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都市日常小说,那么《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寂灭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陈潜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赤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的单人病房里,充满了消毒水的气味。
红星水泥厂厂长王德发,正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手臂上还插着输液的吊针。他的脸上毫无血色,短短三天,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再也不复往日那种大权在握、说一不二的霸气。
他是真的病了。
在得知外甥王宏被纪委正式“双规”,厂里的那帮“兄弟”们纷纷反水,将所有的资料都交给了改革办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几十年的基业,已经彻底完了。巨大的恐惧和绝望,击垮了他的身体,血压飙升,当场就晕了过去。
躺在病床上,他想了很多。他想到了自己当年,也是一个充满干劲的年轻工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他也想到了这些年,自己是如何在金钱和权力的腐蚀下,渐渐迷失了方向。
他后悔,但更多的是不甘。
他不甘心,自己奋斗了一辈子,最后竟然会栽在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手里!
他想不通,那个叫陈潜的年轻人,到底用了什么妖法?为什么他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软钉子”,在那人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病房的门,被轻轻地敲响了。
“请进。”他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
门被推开,一个清瘦而又笔挺的身影,提着一个水果篮,走了进来。
当王德发看清来人的脸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原本虚弱的身体,竟不由自主地绷紧了。
来人,正是陈潜。
“王厂长,您好。”陈潜的脸上,带着一副晚辈探望长辈的、谦逊而又关切的微笑,“听说您身体不适,我代表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来看看您。”
他将水果篮轻轻地放在床头柜上,然后自己拉过一把椅子,在病床边,从容地坐了下来。
王德发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怨毒,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我这把老骨头,死不了。”王德发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声音沙哑,“陈主任年轻有为,工作这么忙,还亲自来看我,真是让我这个糟老头子,受宠若惊啊。”
他的话,阴阳怪气,充满了讽刺。
陈潜却仿佛没有听出来,依旧微笑着,说道:“王厂长,您是咱们县工业战线上的老前辈,为水泥厂的发展,也曾立下过汗马功劳。没有你们这代人的艰苦奋斗,就没有红星厂过去的辉煌。这一点,谁也抹杀不掉。”
这番话,让王德发一愣。他原以为,陈潜是来耀武扬威,是来“胜利者”巡视的,没想到,对方一开口,竟然先肯定了自己的历史功绩。
伸手不打笑脸人。王德发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但依旧警惕地问道:“你……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剥开一个橘子,将其中一半,递到了王德发的面前。
“王厂长,您尝尝。这橘子,甜。”
王德发没有接。
陈潜也不在意,自己掰了一瓣,放进嘴里,细细地咀嚼着,然后才缓缓开口。
“王厂长,我这次来,不是来跟您谈案子的。案子的事,有纪委的同志们在查,我相信组织会有一个公正的结论。”
“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这位老前辈,聊一聊红星水泥厂的……未来。”
“未来?”王德发惨然一笑,“这个厂子,还有未来吗?早就被掏空了,烂透了,等着破产清算吧。”
“不。”陈潜摇了摇头,眼神变得无比认真,“在我看来,红星厂不仅有未来,而且,会有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看着一脸不信的王德发,开始将自己报告中的核心构想,娓娓道来。
他从那项被遗忘的专利技术讲起,讲到了特种水泥在未来国家基建中的广阔市场;他从盘活现有设备讲起,讲到了如何通过技术改造,让老树开出新花;他从上千名职工的生计讲起,讲到了如何通过“分类安置、内部创业”的模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他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激情和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他不像是在汇报工作,更像是在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浴火重生的画卷。
王德发,作为在水泥行业浸淫了一辈子的内行,他比任何人都更能听懂陈潜这番话里,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他脸上的嘲讽和警惕,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撼。
他本以为,陈潜只是一个懂权谋、会搞政治斗争的“官僚”,现在他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眼前这个年轻人,对水泥行业、对市场、对技术的理解,竟然比他这个当了一辈子厂长的人,还要深刻,还要透彻!
“这些……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王德发的声音,有些干涩。
“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也是改革领导小组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陈潜谦虚地回答。
病房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这一次,沉默中,却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许久之后,王德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都被抽走了。
“我……我服了。”
他说出这三个字时,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我一直以为,我才是最懂这个厂子的人。现在我才知道,我只是把它当成了我自己的私人领地,是我看错了,是我耽误了它……”
他的眼中,竟流出了一丝浑浊的泪水。
陈潜知道,眼前这个曾经的“土皇帝”,心理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了。
他站起身,将剩下的半个橘子,放在了王德发的床头。
“王厂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您的问题,组织上会调查。但是,红星水泥厂上千名职工的未来,还需要您这位老厂长,在最后,帮一把。”
王德发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什么意思?”
“厂里的情况,您最熟悉。人心,也只有您最能稳住。”陈潜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现在,纪委的调查,让厂里人心惶惶,各种谣言满天飞。我需要您,以厂长的名义,做两件事。”
“第一,配合我们改革办,做好资产的清点和交接工作。只有您点头,下面的人,才不会阳奉违。”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您要亲自出面,去安抚和稳定职工的情绪。告诉他们,厂子不会倒,国家不会不管他们,改革,是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这句话,从我这个‘外人’嘴里说出来,他们不信。但从您这个老厂长嘴里说出来,他们会信。”
陈潜看着王德发,一字一句地说道:“王厂长,您个人的功过,自有历史评说。但如果您能在最后,为这一千多名跟了您半辈子的工人兄弟们,站好最后一班岗,稳住这个家。我相信,组织上在考虑您的问题时,也一定会将您的这份‘功’,考虑进去。”
这番话,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既给了王德发一个“将功补过”的希望,又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道义”台阶。
王德发浑身一震,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充满了远超年龄的智慧与手腕。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
许久之后,他缓缓地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
“好,陈主任……我……答应你。”
从病房里出来,陈潜抬头看了一眼窗外明媚的阳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红星水泥厂改革之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已经被他亲手,彻底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