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完整版年代文小说《八零有喜:糙汉的锦鲤小媳妇》,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可见作品质量优质,主角是苏晚陆衍,是作者黎晚所写的。《八零有喜:糙汉的锦鲤小媳妇》小说已更新220809字,目前连载,喜欢看年代文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
八零有喜:糙汉的锦鲤小媳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2章
翌日清晨,天色尚未大亮,苏晚和陆衍便出发了。去公社有十几里土路,步行需要些时辰。陆衍不知从哪推来一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旧自行车,虽然破旧,但总好过脚力。
苏晚侧坐在后座上,手小心翼翼地抓着车座下的支架。乡间土路坑洼不平,自行车颠簸得厉害,陆衍骑得却很稳,尽量避开大的沟坎。清晨的风带着凉意吹拂在脸上,道路两旁是连绵的农田,玉米已经抽出了红缨,预示着秋的临近。这是苏晚重生后第一次离开苏家村,看着沿途陌生的风景,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陆衍的背影宽阔,旧军装洗得发白,随着蹬车的动作,肩胛骨在布料下微微起伏。他一路沉默,苏晚也安静地看着风景,两人之间只有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和偶尔的鸟鸣。这种沉默并不尴尬,反而有种并肩前行的踏实感。
到了公社,比村里热闹许多。青砖灰瓦的街道两旁,供销社、邮局、铁匠铺、剃头挑子依次排开,空气中混杂着煤烟、酱油和牲畜的气味。赶早集的人们熙熙攘攘,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陆衍将自行车停在供销社门口锁好。“我去买点煤油和盐。”他对苏晚说,声音在嘈杂的人声中依然清晰。
“好,我去种子站看看。”苏晚点点头。两人约好中午在自行车处汇合。
公社的种子站在一条稍僻静的巷子里。柜台后坐着个戴眼镜、正在看报纸的中年男人。苏晚说明来意,想买些耐寒的蔬菜种子。
男人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苏晚这个面生的年轻姑娘:“耐寒的?这个时节买反季菜种的可不多见。有倒是有,菠菜、乌塌菜、雪里蕻,都是秋播越冬的,但要在大棚里冬天长,可不容易,对温度要求高。”
苏晚心中一喜,看来这工作人员是个懂行的。“谢谢同志提醒,我们就是想试试。各样都少来一点吧。”她不敢多买,资金有限,先做试验。
称种子的时候,苏晚状似无意地攀谈:“同志,您懂得真多。像我们这种想弄大棚的,除了保温,还得注意啥?”
也许是苏晚态度诚恳,又或许是难得遇到对农技感兴趣的年轻人,工作人员的话匣子打开了些:“保温是关键,草帘子、夜里生火盆都得考虑。再就是光照,棚膜得干净。还有啊,土肥要足,但苗期不能猛上肥,容易烧根。病虫害也得防着点,尤其是冬天棚里暖和,蚜虫、红蜘蛛爱长……”
苏晚仔细听着,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一一记在心里。这些细节,正是她前世模糊记忆里所欠缺的。她连声道谢,付了钱,将几小包用旧报纸三角包好的种子小心翼翼揣进怀里,如同揣着希望。
离开种子站,时间尚早。苏晚在集市上慢慢逛着,观察着各种商品的价格。她看到有卖农具的,有卖日用品的,还有一个小书摊,上面摆着些旧的连环画和几本封面磨损的书籍。她的目光被一本蓝色封皮、书脊上印着《农村实用种植技术》字样的旧书吸引住了。
她走过去,拿起那本书翻了翻。里面果然有关于蔬菜栽培,甚至有一小节提到了保护地栽培的注意事项,虽然简略,但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老板,这本书多少钱?”苏晚问道。
书摊老板是个干瘦老头,瞥了一眼:“五毛。”
五毛钱,够买好几斤盐了。苏晚有些犹豫,但想到书里的知识可能带来的价值,还是一咬牙:“我要了。”
揣着种子和书,苏晚心里踏实了不少。她路过一个卖杂货的摊位,看到有卖那种扁扁的、铁皮做的暖水袋,心里一动。冬天大棚夜里温度低,如果能弄几个装上热水放在棚里,或许能起到一定的增温效果?但一看价格,要一块二一个,太贵了,她只好放弃。
正当她准备往回走时,眼角瞥见路边蹲着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农,面前摆着几捆晒干的草药。其中一捆,叶子细长,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正是她之前采过的夏枯草,但品相更好,数量也多。
苏晚心中一动,走过去蹲下问道:“大爷,这夏枯草怎么卖?”
老农抬起头,叹了口气:“闺女,你要买?便宜处理了,这一捆给两毛钱就行。唉,本来指望着晒干了卖到药材站换点油盐钱,谁知今年收这玩意的人少,压价压得厉害,还不够我跑腿的。”
苏晚看着那捆品相不错的夏枯草,又想起自己窗台上那一点点,一个念头闪过。她记得前世后来几年,随着人们对中医保健的关注,夏枯草这类清热解毒的草药价格有所上涨。现在低价收过来,哪怕暂时卖不掉,自己留着用或者等机会也好。
她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几毛钱,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赌一把。“大爷,你这几捆我都要了,能不能再便宜点?”
最终,苏晚用身上剩下的所有钱,买下了老农所有的夏枯草,足足三大捆。老农千恩万谢地走了,苏晚则看着这三大捆草药发了愁,怎么拿回去是个问题。
这时,陆衍买完东西找了过来。看到苏晚身边堆着的草药,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是……”
“夏枯草,清热明目的。”苏晚解释道,“我看便宜,就都买下来了。想着……也许以后能用上。”她没敢说自己的囤积打算。
陆衍没多问,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弯腰,轻松地将三捆草药拎起来,用绳子捆好,搭在自行车后座上。“走吧,回家。”
回程的路上,因为多了草药,苏晚只能跟着步行。陆衍推着车,走在她身边。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今天顺利吗?”陆衍难得主动开口问了句。
“嗯,”苏晚点点头,拍了拍怀里揣着的种子和书,“种子买到了,还买了本书,遇到个大爷,便宜卖给我这些草药。”她简单说了说,没提暖水袋的事。
陆衍侧头看了她一眼,看到她脸上带着收获的满足和一丝疲惫,阳光给她细腻的皮肤镀上了一层柔光。他沉默了一下,说:“下次,可以坐车。”
苏晚愣了一下,才明白他是说可以她坐车,他推着走。心里微微一暖,摇了摇头:“没事,走走也好。”
两人沉默地走着,但气氛却比去时更加融洽。经过村口时,几个长舌妇看到他们一起回来,陆衍车上还驮着东西,交头接耳一番,但或许是因为陆衍在场,没敢大声议论。
回到小院,卸下东西。苏晚迫不及待地翻看那本种植技术书,陆衍则默默地将草药搬到通风的棚子下晾好。
晚饭时,苏晚一边吃饭,一边兴奋地跟陆衍分享书里看到的内容:“书上说,苗期要控水,不然容易徒长……还说可以用烟叶水或者辣椒水防虫,这个咱们自己能做……”
陆衍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橘黄的灯光下,少女的脸庞因为兴奋而泛着光,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对未来的干劲。他看着这样的苏晚,冰冷的心湖仿佛也被这光芒照亮了一角。
这一天,他们带回来的,不仅仅是种子、书本和草药,更是对那个冬日大棚满满的希望,以及两人之间愈发清晰的、共同奋斗的目标。苏晚并不知道,她这次凭着一点直觉和胆量买下的夏枯草,在不久的将来,真的会给她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锦鲤”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