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雪国微光》,是一本十分耐读的都市日常作品,围绕着主角张小风秦微微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汤大力根。《雪国微光》小说连载,作者目前已经写了138970字。
雪国微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一起复习”的约定,像一颗种子,在压抑的土壤里悄然发芽。
然而,实现这个约定并不容易。教室显然不是合适的地点,那里有太多好奇或恶意的目光。去对方家里更不现实,那层未曾捅破的窗户纸,以及彼此心知肚明的家庭境况差异,都让这个选项显得过于冒进。
最终,是秦微微找到了地方。
“图书馆四楼,有一个存放过期报刊的阅览室,平时几乎没人去。”周五放学后,趁着教室里人少,她低声对张小风说,“管理员是我……一个远房阿姨,我跟她说好了,我们可以周末去那里。”
张小风有些惊讶于她的效率,点了点头:“好。”
周六上午,天空飘着细密的秋雨,带着浸入骨髓的凉意。张小风撑着那把缠着胶布的旧伞,提前二十分钟就到了图书馆。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外套,里面是奶奶手织的厚毛衣,书包里装着沉甸甸的复习资料和那个不变的透明饭盒。
四楼果然很安静,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特有的气味。他找到那个阅览室,门虚掩着。他轻轻推开门,里面空间不大,排列着一些积灰的木质书架,中间有几张老旧但擦拭干净的长桌。靠窗的位置,秦微微已经坐在那里了。
她今天穿了一件米白色的高领毛衣,外面套着浅蓝色的羽绒马甲,依旧围着那条白色的旧围脖,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低头看着书。窗外的阳光映照着她的侧脸,柔和而专注。听到开门声,她抬起头,看到是他,眼神微微动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
“你来了。”她的声音在空旷的阅览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嗯。”张小风走过去,在她对面的位置坐下。两人之间隔着一张宽大的桌子,距离恰到好处,既不会太近让人不适,又能方便交流。
没有多余的寒暄,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张小风摊开物理和数学试卷,秦微微则主攻英语和化学的错题本。一时间,阅览室里只剩下笔尖划纸的沙沙声,和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安静,却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专注于同一目标的充实感。
遇到难题时,他们会自然地将本子推向桌子中间,用手指着困惑的地方,低声交流几句。
“这个受力分析,这里是不是忽略了摩擦力?”秦微微指着张小风的一道物理题。
张小风仔细看了看,恍然:“对,这里有个静摩擦力,我漏掉了。”
“这个语法点,虚拟语气在这里的用法,我感觉有点模糊。”张小风指着秦微微的英语错题。
秦微微思考了一下,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典型的例句和结构:“你看,主要是这三种情况……”
他们的交流高效而直接,思维在旧书页的包围下碰撞出火花。张小风发现,秦微微讲题时逻辑极其清晰,善于抓住本质;而秦微微也体会到,张小风的基础扎实得可怕,任何一个细微的知识点都能在他那里找到依据。
时间在专注中流逝得飞快。中午时分,雨势稍歇。
张小风拿出了他的饭盒,依旧是米饭和素菜,还有一个煮鸡蛋。他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坦然地将饭盒放在桌上。
秦微微也从她的背包里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双层饭盒,里面是搭配好的营养午餐,甚至还有一小份水果。她看着张小风那简单的饭菜,犹豫了一下,没有像在教室里那样推过去,而是轻声问:“你要不要……尝一点这个?我妈妈做的糖醋排骨,她总是做太多。”
她的理由找得依旧有些笨拙,但眼神里的善意是真诚的。
张小风看着她,又看了看那色泽诱人的排骨,最终没有拒绝这份小心翼翼的好意。他拿起自己的勺子,小心地从她推过来的饭盒里舀了一小块,低声道:“谢谢。”
秦微微的嘴角微微弯了一下,也低头吃了起来。
安静的阅览室里,两人隔着桌子,分享着截然不同却在此刻奇妙交融的午餐。雨声是唯一的背景音。
吃完饭,秦微微主动收拾了饭盒。她看到张小风拿出一个旧的、有些掉漆的军用水壶喝水,眼神微微一动,但没有说什么。
下午的复习继续。或许是因为分享了食物,气氛比上午更加放松了一些。休息间隙,张小风鼓起勇气,问了一个盘旋在他心头很久的问题:
“你……后来,是怎么认出我的?”他指的是童年那次相遇。毕竟,这么多年过去,外貌变化巨大,他自己也只是凭借围脖和煎饼果子,以及一系列巧合才逐渐确认。
秦微微正在整理笔记的手指停顿了一下。她抬起头,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似乎在回忆。
“其实,一开始也没认出。”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飘忽,“只是觉得……有点眼熟。尤其是,”她顿了顿,目光落回张小风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你拉住我的时候……在西山,还有后来,你看人的眼神……和那时候,有点像。”
那时候,指的是她摔倒哭泣,他笨拙安慰的时候。那种紧张、关切,又带着点不知所措的眼神。
张小风愣住了。他没想到,最终让她确认的,不是具体的物品,而是这样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而且,”秦微微的声音更低了,几乎像是在自言自语,“你给我的感觉……一直很熟悉。从转学来的第一天起。”
阅览室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不再是尴尬,而是弥漫着一种被时光和命运奇妙连接的恍惚感。
原来,有些印记,早已刻入了灵魂深处,无需凭借外物,只需一个契机,便能破土而出。
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敲打着窗户,发出密集的声响。
“我们继续吧。”秦微微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翻涌的情绪压下,重新拿起了笔。
“好。”张小风也收敛心神,点了点头。
窗外的雨幕隔绝了世界,这个陈旧安静的阅览室,仿佛成了只属于他们两人的孤岛。在这里,他们暂时忘记了外界的流言蜚语,忘记了家庭的烦恼,只剩下彼此、书本,和那淅淅沥沥、仿佛永不停歇的雨声。
直到下午四点多,天色已经明显暗了下来,两人才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走出图书馆,雨已经小了,变成了冰冷的雨丝。空气清新而寒冷。
“下周末……”秦微微撑开自己的伞,犹豫着开口。
“还来这里?”张小风接话道。
“……好。”秦微微点了点头。
两人在图书馆门口分开,走向不同的方向。
张小风撑着伞,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冰冷的雨丝偶尔被风吹到脸上,他却感觉不到多少寒意。脑海里回放着今天在阅览室里的点点滴滴——高效的讨论,安静的午餐,以及她那句“你给我的感觉一直很熟悉”。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温暖而充实。
他知道,有什么东西,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周六,在这个堆满旧报刊的阅览室里,悄悄地、却又不可逆转地改变了。
他们不再是仅仅拥有共同过去的童年故人,更是在当下相互扶持、彼此理解的同行者。
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他似乎,不再是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