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种田小说,你升官我发财,麻辣寡妇糙衙内,由才华横溢的作者“怪物喵喵”创作,以魏芸沈灜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喜欢种田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2章,赶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沈娘子,来五个馒头。”“一共五文,老伯你拿好了。”魏芸把用油纸包好的馒头放在头发发白的老翁手上,泽哥儿在数铜板,明姐儿一双大眼睛咕溜溜地盯着街口的角落里。“还是你沈记的馒头软乎,我这牙败了,也就能喝…
《你升官我发财,麻辣寡妇糙衙内》精彩章节试读
“沈娘子,来五个馒头。”
“一共五文,老伯你拿好了。”
魏芸把用油纸包好的馒头放在头发发白的老翁手上,泽哥儿在数铜板,明姐儿一双大眼睛咕溜溜地盯着街口的角落里。
“还是你沈记的馒头软乎,我这牙败了,也就能喝点稀饭,吃点松软的糕点。”
“嗐,不止老伯你这么讲,来我这买过馒头的老人家都这么说呢。”
魏芸招呼完老伯,又给一位大娘拿了两个肉包。
这是沈记包子铺开张的第十日,每日进账都在五百文左右,纯收益最高的那日有四百文,每日签到获得做包子经验券,使得做出来的包子,变得越发的好吃。
古代老百姓与现代人们在吃的这一方面,那是相同的,不然也不会出现外国人不吃的虾,变成小龙虾,外国泛滥的某种水母,变成海蜇丝。
“娘,你看,那边有小乞丐。”明姐儿小胖手指着街口的一个角落。
那里背靠墙面,两个小不点蹲在阴影处,头发乱糟糟,脸上脏兮兮,身上穿的衣裳,男娃的小了,女娃的大了,破破烂烂的,连脚趾头也从破了洞的鞋子出来,怪不得明姐儿说那是两个小乞丐了。
魏芸心疼小时候的自己,遇上没爹没娘可怜兮兮的小娃儿,总会起恻隐之心。
她拿了两个菜包,让明姐儿去给那两个可怜的娃儿。
心地善良的明姐儿小圆脸上洋溢着笑容,“哒哒哒哒”小短腿跑得飞快,来到两个小乞丐面前,脆生生的说:“给,这是我娘给你们的,菜包子,可好吃了。”
大点的男娃,有一双黝黑的眼睛,盯着明姐儿,问:“她是你娘?”
明姐儿点点头,“对啊,嫁给了我爹,就是我娘了。”
伸着包子的手有点累,明姐儿追问:“你们还吃不吃了?”
小小女娃儿伸出瘦弱的小手去接,大点的男娃儿红着眼,拦着妹妹的手,出声拒绝了。
“我们不要。”
“不要就不要,我还不给了呢,哼~”
娘吩咐的事没做好,明姐儿发了小脾气,回到沈记包子铺一副要哭的模样,小圆脸皱成了包子脸。
当娘的魏芸第一瞬间是笑场了,好在她转过头,没让明姐儿看到。
“没送成就算了,小姑娘为了这点事掉眼泪不值得,别哭了,等关店了,娘带你们去买豌豆黄吃。”
“好哦,娘,明筠不掉眼泪了。”五岁小姑娘委委屈屈的说。
距离午时还有一个时辰,上午包好的包子馒头,剩下的放在一块儿,刚好堆满两个蒸笼,有四十来个的样子。
时不时卖出去两三个,大多数是馒头、菜包,少数是肉包。
五月的阳光逐渐火辣,魏芸偶尔要拿汗巾擦擦汗,找摆摊的小贩来两碗雪泡豆儿水,她喝一碗,泽哥儿明姐儿喝一碗,冰冰凉凉、清甜的绿豆水一喝完,一大两小满意的舒了口气。
不过,那两个小娃娃一直在盯着她,不是饿了盯着包子,也不是渴了盯着雪泡豆儿水,是盯着她。
魏芸满腹感慨两个小不点哪来的毅力,她拿了原先的两个菜包,嘱咐泽哥儿看好铺子,脚踩着青色绣鞋迈出,穿过街道,离两个小娃儿越来越近,心底里那一股子诡异的熟悉感越来越强。
来到两小娃儿面前,蹲下,带着笑容道:“吃吧,很干净的。”
小小女娃儿伸出小手想要人抱的姿态,大点男娃儿在那昂着小下巴,一副“宝宝生气,你要哄哄宝宝”的姿势。
脏兮兮面容下,那两双黝黑的眼睛特别突出。
“我的娘嘞!!!”
魏芸惊讶地来了个屁股蹲。
这不是原主,哦,她的两个亲生娃娃吗?
一个才四岁多点,一个才刚满三岁,这是咋地从赵家寨那个山沟沟过来的啊!
许是阿娘认出崽崽了,也许是崽崽真的很累、很渴、很饿,大大的委屈,从小小的身躯里爆发。
两双乌溜溜的眼睛涌出了泪花,一个比一个会伸手要娘亲抱。
“呜哇哇哇,阿娘,豆苗还以为你不要我们呢。”
“豆,豆芽会乖的,阿娘别不要我和哥哥好不好?”
魏芸的心开始抽痛,这不是她的情绪,应该是这具身体的残留问题,但这不耽误,她张开怀抱去抱着这两个头大身子小的崽崽。
“阿娘没有不要你们,别哭了,豆苗,豆芽,饿不饿?口干不干?走,去阿娘的包子铺,放心,这次阿娘能赚银子,养得起你们,不会再放你们回赵家寨。”
魏芸从地上起身,拍了拍身上衣裙,一手牵着一个小娃儿,语气是现代活了二十来年从未有过的柔软,像是把她一身外放扎人的刺给收了。
实在是,刚从原身记忆里找到两个娃儿,太惨了。
还要从原身那个前任丈夫头七还没过说起。
赵元铭,也就是原身的早死丈夫,从小跟着赵家寨唯一的大夫学医,也养了大夫的老,自然大夫的五亩田地,和一座小宅院给了赵元铭。
其一死,对小夫妻两个千依百顺的赵父赵母变了个人,还有那本就不对付的几个小叔子,对宅院和五亩地虎视眈眈。
他们先在赵家寨传出原身的克夫流言,等大半的人信了,请寨子里唯一会识字写信的书生,写下一封休书,把原身赶出去,说这样他们才不会被克死。
再以豆苗豆芽年岁太小,那宅子和田地,他们这些长辈先照看着,等豆苗长大了再还给他。
说是说得那么好听,可豆苗豆芽在赵家过的日子,经常没饭吃,两孩子一开始饿了,还会跑去其他几户和赵元铭关系好的人家蹭饭,后来被赵家人发现了,直接把两孩子扔水里,不给吃饭饿个一天一夜,要不是被人发现,请了原身过去,这两娃儿怕是要一命呜呼。
原身找要说法,那伙子人还信口雌黄,说豆苗豆芽爱玩水,引起了风寒,他们还给熬了草药吃呢。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赵家寨不是没有明眼人看出,可这时候都讲一个帮亲不帮理,对比原身一个休走的寡妇,他们更愿意帮往上数三代同一个祖宗的赵元铭爹娘。
小说《你升官我发财,麻辣寡妇糙衙内》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