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秦始皇嬴政小说祖龙临明在线阅读章节

祖龙临明

作者:辉煌741

字数:106317字

2025-10-22 08:06:45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历史古代小说——《祖龙临明》!本书以秦始皇嬴政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辉煌741”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106317字,千万不要错过!

祖龙临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八章:血沃城墙,初露锋芒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的主力大军,如同铺天盖地的蝗虫,终于抵达北京城外。连营百里,旌旗蔽空,战马嘶鸣与数十万人马的喧嚣声汇聚成一股令人窒息的声浪,日夜不停地冲击着北京古老的城墙。

站在德胜门城楼上的嬴政,能清晰地看到城外那一片土黄色的人海。他们衣甲混杂,武器不一,多数人面有菜色,但数量之多,意志之狂热,确实形成了一股足以摧垮任何腐朽王朝的洪流。

“闯”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下,一个身材不高、面色黧黑、头戴毡帽的中年汉子,正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这座帝国都城。正是闯王李自成。他身边围绕着刘宗敏、李过等一众悍将,士气高昂。

“陛下,那就是李自成。”王承恩在一旁,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

嬴政面无表情,只是微微颔首。在他的眼中,这所谓的“百万大军”,不过是另一支“山东六国”的联军罢了。数量虽众,却缺乏真正的纪律与组织。他见过更严整、更可怕的军阵——大秦的黑色军团。

“传令各门,按预定计划防御。未有朕的命令,不得擅自出击,亦不得慌乱放炮。”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让周围因敌军势大而心惊胆战的将领们稍稍定神。

李自成并未立刻发动全面进攻。他先是派出了使者,来到德胜门下,高声宣读所谓的“檄文”,无非是斥责明朝皇帝昏聩,官吏贪腐,申明大顺政权乃天命所归,要求城内守军开城投降,可保富贵云云。

城上守军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个玄色的身影。

嬴政甚至没有让那使者把话说完。他只是对身旁一名臂力强劲的侍卫示意了一下。

那侍卫张弓搭箭,“咻”的一声,一支利箭破空而去,并非射向使者,而是精准地射穿了使者手中高举的檄文,将其钉在了身后的黄土之上!

干脆,利落,充满了极致的轻蔑与拒绝!

城下顺军一片哗然,那使者吓得面无人色,连滚爬爬地逃了回去。

李自成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没想到,困守孤城的崇祯,竟有如此胆魄。

“攻城!”他不再犹豫,下达了命令。

首先发动的,是试探性的攻击。数千名裹挟来的流民和新附的明军降卒,被驱赶着,扛着简陋的云梯,如同潮水般涌向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等西北方向的城门。

“稳住!进入射程再打!”京营新任的将领(原将领已被嬴政以“考成不利”或“怠战”为由撤换数人)按照皇帝事先反复强调的战术,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城墙之上,经过宋应星和工匠们连日不休抢修、确认堪用的火炮,已经调整好了射界。炮手们紧张地握着火把,看着如同蚂蚁般涌来的人群。

一百丈……八十丈……五十丈!

“放!”

随着一声令下,德胜门城头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火光闪烁,浓烟弥漫,沉重的弹丸呼啸着砸进密集的冲锋队伍中!

“嘭!”“嘭!”“嘭!”

实心铁球在人群中犁开一道道血肉模糊的沟壑,残肢断臂四处飞溅,凄厉的惨叫声瞬间压过了战鼓声!这远超普通弓箭和旧式火铳的杀伤力,让第一次经历如此猛烈炮击的顺军前锋陷入了巨大的混乱。

然而,在督战队的刀锋逼迫下,后面的人依旧疯狂前冲,终于靠近了护城河。他们填塞壕沟,架起云梯,开始亡命攀爬。

“滚木!礌石!”守城军官声嘶力竭。

巨大的木头和石块被推下城墙,带着呼啸的风声,将攀爬的士兵连人带梯子砸落下去。煮沸的金汁(粪便混合毒物)如同恶毒的雨点泼洒而下,沾染者皮开肉绽,发出非人的哀嚎。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顺军凭借人数优势,不顾伤亡,一波接着一波地猛攻。守军则依靠城墙地利和突然增强的火力,拼命抵抗。

嬴政始终站在德胜门城楼最显眼的位置,玄色大氅在硝烟中飞扬。他没有亲自挥剑,甚至很少说话,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皇帝亲临最前线,与士卒共同承受箭矢炮火,这极大地稳定了军心。

他看到,在《赏功令》的刺激下,许多士兵眼中闪烁着对银子的渴望,战斗得格外勇猛。赵二虎所在的队伍,甚至数次将爬上垛口的顺军悍卒硬生生推了下去,赵二虎本人浑身浴血,状若疯虎。

但他也看到,城墙某些地段,因为守军训练不足或军官无能,出现了险情。一处垛口被顺军死士占据,后续敌军正源源不断攀上。

“骆养性。”嬴政声音冰冷。

“臣在!”

“看见那处缺口了吗?带你的人,还有朕的侍卫,去把那里夺回来。守那段城墙的千总,作战不力,贻误战机,就地正法。你,暂代其职。”

“遵旨!”骆养性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知道这是皇帝对他和厂卫的又一次考验,也是赋予军权的机会。他拔出绣春刀,率领一队精锐的锦衣卫和皇帝亲卫,如同猛虎般扑向那个缺口。

血腥的肉搏在城头展开。骆养性武功本就不弱,加上手下皆是悍卒,很快将突入的顺军斩杀殆尽,稳住了阵脚。那名失职的千总,甚至没来得及求饶,就被骆养性亲自砍下了头颅,血淋淋的首级被高高挑起!

“陛下有旨!怯战者,斩!守城不力者,斩!”骆养性的咆哮在城头回荡,让所有守军心头一凛,更加不敢后退。

嬴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毫无波澜。慈不掌兵,这是他千年前就深知的道理。用酷吏和重典来维持战场纪律,是必要的手段。

第一天的攻城,在惨烈的拉锯战中持续到黄昏。顺军丢下了数千具尸体,未能越雷池一步,只得鸣金收兵。城墙上也伤亡不小,但士气却因顶住了攻击、并且亲眼见到赏银和严厉军法并施而反而有所提升。

夜晚,顺军大营灯火通明,似乎在商议新的策略。而北京城内,嬴政并未休息。

他召集了随行的将领和宋应星。

“今日之战,顺贼倚仗者,不过人多势众,缺乏章法。”嬴政分析道,语气如同在点评一场棋局,“其攻城器械简陋,云梯居多,冲车、巢车甚少。明日,彼等必改变战术。”

他指向城墙外的旷野:“他们可能会试图挖掘地道,或集中火炮轰击一点。宋应星,”

“臣在!”

“你改良的火炮,射程与精度,可能压制敌军可能的炮阵?”

宋应星连忙道:“回陛下,若敌军火炮仍是旧制,臣有把握在射程上压制!只是精度……仍需仰仗炮手经验与运气。”

“好。”嬴政点头,“明日,将你改进的射程最远的火炮,集中于德胜、阜成二门,专打敌军可能的炮兵集结地和指挥旗帜。”

他又看向众将:“夜间,多派哨探,监听地下动静,防备穴攻。城墙之上,多备水缸,监听地下,同时储备沙土,随时灭火。”

他的指令清晰而富有预见性,让将领们心悦诚服。这位皇帝,不仅勇毅,竟还深通兵法!

果然,第二日,李自成改变了策略。他调集了军中所有能用的火炮(其中不少是缴获自明军的),试图集中轰击德胜门一带城墙,打开缺口。

然而,他的火炮刚刚架设好,还没来得及发射几轮,城头上经过改良的明军火炮就发出了怒吼!射程更远的弹丸准确地落在了顺军炮兵阵地上,引发一片混乱,数门火炮被当场摧毁。

同时,顺军夜间挖掘的数条地道,也被守军通过埋设的“瓮听”(将大瓮埋于地下,派耳力聪敏者监听)发现,要么被灌入烟水破坏,要么被守军反向挖掘进去,短兵相接后歼灭。

接连受挫,让李自成和他麾下的将领们又惊又怒。他们没想到,这座看似摇摇欲坠的孤城,竟然如此难啃!守军的抵抗意志、火炮的威力、以及防御的章法,都远超他们的预料。

尤其是那个始终屹立在城头的身影,给了守军不可思议的韧性。

“崇祯……他何时变得如此……”刘宗敏看着德胜门城楼的方向,喃喃自语,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李自成面色凝重,他感觉这次的北京,和他想象中那个传檄可定的腐朽都城,完全不同。城上的那个皇帝,更像是一头被惊醒的、择人而噬的猛兽。

连续三日的猛攻,顺军除了付出惨重伤亡,一无所获。北京城墙,依旧巍然屹立。守军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似乎渐渐褪去了最初的慌乱,开始变得沉稳起来。利益的刺激、严酷的军法、以及皇帝与他们同在的信念,交织成一道无形的精神防线。

城下的李自成,开始感到一丝焦躁。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多。关外的满洲,南方的明军,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威胁。

而城上的嬴政,在击退了又一波进攻后,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敌军,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防守,终究是被动的。他嬴政的战争哲学里,从来没有只守不攻的道理。

是时候,该让这位“闯王”,尝尝大秦锐士的反击了——哪怕只是雏形。

他召来了赵二虎和另外几名这几日战斗中表现最为勇猛、已被火线提拔为把总、哨长的基层军官。

“你们,挑选麾下最不怕死、敢拼命的悍卒,每队百人,组成‘锐士营’。”嬴政看着这些眼神中燃烧着对军功渴望的汉子,下达了新的命令,“今夜子时,饱餐战饭,待命。”

赵二虎等人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皇帝这是要……主动出击?!

“陛下,是要夜袭?”赵二虎激动地问。

嬴政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

“朕,要去给那位闯王……送一份‘大礼’。”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