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山河志事这本小说在哪里可以看?哪里有免费试读章节?

山河志事

作者:十三九歌

字数:101120字

2025-10-13 08:10:02 连载

简介

备受瞩目的都市修真小说,山河志事,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十三九歌”创作,以李绪灏锦未央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喜欢都市修真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来一读为快吧!

山河志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2027年1月5日,京城延庆。

延庆坐落于京城西北的延怀盆地,三面环山,西临官厅水库。在其城区东南的军都山深处,藏着一片名为“娥皇”的湖泊,相传得名于尧帝之女娥皇。

说起娥皇,便不能不提延庆的母亲河,妫水。

相传,尧将二女娥皇、女英嫁给舜。而舜继位前,曾居于一条河边,此河遂得名“妫水”。后来舜帝南巡,驾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泪洒青竹,留下斑斑泪痕,那竹便成了“斑竹”,也称“湘妃竹”。

助理陈颜与刘辉随卿绍步入军都山。沿途景致随着慢慢深入而转变,一米多宽的山间小路渐次舒展为三四米的石板路,而两旁的栎树也不知不觉换作了枫林。

五角枫叶随风而起,翩然掠过山林,飘向远方的娥皇湖。

娥皇湖水域广阔,面积约二十多平方公里,几乎与延庆核心城区相当。

湖中三座岛屿如翡翠般点缀其中,最大的娥皇岛是卿绍生活的主岛,面积达六平方公里。

其次为秋叶岛,约四平方公里,岛上遍生五角枫、油松以及稀散的春榆,这片树林里偶尔还会看到小动物露出身影。

最小的南沚岛仅两平方公里,岛上上植被丰茂,湖岸绦柳垂影,间或漂过几片枫叶,稍深处可见挂满金黄果实的沙棘,与寒风中摇曳着鲜红枝条的红瑞木,远方的草甸上则披着马蔺,长着萱草与格桑花。

三人走过蜿蜒的湖廊与数座拱桥,终于抵达主岛。

嗯,主岛总算通了信号,不必再跑进城里蹭网络了。望见远处运营商采用新技术架设的信号塔,卿绍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是自己的小岛住的舒心,城里的空气太过驳杂了。

岛中央立着一栋两层小木屋,周围圈出几亩菜地,养着一群鸡鸭和活蹦乱跳的兔子。

“阿辉,你问问农科院,有没有人愿意来这儿搞实验。”卿绍对身边的助理说道,“这九千亩地太荒了,该好好规划一下。”

国家配备的这两位助理确实得力,刘辉兼任司机,负责对外联络,必要时还能客串保镖(虽说以卿绍的修为,硬抗一发地爆天星也不在话下);

陈颜则是生活助理,嘿嘿!冬天还能帮忙暖床呢!

听着卿绍小姐的吩咐,刘辉便走到一旁的红色电话前,先接通了农科院的联络电话说明相关情况,又致电国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由于此处属于私人小秘境,管辖权本就模糊(即便有,也基本归属卿绍小姐本人),倒也无需经过当地政府审批。

木屋外的亭中,卿绍与陈颜对坐,整理着接下来准备进行技术转让的一应材料。

其中涉及十几套修行体系及其衍生的知识系统,例如传统修仙七境中可与半导体行业结合的符篆知识体系、类似片上系统的联阵知识体系,以及各类炼丹、炼器知识体系等。

这些知识体系若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相结合,并加以整合标准,必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正如秦大、鄂大、川科大、金大、京科大等院校正在推进的灵基半导体及灵基芯片相关课题。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正午。

此时的外宾馆,想必正举行着盛大的午宴吧?虽说国宴通常以晚宴更为正式,但此日仅仅上午来访的外国政要及其相关团队就已人数庞大,安排一次午宴也在情理之中。

陈颜收拾好材料,随卿绍步出亭外。

前几日娥皇湖落了一场雪,惊动了湖中休眠的白鳞,那是卿绍饲养的一条龙鲤。

与寻常龙鲤不同,它天生患有白化病,经过卿绍治疗调养后,虽然未来无法化作小红龙,但能成长为一条小白龙,卿绍也毫不嫌弃。白发红眼,若再配上“黑丝”,嘿嘿!那可是直击国人审美的组合呢。

白鳞已被饲养了近千年,如今本体已近十米。修长的身躯与轻柔透明的鱼鳍在湖中摇曳,惊起一众小红鲤四处游散。

陈颜初见此“巨兽”时,那可是着实吓了一跳。但相处十余日后,她发现白鳞性情极为温顺,就像娴静的湖中少女一般,安然蛰伏于湖底。

轻抚白鳞光滑的冰鳞,陈颜发觉自己已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以及这般生活,闲适的工作,悠然的日子,还有一位极好相处的老板。

下午,农科院的专家团队便到来了,同行的还有一支公路测设队,这是卿绍此前提出的请求,希望能修一条直通秘境节点的公路,这样以后就不用走半个多小时山路了。

随着秘境访问权限正式开放,今后科研人员便可通过节点自由进出这片区域。

登上主岛,卿绍便向负责人江俞廖院士建议道:“你们要不要修一座桥直通主岛?从这里到湖边只有一公里,以后你们运输物资会方便很多。还可以沿湖修一条环湖公路,与外界节点相连。”

江俞廖院士环视娥皇湖周边环境,点头赞同:“确实有必要建一条连接线。”

“卿绍小姐,你对这座岛的开发有什么具体想法?”尽管部分区域已租借给农科院使用,江院士仍需要尊重岛主人的意见。

“除了岛中央木屋周围一百米的核心区外,其他地方只要不改变土地性质和基本地貌,你们想种什么想养什么都可以。”卿绍爽快地回应。

听完她的说明,江俞廖院士心里有了底。

一行人在这片近九千亩的岛屿上巡视一圈,对全岛概况有了清晰认识。

娥皇岛呈近似圆形,中央百米范围属于不被开发的核心区,这片地势较高的平台高出湖面约四至五米。

平台东侧是一片绵延的山丘,最高点约二十米,满山遍野生长着五角枫和几丛翠竹。山腰处隐藏着一汪约三四百平米的灵泉,澄澈的泉水沿一条不足三米宽的小溪向南蜿蜒,最终汇入娥皇湖。

岛屿北部分布着天然的沼泽湿地,再向北延伸出一片宽阔的湖滩,这里栖息着一群白色水鸟,灵鹭。

西侧平原地带土壤尤为肥沃,深厚的腐殖质滋养着一片茂密的松林,松涛阵阵,散发着独特的树脂清香,偶尔还能遇到一些小动物。

南侧是正对通道节点的区域,一条青石板路穿过开阔的灌木丛通向湖廊。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以低矮的灌木植被为主。

回到主岛中心,众人便在亭子里开始了一系列讨论,而卿绍三人便回到了木屋继续今日的工作。

不久,初步方案便出来了。

一、东部山丘区,灵源秘境与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中心:

这里将聚焦高灵气环境下木本及药用植物的生长代谢机制,重点探索植物在灵能场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与抗逆性演化。具体项目包括建立五角枫种质资源库与表型观测站、开辟低丘灵药驯化圃,并开展翠竹群落生态机理模拟研究。

二、山腰灵泉与溪流区,水生态与微藻生物技术平台:

依托灵泉活水,系统研究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解析灵泉对水生生物及作物水培体系的潜在影响。设置灵泉水质动态监测平台、特色水培—藻类复合系统,并推进高能微藻的定向培育。

四、北部沼泽湿地区,湿地修复与蓝碳研究中心:

以天然沼泽为本底,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与功能强化研究,重点挖掘其在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及增强碳汇能力方面的潜力。计划建设本土湿地植物基因库、开展灵鹭行为生态学研究,并布设湿地碳汇研究固定样地。

五、西部平原沃土区,生态果园与土壤微生物组实验室:

利用肥沃的腐殖质土壤与充沛灵气,构建免耕/少耕的生态果园模型,聚焦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互作机制。重点推进林—果—菌复合生态系统构建,并开展土壤微生物组的结构与功能解析。

六、南部灌木丛与湖廊区,观赏植物与传粉昆虫研究带:

以灌草花木为媒,系统选育具观赏与生态双功能的本土植物,研究其对野生传粉昆虫的招引机制。规划设立特色灌木种质资源圃、蜜源与香草植物专类园,并配套建设野生蜂类生态观测站。

七、沿岸湖域,生态渔业与水生植被共生系统:

发展“以水养鱼、以草净水”的生态循环渔业模式,研究沉水、浮叶植物对水体的自净能力与生境构建作用。重点搭建“渔—植”共生实验平台,并开展沉水植物群落恢复与优化试验。

整个娥皇湖科研中心预计将容纳80–100名核心科研与技术骨干、40–50名博士后与研究助理,以及30–50名行政运维人员。

主岛本身不设集中生活区,仅在科研点位配置简易观测站、实验棚和工作舱,并于南部灌丛或西部林缘点缀若干生态小屋,供项目负责人短期驻点、夜间观测或闭关研究使用。

主要功能区将沿绕湖公路布局,包括:主实验楼(集成实验室、数据中心与会议功能等)、生活区(公寓、食堂、健身与医疗配套等)、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报告厅与咖啡厅等)以及运维基地(仓库、车船维护站与码头等)。

农科院与华科院将联合派驻四支团队入驻:植物科学与农学团队、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团队、微生物组与合成生物学团队、交叉学科与前沿科学团队。

在这片灵韵自然的催化下,一系列相关前沿课题已初现雏形:

《高灵环境下土壤‑植物‑微生物互作网络的重构机制》

《“灵性自然选择”驱动的功能性作物定向培育》

《灵性生境对高等动物认知行为的影响:以灵鹭为模型》等。

未来的娥皇湖,将不仅是科学探索的前沿阵地,更将成为一座融合科研、自然与人文的灵性圣地。

在这片被传说浸润的土地上,现代科技与古老智慧将在此完美交融,开启人类认知世界的新篇章。

夕阳西下,卿绍站在木屋前,望着湖面上泛起的金色波光,嘴角泛起一丝微笑。

这片承载着上古传说的土地,即将在现代科技的洗礼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