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玄幻脑洞小说,那么这本《忽必烈》一定不能错过。作者“不觉大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忽必烈元朝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忽必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风裹着额尔齐斯河的水汽,“呼呼”刮在脸上——不是冬天那种能冻掉鼻子的冷,是春天里带着草芽味儿的凉,像刚从河里捞出来的湿羊毛,蹭得人发痒。
忽必烈攥着腰间的箭囊带,指节都有点发白。不是紧张,是激动!他今年九岁,比弟弟旭烈兀高小半个头,站在河边的土坡上,眼睛瞪得比草原上的鹰还亮,盯着远处的地平线。
“哥!你说祖父的大军啥时候到啊?”旭烈兀凑过来,小短腿在草地上蹦了蹦,马鞍上挂的小铜铃“叮铃哐啷”响。这小子才七岁,却比谁都急,早上天不亮就爬起来,把自己那柄小弯刀擦得锃亮,还偷偷往怀里塞了块奶豆腐——说是等会儿见到祖父,要请祖父尝尝“旭烈兀牌秘制奶豆腐”。
忽必烈斜了他一眼,伸手把弟弟歪到脑后的皮帽正了正:“急啥?祖父西征回来,队伍那么长,得等前面的探马先到。你再蹦,马鞍都要被你颠掉了!”
“才不会!”旭烈兀梗着脖子,突然指着远处喊,“哎!你看那是不是旗子?红的!跟祖父的‘九斿白纛’不一样,是探马的旗吧?”
忽必烈赶紧眯起眼——可不是嘛!远处的地平线上,一点红色像火苗似的,正往这边窜。风把马蹄声送过来,“嗒嗒嗒”,一开始像雨点砸在帐篷上,后来越来越响,越来越密,最后竟像有无数只羊在草原上跑,震得脚下的草都跟着颤。
“真的是探马!”忽必烈也忍不住兴奋起来,伸手拍了拍胯下的小马。这马是去年父亲拖雷送他的生日礼物,叫“踏雪”,毛是浅灰色的,就四蹄是白的,跑起来比风还快。他摸了摸踏雪的耳朵,轻声说:“等会儿见了祖父,可得表现好点!”
旭烈兀已经催着自己的马往前跑了,边跑边喊:“哥!快啊!探马过来了,咱们问问祖父还有多久到!”
忽必烈赶紧跟上。俩兄弟骑着马,迎着探马跑过去,风把他们的蒙古袍下摆吹得飞起来,像两只展翅的小雄鹰。
探马是个满脸胡茬的汉子,看见他俩,赶紧勒住马,翻身下来行礼:“见过两位小王子!大汗的大军就在后面,约莫半个时辰就到了!”
“真的?!”旭烈兀眼睛都亮了,凑过去追问,“那祖父有没有带西域的好东西?比如上次说的那种甜得能粘住牙的葡萄?还有能砍断骨头的弯刀?”
探马被问得笑了,摸了摸旭烈兀的头:“小王子放心,大汗带的好东西多着呢!等会儿你自己问大汗去!”
忽必烈拉了拉旭烈兀的胳膊,对探马说:“辛苦你了,快去通报吧,我们在这儿等祖父。”
探马拱了拱手,翻身上马,又“嗒嗒嗒”地往回跑。
旭烈兀还在念叨葡萄:“哥,你说祖父会不会给我带一把新弯刀?我那把有点短了,上次砍树都没砍断。”
忽必烈没接话,眼睛又望向远处。这次,不用眯眼也能看见——黑压压的队伍像一条长蛇,从地平线那头爬过来,最前面的是祖父的“九斿白纛”,白色的旗子上绣着黑色的狼头,在风里“哗啦啦”响,比天上的云还显眼。
马蹄声越来越响,震得地面都在颤。队伍里的人喊着号子,还有人吹着牛角号,“呜呜”的声音,听得人心里热乎乎的。
“来了!祖父来了!”旭烈兀喊着,催着马就往前冲。忽必烈赶紧跟上,俩兄弟一直跑到队伍前面,翻身下马,规规矩矩地站在路边。
成吉思汗骑着一匹黑色的大马,比忽必烈的踏雪高了一个头,马背上的鞍子是用银片装饰的,闪着光。大汗穿着黑色的皮袍,外面套着金色的铠甲,脸上的皱纹像草原上的沟壑,但眼睛亮得很,像能看透人心。
他看见忽必烈和旭烈兀,勒住马,笑着从马背上弯下腰,摸了摸忽必烈的头:“忽必烈,又长高了啊!比上次见你,又壮实了不少!”
忽必烈赶紧躬身:“祖父安好!”
旭烈兀早就扑过去了,抱着成吉思汗的马腿,仰着脖子喊:“祖父!你可算回来了!我给你留了奶豆腐,可好吃了!”
成吉思汗被逗得哈哈大笑,伸手把旭烈兀抱起来,放在马前的鞍桥上:“好啊!等会儿祖父尝尝你的奶豆腐!这次西征,祖父给你们带了好东西,回头让你父亲给你们送去!”
旭烈兀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趴在成吉思汗怀里,指着队伍后面喊:“祖父,那是不是西域的骆驼?我还没见过活的骆驼呢!”
“是骆驼,”成吉思汗点点头,又看向忽必烈,“忽必烈,这段时间骑射练得怎么样?要不要等会儿跟祖父去围猎,露一手?”
忽必烈眼睛一亮——围猎!这可是他最期待的事!他赶紧点头:“好啊!祖父,我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好小子!有我当年的劲儿!”成吉思汗拍了拍忽必烈的肩膀,勒转马头,对身后的人喊,“队伍先歇会儿!等会儿咱们去东边的草原围猎,让孩子们也活动活动!”
身后的人齐声应和,声音震得草叶都晃。
旭烈兀在马背上扭头对忽必烈做了个鬼脸:“哥,等会儿围猎,我肯定比你猎到的多!”
忽必烈挑了挑眉:“不一定哦!上次我射中的兔子,比你的大两倍!”
“那是我让你的!”
“我可没见你让我!”
俩兄弟拌着嘴,跟着成吉思汗的队伍,往东边的草原走去。风里除了草芽味儿,还多了点烤肉的香味——看来队伍里的厨子已经开始准备午饭了,等围猎回来,就能吃香喷喷的烤羊肉了!
围猎的草原比想象中还热闹。除了成吉思汗和他的队伍,还有不少贵族子弟也来了,一个个骑着马,穿着鲜艳的皮袍,手里拿着弓箭,像一群刚长齐羽毛的小孔雀,到处炫耀。
忽必烈牵着踏雪,正在检查弓箭。他的弓是父亲亲手做的,用的是上好的牛角,拉起来不费劲,却能射得很远。箭杆是桦木做的,箭头磨得锃亮,能轻松穿透羊皮。
“哥,你看我这个!”旭烈兀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用彩色绳子编的小网兜,里面装着一只刚抓的土拨鼠,“我刚才在草里发现的,它跑得可慢了,一下就抓住了!等会儿围猎,我肯定能抓更多!”
忽必烈皱了皱眉:“围猎是射猎物,不是抓土拨鼠!你把它放了吧,土拨鼠那么小,也不能吃。”
“我不!”旭烈兀把网兜往身后藏,“这是我的‘战利品’,我要拿给祖父看!”
正说着,成吉思汗的声音传了过来:“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吗?围猎要开始了!等会儿谁猎到的猎物最多最好,祖父有赏!”
“有赏?”旭烈兀眼睛一亮,赶紧把土拨鼠塞进马鞍下的袋子里,拍了拍:“先委屈你一会儿,等我拿了赏,再放你出来!”
忽必烈无奈地摇了摇头,翻身上马。
围猎的规矩很简单:大家骑着马,把草原上的猎物往中间赶,然后再各自射箭,谁射中的猎物多,谁就是赢家。成吉思汗坐在高处的马背上,手里拿着望远镜(据说是西域传来的好东西),看着下面的孩子们。
“开始!”随着成吉思汗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催着马冲了出去。
马嘶声、呼喊声、弓箭的“咻咻”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过节。忽必烈骑着踏雪,眼睛盯着前方——草原上的猎物真不少,有兔子、有鹿,还有几只狐狸,跑得飞快。
“哥!你看那边有只鹿!”旭烈兀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忽必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只梅花鹿,正在低头吃草,一点都没察觉到危险。
旭烈兀已经拉弓了,“咻”的一声,箭射了出去——可惜偏了,擦着鹿的耳朵飞了过去。
鹿受惊了,“嗖”地一下就往树林里跑。
“哎呀!差一点!”旭烈兀拍了拍马鞍,懊恼地喊。
忽必烈笑了笑:“别急,前面还有猎物。”
他催着踏雪,往草原深处跑。风在耳边“呼呼”响,踏雪的四蹄踩在草地上,“嗒嗒”的声音特别有节奏。突然,他看见前面的草丛里动了一下——是一只兔子!
这兔子可真狡猾,不是常见的灰色,是土黄色的,跟草的颜色差不多,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它蹲在草丛里,耳朵竖得高高的,警惕地听着周围的动静。
忽必烈放慢了速度,悄悄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他深吸一口气,眼睛盯着兔子——不能急,得等它动的时候再射,这样才准。
旁边的旭烈兀也看见了,压低声音喊:“哥,快射!别让它跑了!”
话音刚落,兔子好像听见了,“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跑得比风还快,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想躲开追捕。
“在那儿!”旭烈兀喊着,也拉弓射了一箭,结果箭钉在了地上,兔子早就跑远了。
忽必烈没慌,他骑着踏雪,紧紧跟在兔子后面。踏雪跑得又快又稳,眼看就要追上了。忽必烈看准时机,拉满弓,“咻”的一声,箭飞了出去!
所有人都安静了一瞬——只见那支箭“啪”地一下,正好射在兔子的耳朵上,把兔子钉在了地上。兔子蹬了蹬腿,就不动了。
“中了!”旭烈兀喊了起来。
忽必烈翻身下马,跑过去捡起兔子。兔子的耳朵被箭钉着,还在微微颤抖,毛软软的,摸起来很舒服。
“好家伙!”成吉思汗的声音传了过来,他骑着马走过来,拍了拍忽必烈的肩膀,“这准头!比你爹当年还厉害!你看这箭,正好射在耳朵上,没伤着别的地方,厉害!”
周围的人也都围了过来,纷纷称赞:“小王子好箭法!”“将来肯定是个了不起的猎手!”
忽必烈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都是祖父教得好,还有踏雪跑得快。”
“哈哈!你这小子还挺谦虚!”成吉思汗笑得眼睛都眯了,“这次围猎,你这只兔子就算头功!等会儿回去,祖父赏你一把西域的弯刀!”
“谢谢祖父!”忽必烈高兴得咧开了嘴。
旭烈兀凑过来,看着忽必烈手里的兔子,有点不服气:“哼,我下次肯定能射一只更大的!比如鹿!”
忽必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啊,我等着看。”
围猎还在继续,有人射中了鹿,有人射中了狐狸,还有人不小心射偏了,把旁边人的帽子射飞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忽必烈又射中了两只兔子,旭烈兀则抓了一只野鸡,虽然没忽必烈的多,但也很开心。
太阳慢慢往西斜的时候,围猎结束了。大家骑着马,带着各自的战利品,往营地走。忽必烈骑着踏雪,手里提着三只兔子,心里美滋滋的——今天不仅得到了祖父的表扬,还能拿到赏,真是太开心了!
“哥,你看那边!”旭烈兀突然指着路边的一个角落。
忽必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一棵大树下,坐着一个人。那人穿着破烂的衣服,是中原人的打扮,头发用一根绳子绑着,脸上沾着灰,但眼睛很亮,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划着什么。
他是个俘虏?忽必烈心里想。这次祖父西征,带回了不少俘虏,有西域的,也有中原的。但这个俘虏跟别人不一样——别的俘虏要么低着头,要么一脸害怕,只有他,坐在那儿,好像周围的热闹都跟他没关系,只顾着在地上划。
“他在干嘛?”旭烈兀好奇地问,“是不是在画藏宝图?”
“不知道。”忽必烈催着马,往那边走。旭烈兀也赶紧跟上。
那人听见马蹄声,抬起头,看了看忽必烈和旭烈兀,没有害怕,也没有行礼,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旭烈兀有点警惕,拔出腰间的小弯刀:“你是谁?在这里干嘛?”
那人没有回答,反而问:“你们是蒙古的小王子吧?刚才围猎,我看见你射兔子了,箭法很好。”
忽必烈愣了一下——他居然看见了?刚才围猎的地方离这儿还挺远的。他点了点头:“嗯,我叫忽必烈,这是我弟弟旭烈兀。你是谁?”
“我是中原的一个读书人,”那人说,声音很平静,“这次大汗西征,我被俘虏了,暂时留在这里。”
“读书人?”旭烈兀歪着头,“读书人能干嘛?会射箭吗?会骑马吗?”
那人笑了笑:“我不会射箭,也不会骑马,但我会读书,会讲道理。比如,刚才你射兔子,是为了什么?”
旭烈兀想都没想:“为了吃啊!兔子肉烤着可香了!还有,为了赢围猎的赏!”
那人又看向忽必烈:“那你呢?小王子,你射兔子,也是为了这些吗?”
忽必烈想了想,说:“不全是。我喜欢射箭,射中的时候,很开心。而且,围猎也是草原的规矩,能练骑射。”
那人点了点头,拿起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字。那字是方方正正的,笔画很多,忽必烈从来没见过。
“这是什么?”忽必烈好奇地问,从马上下来,走到树边。
“这是汉字,”那人说,“这个字念‘仁’。”
“‘仁’?”忽必烈跟着念了一遍,“是什么意思?比射雕还厉害吗?”
旭烈兀也凑过来看,指着地上的字:“这字长得好奇怪,像歪歪扭扭的羊蹄印。”
那人被逗笑了,耐心地解释:“‘仁’不是厉害的意思,是说要有爱心,要善待别人,善待万物。我们中原人常说‘仁者无敌’,意思是有爱心的人,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没有敌人。”
“仁者无敌?”忽必烈皱了皱眉,“可是草原上,只有骑射厉害,才能保护自己,才能赢啊。如果光有爱心,别人来打我们,怎么办?”
“那你觉得,祖父为什么能统一草原,能西征这么远?”那人问。
忽必烈想了想:“因为祖父骑射厉害,手下的人也厉害。”
“不全是,”那人摇了摇头,“祖父固然勇猛,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善待自己的部众,能让大家相信他,愿意跟着他。如果他只靠武力,不懂得善待别人,大家早就离开他了。这就是‘仁’的一种啊。”
忽必烈似懂非懂。他从小听的都是弓马的故事,听父亲说怎么打仗,听祖父说怎么狩猎,还从来没人跟他说过“仁”这种道理。但他觉得,这个人说的话,好像有点道理——比如母亲常说,要善待家里的奴隶,要分给他们足够的食物,这样他们才会好好干活。这是不是也是“仁”?
“那这个‘仁’字,还有别的意思吗?”忽必烈蹲下来,用手指在地上模仿着画那个“仁”字,笔画有点复杂,总也画不好。
“当然有,”那人笑了笑,又在地上画了几个简单的汉字,“比如这个‘礼’,是说要有规矩,待人要有礼貌;这个‘信’,是说要说话算话,不能骗人……这些都是我们中原文化里很重要的东西。”
旭烈兀在旁边看得不耐烦了:“这些字有什么用啊?又不能吃,又不能打猎物。哥,咱们别跟他说了,赶紧回去吃烤羊肉吧,我都饿了!”
忽必烈还想再问,突然听见远处有人喊:“俘虏!该回去了!”
是看守俘虏的士兵来了。
那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对忽必烈说:“小王子,今天跟你说的这些,你可以慢慢想。中原的文明,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以后你或许会慢慢了解。”
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样东西,塞到忽必烈手里。那是一枚玉佩,凉凉的,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字,跟刚才他在地上画的汉字不一样,更复杂,更古老。
“这是什么?”忽必烈握着玉佩,问。
那人压低声音,凑近忽必烈耳边说:“这枚玉佩,你好好收着。他日若见持此信物之人,可引为臂助。”
“持此信物之人?是谁啊?”忽必烈追问。
但士兵已经走过来,把那人拉走了。那人回头看了忽必烈一眼,笑了笑,没有再说话,跟着士兵慢慢走远了。
忽必烈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枚玉佩,心里满是疑惑。
这玉佩上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持信物的人又是谁?
是跟这个人一样的中原读书人吗?还是比祖父还厉害的大人物?
他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东西送给我?
旭烈兀凑过来,好奇地问:“哥,他给你什么了?是不是好吃的?”
忽必烈赶紧把玉佩藏进怀里,拉了拉旭烈兀:“没什么,快走,回去吃烤羊肉了。”
俩兄弟骑着马,往营地走。风还是“呼呼”地刮,草原上的烤羊肉香味越来越浓,但忽必烈心里,却一直想着那枚玉佩,想着那个儒生说的话。
中原的文明?
仁者无敌?
持信物之人?
他摸了摸怀里的玉佩,凉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这个神秘的儒生,这枚奇怪的玉佩,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那持信物的人,又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呢?
忽必烈心里,第一次对遥远的南方,对那个从未见过的中原文明,产生了一种朦胧的、说不出的好奇。
而这枚小小的玉佩,又将会引出何方高人,改变他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