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静舍手工银饰。
这两个名字组合在一起,像一道光,瞬间穿透了林知意心中的迷雾,却又带来了更深的困惑。订婚宴那晚,赵经理善意的帮助还历历在目,那份在混乱中给予的体面与温暖,林知意一直记在心里。可一位高端酒店的客房部经理,怎么会同时是一家手工银饰工作室的负责人?
这巧合太过刻意,让她无法不联想到那个无处不在的“Mo”。是Mo调查了她的过去,连这种细节都利用起来,安排赵静来接近她?想到这里,林知意心底泛起一丝寒意。如果连这点微小的善意都是被精心设计的,那这个世界未免太过可怕。
然而,另一种可能性也在拉扯着她:万一,这只是单纯的巧合呢?万一赵静本就是一位隐藏的手工艺人,酒店工作只是她的职业之一?那份帮助只是出于同為女性的本能?
“林小姐?”电话那头,赵静见林知意久未回应,又唤了一声。
林知意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无论如何,见面谈谈总不会有坏处。如果是陷阱,她需要亲自去确认;如果是机会,她更不能错过。
“赵经理,您好。我记得您。”林知意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自然,“很惊讶您还有自己的工作室。我下午就有空,您看方便吗?”
“方便的,地址我短信发给您。下午见。”赵静的语气依旧温和,听不出任何异常。
“静舍”工作室藏在一个充满烟火气的老城区巷弄里,青砖灰瓦,门口挂着一个不起眼的木牌。推门进去,风铃叮当作响,一股淡淡的檀香和金属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与外面世界的喧嚣不同,这里时间仿佛流淌得缓慢而宁静。
店内空间不大,陈列着一些独具匠心的银饰作品,不像商场里那般金光闪闪,却带着手作的温度和独特的设计感。赵静正坐在靠窗的工作台前,戴着目镜,专注地敲打着一块银片。她脱下了酒店经理的刻板套装,穿着一件亚麻长袍,整个人显得松弛而专注。
看到林知意,她放下工具,笑着迎了上来:“林小姐,你来了。”她的目光落在林知意脸上,带着真诚的关切,“气色比上次见时好多了。”
这句简单的问候,瞬间消融了林知意心中大半的疑虑。那种关心不似作伪。
“赵经理,没想到您……”林知意环顾四周,眼中露出惊叹。这里的环境和作品,都显示出主人极高的品味和手艺。
“酒店是工作,为了生活;这里是我的爱好,也是灵魂的栖息地。”赵静请林知意坐下,沏了两杯茶,语气平和,“那天晚上看到你,我就觉得你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儿,不像会被轻易打倒的人。后来在设计师社群看到你的求援信息,还有你分享的设计草图,那种破碎重生的力量感,很打动我。所以就冒昧联系你了。”
她解释得合情合理,眼神坦荡。林知意仔细观察着她,试图找出一丝破绽,却一无所获。
“原来如此。”林知意稍稍放松,拿出平板电脑,调出【新生】系列的设计图,“这就是我目前遇到困难的作品,工艺要求比较高,一般的工厂不愿接。”
赵静接过平板,仔细地看着每一张图纸,手指轻轻划过屏幕上的线条,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很有想法。断裂线的处理,重组的结构……这不是简单的装饰,是在讲述故事。”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林知意,“这种带有强烈情感和叙事性的作品,最适合手工完成。量产会失去它的灵魂。”
她走到工作台边,拿起几件她自己的作品给林知意看,讲解着不同的錾刻、焊接、做旧工艺。“你设计的这些复杂结构,用传统手工方式其实可以实现,只是耗时耗力。如果你不追求极快的出货速度,我的工作室可以帮你打样,甚至小批量生产。”
林知意的心跳加速了。赵静的专业解读和认可,让她遇到了知音。而且,手工制作虽然慢,但恰恰符合她想要打造的“独一无二”、“有故事”的品牌调性。
“那费用方面……”林知意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赵静报了一个价格。比大型工厂贵,但比Mo提供的那三家顶级工作室要合理得多,完全在林知意目前的预算承受范围内。
巨大的喜悦之后,林知意还是保持了一丝警惕。她状似无意地提起:“说起来真是巧,我最近也得到一位叫Mo的投资人帮助,他也给我推荐了几家工作室。”
她紧紧盯着赵静的表情。
赵静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和好奇:“Mo?没听说过。是本地很有名的投资人吗?”她的反应自然无比,完全不像是知情者。
林知意的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看来,赵静的出现,真的只是一个美好的巧合,是独立于Mo之外的、雪中送炭的缘分。
“可能吧,我也不太了解。”林知意含糊地带过,随即兴奋地与赵静讨论起合作细节。两人就设计图的工艺实现、材料选择、工期安排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越聊越投机。赵静不仅手艺精湛,对设计也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几个宝贵的修改建议,让作品更具佩戴性和工艺美感。
离开“静舍”时,林知意手里拿着签好的打样协议,心里充满了久违的踏实和兴奋。她找到的不仅是一个合作方,更像是一位导师和盟友。
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她立刻给Mo回复了一封邮件,内容简洁: “Mo先生,供应链问题已自行解决。感谢您提供的资源。舆论问题将按您建议,专注于作品。林知意。”
她刻意强调了“自行解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和宣告独立的意味。
邮件发送后,她将那些负面舆论彻底抛在脑后,全身心投入到与赵静的沟通和样品完善中。她拒绝了苏暖要帮她“骂回去”的提议,也屏蔽了所有无关的信息。她的世界,只剩下图纸、银料和即将诞生的作品。
一周后,【新生】系列的第一件作品——“裂痕”手镯的初版样品,由赵静亲自送了过来。
当林知意打开那个精致的木盒,看到静静躺在黑色丝绒上的银质手镯时,她的呼吸几乎停止了。
实物比图纸更加震撼。手镯并非完整的圆环,中间有一道清晰的、故意为之的断裂痕迹,但断口处却被巧妙的榫卯结构重新连接,边缘打磨得圆润,佩戴时完全不会刮手。断裂处镶嵌的微小月光石,在光线下折射出幽幽蓝光,仿佛伤痕中开出的花。
它完美地诠释了“破碎”与“重生”的主题,充满了残缺的美感和坚韧的力量。
林知意小心翼翼地戴上它,冰凉的触感贴合着她的手腕,那一道“裂痕”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的故事。她抬起手,对着光,看着月光石闪烁的光芒,眼眶微微发热。
这不是一件饰品,这是她的战甲,是她涅槃重生的宣言。
“太完美了……赵姐,谢谢你!”林知意由衷地说。
赵静微笑着看着她:“是你设计得好。好的设计,遇到合适的手艺人,才能焕发生命。”
林知意摩挲着手镯上的裂痕,心中充满了力量。Mo的投资是启动的火种,但赵静的出现,才是让她作品得以完美落地的关键。这让她相信,通往成功的路,并非只有依赖神秘资本这一条。她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吸引到真正的同行者。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整个系列,将它们推向市场。她已经构思好了拍摄方案,要如何用影像去讲述背后的故事。
然而,就在她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手机再次响起。这一次,来电显示是一个她刻骨铭心、却以为再也不会联系的号码——
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