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寻找离婚后,发现老婆是我头号铁粉小说的最新更新章节

离婚后,发现老婆是我头号铁粉

作者:佚名

字数:10996字

2025-11-05 09:51:30 完结

简介

离婚后,发现老婆是我头号铁粉》由佚名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良心精品故事著作,内容不拖泥带水,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沈知意顾衍之所吸引,目前离婚后,发现老婆是我头号铁粉这本书写了10996字,完结。

离婚后,发现老婆是我头号铁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二章

05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

沈知意那双平日里清冷如霜的眸子,此刻写满了难以置信、慌乱,甚至还有一丝被撞破秘密的窘迫。

她下意识地想将戴着银戒的手藏到身后,动作进行到一半却又僵住,似乎意识到这已是徒劳。

“你……你是潇?”

她的声音带着细微的颤抖,与平日里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形象判若两人。

“如假包换。”

我保持着伸手的姿势,目光平静地看着她,

“或者说,我是你那个‘素未谋面、请勿打扰’的丈夫,顾衍之。”

沈知意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红晕,她似乎想说什么,嘴唇翕动了几下,却没能发出声音。

最终,她有些机械地伸出手,与我轻轻一握,指尖冰凉。

“这……这太意外了。”

她低下头,试图整理混乱的思绪。

“确实很意外。”我收回手,语气温和,

“我也没想到,神秘的X,我最忠实的粉丝,会是你,沈知意。”

周围是来来往往办理结婚或离婚手续的人群,喧闹声不绝于耳,但我们之间却仿佛隔开了一个真空地带,气氛微妙而凝滞。

“那个……我们先办手续吧。”

沈知意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恢复平时的冷静,但耳根依旧泛着红,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好。”我点点头。

办理离婚手续的过程很快,工作人员例行公事地确认信息、盖章。

当那两个鲜红的离婚证递到我们手中时,我注意到沈知意拿着证件的手,微微收紧了一下。

走出民政局的大门,阳光有些刺眼。

我们并肩站在台阶上,一时相顾无言。

“我……”沈知意率先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我很喜欢你的画。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了。”

“我看出来了。”

我笑了笑,看向她,“你的收藏室,让我很……震撼。”

她抿了抿唇,眼神复杂地看着我:“所以,这五年……你明明知道我是……”

“我不知道。”我打断她,

“在今天之前,我并不知道X就是你。就像你也不知道,潇就是你需要‘请勿打扰’的丈夫一样。”

这阴差阳错的误会,让本该最亲密的两个人,成了彼此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沈知意沉默了,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离婚证,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对不起。”她忽然轻声说。

我有些诧异:“为什么道歉?”

“为……为那封约法三章的信,为这五年对你的忽视……”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我当时……并不知道是你。”

“你不需要道歉。”我摇摇头,心中五味杂陈,

“当时的约定,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我得到了家族需要的喘息之机,也得到了五年的自由。而你,也确保了你的商业布局不受干扰。我们各取所需。”

“可是……”沈知意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

“如果早知道是你……”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我们都明白那未尽的含义。

如果早知道,一切是否会不同?

可惜,没有如果。

“现在知道了,也不晚。”

我看着她,语气真诚,

“至少,我知道了我的作品被如此珍视着。谢谢你,沈知意,谢谢你的喜欢和支持。”

这句话是真心的。

无论我们之间有着怎样尴尬的过去,她对我作品的热爱和付出,是真实而珍贵的。

沈知意望着我,眼中的慌乱和窘迫渐渐被一种柔和的光彩所取代。

她轻轻摩挲着手指上的银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极浅却真实的笑容。

“也谢谢你,顾衍之,谢谢你的画,陪伴我度过了很多……难熬的时光。”

06

离婚后的日子,似乎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依旧在忙着筹备我的工作室,沈知意也依旧忙碌于她的科技帝国。

但我们之间的关系,却悄然发生了改变。

那个名为“潇的港湾”的粉丝群依旧活跃,X也依旧每天在群里打卡,分享我过去作品的细节解读,或者催促我发布新作。

只是,她私下给我发的消息,不再仅仅是关于画作。

她会问我工作室选址定了吗?

是否需要她帮忙参考?

她会在我深夜发布涂鸦时,发消息提醒我早点休息。

偶尔,她也会分享一些她生活中的琐事,比如公司研发的新算法取得了突破,比如她养的那只布偶猫又打翻了她的水杯。

我们的聊天,从单方面的崇拜与倾诉,变成了平等而自然的交流。

我渐渐看到了沈知意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商场上,她是雷厉风行、冷静果决的沈总;

但在关于“潇”的世界里,她是一个敏感、细腻、甚至有些笨拙可爱的粉丝。

这种反差,让我对她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一个月后,我的工作室终于敲定选址,开始装修。

地点在一个闹中取静的艺术园区,离沈知意的公司不算太远。

她得知后,主动提出可以介绍靠谱的装修团队给我。

我没有拒绝。

装修期间,她来过几次。

不再是西装革履,而是穿着简单的衬衫和牛仔裤,素面朝天,认真地跟装修负责人讨论线路布局、灯光效果,力求完美呈现我想要的创作氛围。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她对着手机低声吩咐助理,推迟一个不太重要的会议,理由是“有更重要的事”。

那一刻,看着她专注侧脸,我的心微微一动。

工作室初步成型那天,我为了感谢她的帮忙,提出请她吃饭。

她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点了点头:“好。”

那是一家氛围轻松的私房菜馆。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艺术,关于科技,关于过去五年彼此错过的生活。

我告诉她家族企业这几年的艰难,和我被迫放弃梦想的无奈。

她告诉我她创业初期的艰辛,和独自扛起一个商业帝国的压力。

“其实……我没有什么白月光。”

沈知意抿了一口果汁,忽然说道,眼神有些闪烁,

“当年那么写,只是……只是想断绝一切麻烦的可能性。我以为那样对彼此都干脆。”

我笑了:“我猜也是。毕竟,如果有白月光,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画手。”

她也笑了,笑容里带着释然和一丝羞涩。

晚餐结束后,我送她回家。

车子停在她别墅门口,夜色温柔。

“今天……很开心。”沈知意解开安全带,轻声说。

“我也是。”我看着她,“谢谢你,知意。”

这是我第一次叫她的名字。

她微微一怔,抬眸看我,眼中映着路灯光,亮晶晶的。

“顾衍之,”她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们……现在算是朋友了吗?”

“当然。”我点头,补充道,“而且,是认识了很久很久的老朋友。”

07

工作室正式开业那天,沈知意送来了一个巨大的花篮,以及一份特别的礼物——那是我十八岁时参加国际设计大赛获得金奖的奖杯原件,当年因为家族变故和后续的联姻,我甚至没能亲自去领取,后来也不知所踪。

“我托了很多关系才找到的。”

她看着我说,眼神亮得惊人,“我觉得,它应该回到主人身边。”

我握着那沉甸甸的奖杯,喉咙有些发紧。

这份礼物,不仅仅是一个奖杯,更像是一个圆满的象征,连接起了我断裂的过去与重新开始的现在。

“谢谢。”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两个字。

开业酒会来了不少人,有圈内的朋友,也有闻讯而来的收藏家和媒体。

沈知意以朋友的身份出席,她穿梭在人群中,举止得体,谈吐优雅,帮我应酬着各方来宾,俨然成了半个女主人。

酒会间隙,我看到她站在我那幅新作《重逢》前,久久驻足。

那幅画描绘的是破晓时分,晨光与暮色在天际线交融的景象,充满了希望与温柔的力量。

“喜欢吗?”我走到她身边。

她转过头,眼中似有水光闪动:“很喜欢。感觉……比以前的画,多了一些东西。”

“多了什么?”

“多了……”她凝视着画作,轻声说,“多了温度,和……释然。”

我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

或许,这就是知音的意义。

她能读懂我笔触下的每一分情感变迁。

酒会结束后,我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回到略显凌乱的工作室。

沈知意还在,正挽起袖子,帮我整理散落的酒杯。

“我来吧。”我上前接过她手中的杯子。

“没关系,快弄完了。”她抬头对我笑了笑,额角有细密的汗珠。

我们一起收拾完,已是深夜。

工作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和花香。

“今天辛苦你了。”我递给她一杯温水。

“不辛苦,我很高兴。”她接过水杯,指尖不经意地触碰到我的手背,带来一阵微凉的触感。

气氛忽然变得有些暧昧。

我们站在灯光下,距离很近,能清晰地看到彼此眼中的倒影。

“知意,”我轻声开口,“有件事,我想问你。”

“嗯?”她捧着水杯,抬眸看我。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斟酌着词句,“我们现在重新认识,抛开过去五年的契约关系,只是以顾衍之和沈知意的身份……我们之间,有没有可能?”

沈知意愣住了,她看着我,眼睛缓缓睁大,脸颊再次染上动人的红晕。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下意识地摩挲着手指上的那枚银戒。

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等待着她的回应。

几秒钟后,她放下水杯,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我:

“顾衍之,不需要如果。”

她向前一步,拉近了我们已经很近的距离。

“我想,我们可以……重新开始。”

08

沈知意的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我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重新开始……

这四个字蕴含的意义,让我们彼此都有些悸动,又有些小心翼翼的期待。

“好。”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那我们,就重新开始。”

从那天起,我们的相处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也不是单纯的偶像与粉丝,更不仅仅是朋友。

我们开始像所有互有好感的男女一样,约会、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

我带她去我年少时常去的写生角落,跟她讲每一条老街巷弄背后的故事。

她带我去参观她一手创立的科技公司核心实验室,向我展示那些冰冷算法背后试图改变世界的温暖愿景。

我们去看画展,也去看科技峰会。

我们在路边摊吃烧烤,也在高级餐厅享用烛光晚餐。

我们发现,抛开那些外在的标签和过往的隔阂,我们在灵魂深处有着惊人的共鸣与契合。

她依然是我的头号粉丝,对我每一幅新作都奉若珍宝,但她也会坦诚地提出她的看法和建议。

我依然是那个追逐梦想的画者,但她的事业和抱负也同样让我钦佩和支持。

感情在点滴相处中悄然升温。

一个眼神的交汇,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能让心跳漏掉半拍。

然而,就在我们逐渐靠近的时候,现实的考验也不期而至。

首先是我家族那边得知了我离婚的消息。

父亲早已病逝,家族企业由几位叔伯把持,虽然依旧式微,但得知我放弃了沈家这棵大树,还是引来了一些不满的声音,认为我“不懂事”、“不顾全大局”。

甚至有长辈试图给我施压,让我想办法“挽回”沈知意。

我将这些烦扰告知沈知意,她听完后,只是冷静地说:

“需要我出面做些什么吗?或者,我可以以投资的名义……”

“不用。”我打断她,握住她的手,

“顾家的事情,我想靠自己解决。而且,我和你之间,不应该再掺杂任何利益关系。”

她反握住我的手,用力点了点头:

“我明白。但你要记住,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她的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我开始更积极地利用自己的专业和人脉,为家族企业寻找新的转型方向,虽然艰难,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另一方面,沈知意也面临着压力。

她和我这个“前夫”走得太近的消息,不知怎么的在她那个圈子里流传开来。

一些商业伙伴或竞争对手,开始用探究甚至略带轻蔑的眼光看待她,觉得她“昏了头”,和一个“没什么实权只剩空架子”的落魄艺术家纠缠不清。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她在书房里打电话,语气是罕见的冰冷和强势:

“……我的私事,不劳诸位费心。沈氏的股价和业绩,靠的是技术和实力,不是靠我沈知意和谁交往决定的。如果谁再有异议,请直接用董事会提案说话。”

挂了电话,她看到站在门口的我,脸上的寒意瞬间消融,换上些许无奈:

“你都听到了?”

我走过去,轻轻拥住她:“对不起,给你带来麻烦了。”

她靠在我怀里,摇摇头:

“这不是麻烦。只是让我更清楚地看到,哪些是真正的伙伴,哪些是趋炎附势之徒。顾衍之,你很好,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要好。”

她的信任和坚定,驱散了我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

09

随着工作室步入正轨,我接到了一个大项目——

为市里新建的地标性科技美术馆创作一幅主题壁画。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个让我重新在主流艺术界亮相的绝佳机会。

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进行创作。

沈知意也给了我很多灵感,她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理念,与我的构思不谋而合。

创作过程是艰苦的,经常需要熬夜。

沈知意只要不加班,就会来工作室陪我。

有时她会带宵夜过来,有时就安静地坐在一旁处理自己的工作,或者只是看着我画画。

有一个雨夜,我因为一个色彩效果始终达不到预期而烦躁不已。

沈知意放下电脑,走到画架前,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衍之,”她轻声叫我,“你看这里,光影的过渡,或许可以尝试用更破碎的笔触,就像……就像数据流在传输中偶尔产生的延迟和噪点,不一定非要追求绝对的平滑。”

她的话让我茅塞顿开。

我尝试着用她建议的方式去调整,画面果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充满科技感和生命力的韵律。

我放下画笔,转身看着身边这个聪慧的女人,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爱意。她不仅是我的支持者,更是我的缪斯。

“知意,”我轻声唤她。

“嗯?”她抬起头,眼中带着询问。

我没有说话,只是伸手,轻轻捧住她的脸,低头吻了上去。

她的身体瞬间僵硬,随即柔软下来。

她闭上眼睛,回应着我的吻。

窗外的雨声淅沥,画室里充斥着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但在我们唇齿间萦绕的,只有彼此温热的气息和确认无疑的爱恋。

那一吻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彻底明朗。

壁画创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却因为连续高强度工作加上淋了一场雨,病倒了,发起了高烧。

沈知意知道后,立刻推掉了所有非紧急的工作安排,赶到我的公寓照顾我。

她帮我物理降温、喂我吃药喝粥,动作有些生疏,却极其耐心温柔。

我昏昏沉沉地睡睡醒醒,每次睁开眼,都能看到她守在我床边,或者在不远处的书桌上处理公务。

她的存在,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病好后,我看着明显憔悴了几分的她,心疼又感激。

“辛苦了,沈总。”我开着玩笑,伸手将她揽入怀中。

她靠在我肩上,轻声说:“比起你给我的精神支撑,这不算什么。”

壁画顺利完工的那天,在科技美术馆的揭幕仪式上,我作为创作者发言。

看着台下人群中,沈知意洋溢着自豪与爱意的目光,我临时调整了准备好的讲稿。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一个人。是她,在我沉寂的岁月里,用她的方式珍视着我最初的梦想;也是她,在我重新启航的路上,给予我毫无保留的支持、灵感与爱。她是我最忠实的粉丝,也是我深爱的人。”

我的目光穿越人群,牢牢锁定在她身上。

沈知意站在那里,眼中泪光闪烁,嘴角却高高扬起,笑得无比幸福灿烂。

10

壁画项目大获成功,我的名字“潇”再次响彻艺术圈,连带着工作室也名声大噪,邀约不断。

家族企业那边,在我提出的几个转型方案初见成效后,那些质疑的声音也小了很多。

我用自己的能力,逐步赢得了尊重和话语权。

我和沈知意的感情也日益深厚。

我们不再回避公众的目光,大方地一起出席活动,牵手、拥抱,享受着平凡恋人间的甜蜜。

有一天,沈知意神神秘秘地把我带到了她的别墅,再次走进了那间曾经让我震惊的收藏室。

“这里,需要更新一下了。”她笑着说。

我看到,在那些属于“潇”的过去作品旁边,预留出了新的墙面。

上面已经挂上了几幅画——

是我复出后的新作,包括那幅《重逢》,以及为科技美术馆创作的壁画的等比缩小稿。

“这里,会记录下‘潇’未来的每一步。”

她站在我身边,语气充满期待,“和你一起。”

我感动地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

年底,沈知意的公司举办了盛大的年会。

她作为CEO,在台上进行年度总结和展望,光芒四射,自信从容。

我在台下看着她,内心充满了骄傲。

这就是我爱的女人,强大、美丽、智慧。

演讲最后,她的话锋忽然一转,目光穿越人群,精准地落在我身上。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个人也经历了很多重要的转变。我结束了一段名存实亡的契约关系,也重新认识了一个人,一个拥有着卓越才华和坚韧灵魂的艺术家。他让我明白,感情不应该被任何条条框框所束缚,真心才是最珍贵的算法。”

会场里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我。

沈知意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清晰而坚定:

“顾衍之先生,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我们的开始并不算完美。但我想说,遇见你,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意外。谢谢你重新拿起画笔,谢谢你走进我的生命。未来的路,你愿意和我一起走下去吗?不是以沈总和潇的身份,只是以沈知意和顾衍之的名义。”

聚光灯打在我身上,全场哗然,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我完全愣住了,没想到她会在这个场合,以这种方式……

向我告白,甚至可说是“求婚”。

我看着台上那个笑中带泪,紧张又期待地看着我的女人,心中被巨大的幸福和爱意填满。

我站起身,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步步走向舞台。

我走上台,从司仪手中接过一支麦克风,看着她的眼睛,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

“沈知意小姐,五年前,我们因为一纸契约被迫绑定。那时我们形同陌路。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我,是抛开了一切身份和过往,仅仅因为爱你而想和你共度余生的顾衍之。”

我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丝绒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我亲手设计的戒指,戒圈造型融合了数据流与画笔的笔触。

“这句话,本来应该由我来说的。”

我看着她惊喜万分的表情,深情地说道,

“沈知意,我爱你。嫁给我,好吗?让我们真正地,重新开始。”

沈知意的眼泪终于滑落下来,她用力地点头,伸出手,声音带着哭腔却无比清晰:“好!我愿意!”

我将戒指戴在她左手的无名指上,与那枚她戴了多年的银戒并列。

然后站起身,将她紧紧拥入怀中。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祝福的欢呼。

11

一年后,我们在海边举行了一场小型而温馨的婚礼。

没有盛大的排场,只有至亲好友的祝福。

交换戒指的环节,我们为彼此戴上的,是那枚我求婚时的戒指,和她珍藏多年的那枚“潇”的银戒。

牧师宣布:“现在,新郎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我轻轻掀开她的头纱,看着她明媚动人的脸庞,低头吻上她的唇。

耳边是海浪声、风声和亲友们的笑声。

“沈太太,余生请多指教。”我抵着她的额头,轻声说。

“顾先生,彼此彼此。”她笑着回应,眼中星光璀璨。

婚后,我们住在沈知意那栋别墅里,那间珍藏室也按照她的计划,不断填充着我新的作品,记录着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

我依旧经营着我的工作室,创作我的画作。

她依旧是那个在商界呼风唤雨的沈总。

我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又彼此支撑,相互滋养。

有一天傍晚,我们一起在收藏室里整理画稿,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给整个房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沈知意拿起那幅我十八岁时画的《破晓》,轻声说:

“有时候想想,命运真的很奇妙。如果当年我没有偶然看到这幅画,没有因此去关注一个叫‘潇’的匿名画手,没有成为X……我们之间,会不会就真的错过了?”

我接过她手中的画,小心地放回原处,然后伸手将她揽入怀中,看着满墙承载着我们过去、现在,也必将承载我们未来的画作。

“不会的。”我语气肯定地说,

“我相信,真正契合的灵魂,终会相遇。也许形式不同,但结局注定。”

就像暮色终会懂得晨曦的期盼,冰雪终会感知阳光的温暖。

我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

“就像我终会知道,你的心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