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阅读宫斗宅斗小说,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开局被构陷?王妃反手掀翻王府。这本小说由知名作家苏云深创作,以云苏萧珏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36394字,快来一探究竟吧!
开局被构陷?王妃反手掀翻王府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承恩公夫人。
这五个字一入耳,云苏便知今日这场宴会的真正主角是谁。她面上不动声色,按照礼数,微微屈膝,行了个平礼:“见过公夫人。”
她的姿态不卑不亢,既没有因为对方是国舅夫人而谄媚,也没有因为自己是王妃而倨傲。这种恰到好处的疏离,反而让承恩公夫人原本准备好的一番敲打之词,有些无从说起。
承恩公夫人姓李,是太后的兄嫂。她仗着兄长和姐姐的权势,在京城贵妇圈中向来是说一不二,颐指气使惯了的。今日她特意前来为侄女撑腰,本就是存了要给云苏一个下马威的心思。
她上下打量着云苏,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挑剔与轻蔑:“早就听闻晋王妃风采过人,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四个字,被她咬得极重,其中的贬义不言而喻。
周围的夫人们都噤了声,看好戏似的看着这一幕。谁都知道,这便是承恩公府,要正式对这位新晋崛起的王妃出手了。
云苏仿佛没有听出她话中的讥讽,只是淡淡一笑:“公夫人谬赞了。深宅妇人,不过是尽些本分,不敢与夫人这般见过大世面的人物相提并论。”
她轻飘飘一句话,既抬高了对方,又巧妙地将自己置于一个谦逊的位置,让承恩公夫人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说不出的憋闷。
云莞儿见状,连忙在一旁煽风点火:“姑母,您是不知道,姐姐如今可威风了。这王府上下,都只听她一个人的。就连王爷,都对姐姐敬重三分呢。”
这话看似是在夸赞云苏,实则句句诛心。既是挑拨云苏和萧珏的关系,也是在向承恩公夫人暗示,云苏的权力已经大到需要敲打的地步。
“哦?是吗?”承恩公夫人冷笑一声,目光转向云苏发间那支羊脂玉簪,“王妃的规矩,想必也是极好的。只是,今日是莞儿的生辰,你身为嫡姐,戴着这么一身素净的来,未免也太不把妹妹放在眼里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晋王府,已经拮据到连像样的金钗都拿不出来了。”
终于来了。
云苏心中冷笑。绕了半天,终于从穿着打扮上找到了攻击点。这是宅斗中最常见,也最无聊的手段。
她正要开口反击,却听云莞儿抢先一步,故作大度地说道:“姑母,您别怪姐姐。姐姐一向崇尚节俭,这是好事。妹妹这里正好有一支前几日王爷新赏的赤金祥云簪,最衬姐姐的气质。来,妹妹为您戴上。”
说着,她竟真的从自己的首饰盒里,取出了一支流光溢彩、华贵异常的金簪,不由分说地就要往云苏的发髻上插。
这一手,可谓是阴毒至极。
若云苏拒绝,便坐实了不给妹妹面子,当众打脸。若云苏接受了,那便是承认自己寒酸,需要靠侧妃的施舍来装点门面。无论如何,她今日这脸,都是丢定了。
就在那金簪将要触碰到发髻的一刹那,云苏微微侧头,避了开去。
“妹妹的心意,姐姐心领了。”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上了一丝冷意,“只是这支簪子,太过贵重,我怕是……受不起。”
“姐姐这是说的什么话?一支簪子而已,有什么受不起的?”云莞儿不依不饶,举着簪子再次上前。
“因为,”云苏缓缓抬起眼眸,目光直视着云莞儿,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支簪子,是用南洋进贡的‘赤炼金’所打造。此金产量稀少,颜色赤红,宫中只有太后和皇后娘娘的份例里才有。妹妹一支侧妃的簪子,竟用了这等违制的贡金。我若戴了,便是与你一同担了这‘僭越’之罪。这个罪名,我确实受不起。”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了云莞儿手中那支金灿灿的簪子上。那簪子的颜色,确实比寻常黄金要红润许多,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光泽。
承恩公夫人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云莞儿更是吓得手一抖,那金簪“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你……你胡说!”她脸色煞白,指着云苏,声音都变了调,“这……这就是普通的金子,哪有什么‘赤炼金’?”
“是不是,找个有经验的老金匠来,一验便知。”云苏的语气云淡风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又或者,我们现在便将这簪子呈进宫去,请太后娘娘身边的掌事姑姑来亲自瞧瞧?”
云莞儿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簪子,确实是她姑母承恩公夫人私下送她的,为的就是让她在宴会上出风头,压过云苏。她们只知此金贵重,却万万没想到,竟会牵扯到“违制”这么大的罪名上去。
“够了!”承恩公夫人终于开口,声音严厉,“不过是小孩子家家的一点玩意儿,何必如此上纲上线?莞儿,还不快把东西收起来,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她一开口,便是要将此事强压下去。
云苏却不打算就此罢休。她要的,不仅仅是让云莞儿出丑。
“公夫人说的是。”她顺着台阶往下走,语气却依旧不紧不慢,“或许是妾身眼拙,看错了也未可知。毕竟,这般贵重的贡金,想来也不会轻易流出宫外。除非……”
她的话说到一半,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承恩公夫人那略显僵硬的脸。
“除非,是有人监守自盗,将宫中的贡品,偷运出来,换成了银子。那这罪过,可就大了。”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承恩公夫人的心上。
她的兄长承恩公,正是掌管着内务府下属的造办处,负责采买督造所有宫廷器物。若真有人将贡金偷运出宫,他这个主官,难辞其咎。
云苏这番话,看似是在说一个假设,实则,却是在不动声色地,将一把刀,递到了承恩公府的咽喉前。
承恩公夫人的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为铁黑。她死死地盯着云苏,那眼神,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
她终于明白,眼前这个看似温婉的晋王妃,根本就不是什么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她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爪牙锋利,一出手,便能直击要害。
“王妃真是……说笑了。”她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宫禁森严,怎会出此等纰漏。”
“但愿如此吧。”云苏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她知道,今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她不仅在众人面前,狠狠地打了云莞儿和承恩公夫人的脸,更重要的是,她成功地在承恩公夫人的心里,种下了一根名为“怀疑”的刺。
承恩公府,是否真的干净?他们与那些商号的勾结,会不会早已留下了蛛丝马迹?
这根刺,会让她寝食难安,会让她回去之后,忍不住去查,去问。而只要他们一动,就必然会露出更多的破绽。
这,便是云苏抛出的诱饵。
一场原本针对她的鸿门宴,被她三言两语,彻底逆转。
宴会的气氛变得无比诡异,再也无人敢轻易上前与云苏搭话。她落得清静,自顾自地品着茶,欣赏着园中的景致,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交锋,与她毫无关系。
宴会过半,云苏便起身告辞。
云莞儿和承恩公夫人,再也没有出来送她。
回清秋苑的路上,灵儿激动得小脸通红:“王妃,您今天真是太厉害了!您是没瞧见,那承恩公夫人和云侧妃的脸,简直比锅底还黑。”
云苏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她靠在马车的软垫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飞速地复盘着今日发生的一切。
金簪之事,看似是她赢了。但她知道,这也意味着,她与承恩公府,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再无转圜的余地。
接下来,她要面对的,将是这个庞大外戚集团,更加疯狂和不择手段的反扑。
马车在王府门口缓缓停下。
云苏刚走下马车,便看到林风神色凝重地快步迎了上来。
他附在云苏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急切地说道:
“王妃,出事了。”
云苏的心,猛地一沉。
“说。”
“我们……在城西‘古记铁铺’的联络人,失踪了。”林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惊惶,“铺子昨夜被人一把火烧了,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