中南9193,再见咯~”
越来越油腻了。
祝青鸢尽可能控制自己嘴角抽搐的弧度。
不过今天的放行速度很快,确实能够尽早起飞,尽快回家。
得到塔台允许,机头完全对准跑道中心线。
“计时。”
“推力设定。”
“推力稳定。”
“80节。”
“V1。”
“VR!抬轮!”
在祝青鸢的清晰喊话中,许机长已经拉起机头,飞机成功离地。
她又继续负责监控着飞机相关数据稳定,直到收起落架,襟翼,飞机联系离场管制,继续爬升,又联系进近,区调,一路驶向目的地。
着陆后,两个多小时休整,又继续返回安城。
刚从海城区调的管制区域出来,行驶了五十多海里,在7500米的高空,机载雷达扫描反馈的回波显示,前方有一小团积雨云,下面是山区地带。
“还真有天气啊!”观察员在祝青鸢背后感慨,“咱们是不是要绕了?”
许机长叹气:“怎么不绕?别看它只是绿色的,只要遇上了,跟番茄炒蛋一个标准。”
雷达回波图通常会用颜色来区分天气状况,绿色是小雨,黄色是小到中雨,红色则是大到暴雨。
遇上紫色就更麻烦,强对流天气时常伴随冰雹,雷雨季,遇到这些天气,出于安全考虑,就需要不断绕飞。
不过今天前方只是小团绿色,只需要偏离一点航向绕过。
许机长按了话筒,联系区调。
“安城区域,中南9193,前面有小块天气,申请左转航向150。”
他是根据雷达来判断,也幸好暂时没有冲突,区调很果断答应。
“中南9193,安城区域雷达识别,左转航向150可以。”
祝青鸢伸手去旋转航向操控钮,调整到150,飞机便自动转向。
只是快到时,许机长盯着雷达回波,嘀咕:“有点不太够啊,应该多要5⁰。”
“那我们再联系……”
祝青鸢刚开口,话还没说完,许机长就已经在她刚才调好的航向上又偷偷多拧了5⁰。
“……您这是在干嘛?”
许机长一脸的不以为然瞥着他:“行了,5⁰而已,这边没有限制区。”
理论上讲的确如此,本来就有偏差的容错率,但明明可以通知管职员一声,就这么不声不响多偏了,祝青鸢并不赞成这种做法。
假如有任何冲突,如果管制员不知道,也会很麻烦。
虽然换在某些区域,这种程度上的偏移,也可能直接被无视。
她正在想这个问题,耳麦里,忽然出现不同于先前那位管制员的低哑声线,习惯性带点儿懒散,可说出来的每个字都分量十足:“中南9193,证实你飞的150。”
许机长脸色一变,低骂:“靠,就这点都被抓出来了,安城这边儿也太严格。”
说明他在其他地方这么做没事儿。
“刚刚天气比预估大,多绕了些,马上就转回来,中南9193!”
许机长连忙把航向调回去,飞机擦着那一小块积雨云的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