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李观鱼桃兮然小说《必归令》在线阅读

必归令

作者:卧龙长苏

字数:182727字

2025-11-09 08:04:14 连载

简介

最近非常火的历史古代小说必归令讲述了李观鱼桃兮然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大神作者卧龙长苏对内容描写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必归令》以182727字连载状态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喜欢这本书。

必归令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郑小鱼的出现与那卷浸透血泪的求救血书,如同在已然暗流汹涌的长安城投下了一颗惊雷。那一夜,张府书房的烛火彻夜未熄,映照着三个无眠的身影。

张怀远伏案疾书,狼毫在宣纸上奔走如飞,墨迹淋漓处,仿佛能听见东海孤岛的悲鸣。”臣闻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有东海桃源,唐土遗民,泣血哀告…”他时而停笔凝思,时而奋笔疾书,每一字都凝聚着沉甸甸的责任。

桃兮然在一旁默默研墨,看着这位年过半百的长者为了她的家园彻夜不眠,心中百感交集。墨香在空气中弥漫,与窗外淅沥的雨声交织,谱写着一曲忧国忧民的夜章。

李观鱼抱剑立于廊下,耳中似乎还能听见郑小鱼那断断续续的哭诉。他想起太乙山中学艺时,桃云逸前辈临终前的嘱托:”东海遗珠,不可遗落…”如今,这颗明珠正在血与火中挣扎。

翌日清晨,长安城笼罩在薄雾之中。张怀远不顾年迈,身着紫色朝服,手持象牙笏板,将那封字字泣血的奏章与血书、诏书抄本郑重收入袖中。

“世伯…”桃兮然送至府门,欲言又止。

张怀远回身,目光坚毅:”兮然放心,今日即便撞死在这金銮殿上,老夫也要为桃源百姓讨个公道!”

马车辘辘而行,消失在晨雾中。桃兮然久久伫立,直到李观鱼轻声提醒:”兮然姑娘,回去吧,晨露寒重。”

皇城之内,金銮殿上。

“陛下!”张怀远出列跪奏,声音洪亮,”臣有本奏!东海桃源岛主桃知渊遣女冒死来朝,呈递血书,泣诉裂渊阁厉沧海勾结玄冥宗,裂土叛国,荼毒百姓!”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张怀远将血书内容娓娓道来,说到动情处,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不禁老泪纵横:”岛上百姓,皆我唐民之后,如今身处水深火热,日夜南望王师。陛下若不相救,则东海遗民将永坠地狱啊!”

龙椅上的天子面露恻隐,正要开口,却见户部尚书钱惟庸出列奏道:

“陛下,张大人爱民之心可嘉,然东海之事,虚实难辨。且玄冥宗水师强悍,劳师远征,胜负难料。臣恐徒耗国帑,有损天威啊!”

“钱大人此言差矣!”张怀远怒目而视,”血书在此,字字血泪,岂容置疑?且皇史宬中太宗诏书犹在,桃源本就是我大唐疆土!”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支持者痛心疾首,反对者振振有词。龙椅上的天子看着这一幕,最终缓缓开口:

“东海之事,牵涉甚广。着鸿胪寺并兵部详议,再行定夺。”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张怀远心头。

消息传回张府时,桃兮然正在照顾刚刚苏醒的郑小鱼。

“小姐…”郑小鱼虚弱地睁开眼,”朝廷…会发兵吗?”

桃兮然强忍泪水,正要安慰,却见程不惑急匆匆跑来,将朝堂上的结果告知。

刹那间,房间内一片死寂。郑小鱼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泪水无声滑落。桃兮然紧紧握住她冰凉的手,自己的心也如同坠入冰窖。

“怎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难道朝廷真的忍心看着万千同胞受苦吗?”

这时,李观鱼练剑归来,见到这一幕,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看着桃兮然苍白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痛楚。

“兮然姑娘…”他轻声唤道。

桃兮然抬起头,泪眼婆娑:”李公子,我们…我们是不是没有希望了?”

李观鱼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不,希望永远不会消失。朝廷之路不通,我们还有别的路可走。”

正说着,张怀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他卸下朝服,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但眼中的火焰却从未熄灭。

“都振作起来!”张怀远看着垂头丧气的众人,声音虽然疲惫却充满力量,”朝堂之上,利益交织,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在春风中摇曳的玉兰花,缓缓道:

“《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朝廷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另辟蹊径!”

他转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兮然,你文笔清丽,将血书内容润色成《告天下同胞书》,我们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桃源百姓的苦难!”

“观鱼,不识,武林大会在即,这是你们扬名立万、整合江湖力量的大好时机!”

这一番话,如同暗夜中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接下来的日子,张府别院成了另一个战场。

桃兮然将自己关在书房,铺开宣纸,研墨挥毫。每当她提笔时,眼前就会浮现出岛上百姓受苦的场景,耳边似乎还能听见孩子们的哭声。

“余尝闻:民胞物与,天下一家。今有东海遗民,唐土旧裔,泣血哀告…”

她写到动情处,不禁泪湿纸笺。那些文字仿佛有了生命,在纸上跳跃、哭泣、呐喊。

张怀远看过初稿后,久久不语,最后长叹一声:”此文一出,必能震动天下!”

很快,《告天下同胞书》通过各种渠道在长安城流传开来。茶楼酒肆中,文人墨客争相传阅;市井街坊里,百姓们议论纷纷。

“想不到东海还有我大唐子民在受苦!”

“这厉沧海真是丧尽天良!”

“朝廷为何不发兵相救?”

舆论的浪潮,开始悄然涌动。

与此同时,李观鱼进入了更加刻苦的修炼。

每天天不亮,他就在院中开始练剑。归源剑法在他手中越发纯熟,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程不惑也一改往日的嬉闹,认真指导:”观鱼,武功不只是杀敌之术,更是载道之器。你的剑,要为民请命,要为正义而战!”

在一次对练中,李观鱼忽然有所领悟。他想起《归源心经》中的话:”浩然正气,存乎一心。心正则气正,气正则剑正。”

刹那间,他手中的长剑仿佛与心意相通,剑光如虹,气势磅礴。

“好!”程不惑拍手称赞,”你小子终于悟了!”

这一夜,月华如水。

李观鱼独自在院中练剑,心中反复回想着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郑小鱼的哭诉、桃兮然的泪水、张怀远的坚持,还有那卷浸满血泪的血书…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涌上心头。他收剑而立,仰望星空,朗声吟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观鱼回头,只见桃兮然不知何时站在廊下。月光照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银纱。

“李公子,”她缓缓走近,”这些日子,看你日夜苦练,我知道,你不仅仅是为了武林大会。”

李观鱼注视着她清澈的眼眸,郑重道:”兮然姑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助同胞归家,护国土完整,是每一个大唐子民应尽之责!”

桃兮然深深地看着他,轻声道:”待到桃花盛开时,我们一同回去,可好?”

“好!”李观鱼重重点头,伸出手。

两手相握,在皎洁的月光下许下了重于泰山的承诺。

就在张府众人积极准备的同时,长安城内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平康坊南曲,暗香阁内。

一个戴着面具的黑衣人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手下:”废物!连个小丫头都解决不了!”

“大人恕罪!张府戒备森严,还有高手保护…”

“够了!”黑衣人打断他,”武林大会即将召开,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李观鱼在武林大会上崭露头角!”

“是!”

黑影悄无声息地退下,只留下黑衣人独自沉思。他走到窗前,望着张府的方向,面具下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武林大会的日子越来越近,离别的时候也要到了。

这天晚上,张怀远将李观鱼和程不惑叫到书房。

“观鱼,不识,此去路途遥远,凶险难测。你们要万事小心。”

他取出一封信和一枚令牌:”这是给少林寺方丈的信,关键时刻或可助你们一臂之力。这枚令牌,可以调动我们在各地的暗线。”

李观鱼郑重接过:”张大人放心,晚辈定不辱使命!”

程不惑也收起了往日的嬉笑:”大人,俺老程虽然平时迷糊,但大事从不糊涂。您就放心吧!”

从书房出来,李观鱼在回廊下遇到了桃兮然。

“李公子,”她轻声唤道,递过一个香囊,”这里面是一些伤药和…我求的平安符。江湖险恶,万事小心。”

李观鱼接过香囊,感受到上面还残留着她的体温:”谢谢你,兮然姑娘。等我回来。”

两人相视无言,千言万语都化作深情的凝视。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

天刚蒙蒙亮,李观鱼和程不惑就已经整装待发。张怀远和桃兮然亲自送到府门外。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张怀远拍拍李观鱼的肩膀,”记住,你们不是两个人在战斗。整个桃源岛的希望,都在你们身上。”

桃兮然强忍泪水,将一本手抄的《金刚经》递给李观鱼:”路上闲暇时可以看看。”

李观鱼郑重收下,翻身上马。晨光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

“出发!”

两骑绝尘而去,消失在长安城的晨雾中。

桃兮然久久凝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轻声吟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张怀远站在她身旁,目光深邃:”是啊,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成功。”

朝阳终于完全跃出地平线,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