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已完结小说《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最新章节

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

作者:叫我大小姐p我在插秧

字数:169917字

2025-11-13 08:05:34 完结

简介

口碑超高的职场婚恋小说《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艾琳·米勒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叫我大小姐p我在插秧”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169917字,本书完结。喜欢看职场婚恋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马车在颠簸的土路上摇晃,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艾琳紧挨着母亲玛丽坐在车斗里,身下是几筐准备出售的鸡蛋、一小罐自家熬的猪油,以及那个被小心遮盖起来的、装着鞣料粉的布袋。同车的还有村里另外两个妇人,她们带着自家的农产品,一路上高声谈论着家长里短,尖锐的笑声不时划破清晨的宁静。

艾琳沉默着,大部分时间将脸埋在母亲旧围巾裹成的临时兜帽里,只露出一双眼睛,贪婪地观察着窗外流动的景色。

单调的田野和熟悉的林地逐渐被抛在身后,路旁的房屋开始变得密集,虽然依旧低矮,但砖石结构明显多了起来,屋顶的瓦片也显得更齐整。空气的味道也变了,少了泥土和牲畜粪便的浓郁气息,多了煤烟、陌生食物和人畜混杂的、更复杂的气味。

她的心跳有些快,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源于一种近乎本能的兴奋。

马车在一个喧闹的广场边缘停下。车夫吆喝了一声,妇人们便纷纷提着各自的货物下车。玛丽利落地背起竹筐,一手提起油罐,将那袋鞣料粉巧妙地塞在鸡蛋筐的缝隙里,然后低声对艾琳说:“跟紧我,别乱看,也别乱跑。”

艾琳点点头,小手紧紧攥住玛丽的衣角,迈开了踏入这个陌生小镇的第一步。

广场上人头攒动,比她想象中要热闹得多。临时支起的摊位挤挤挨挨,售卖着各种货物:颜色暗淡的布料、闪烁金属光泽的锅具、堆积如山的蔬菜、活蹦乱跳的禽类。商贩们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牲畜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充满生命力的、嘈杂的声浪。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新鲜面包的香气、鱼腥味、腐烂菜叶的酸味、马匹的汗味,还有隐约从附近铁匠铺传来的煤烟味。艾琳小巧的鼻子微微翕动,努力分辨着这些信息。她看到穿着体面呢子外套、手持手杖的绅士,看到裙摆浆得笔挺、戴着帽子的淑女,但更多的是像她和母亲这样,穿着粗布衣服、面色疲惫的普通农夫和市民。

玛丽显然对这里很熟悉。她没有在广场过多停留,而是熟门熟路地穿过人群,走向一条稍微安静些的侧街,目标是常打交道的那家杂货店。她需要先处理掉鸡蛋和猪油。

杂货店主霍布斯先生还是那副精明的样子,看到玛丽,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但眼神在扫过鸡蛋时带着挑剔的评估。玛丽这次没有像往常那样被动,她将鸡蛋筐放在柜台上,语气平和却坚定:“霍布斯先生,这次的鸡蛋都是这两天新下的,个头也匀称,您看看。”

霍布斯一边检查,一边习惯性地压价。玛丽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等他说完,才指着鸡蛋,用艾琳教她的那种“计数标记”的方式,清晰地说出数量和品质,并委婉地提及上次的“小误会”。她的态度不卑不亢,既维持了表面的客气,又暗示了自己并非完全糊涂。

霍布斯先生愣了一下,重新打量了一下玛丽,又瞥了一眼她身边那个安静得过分的小女孩,最终嘟囔了几句,给出了一个比以往稍高一点的价格。

玛丽没有表现出得意,只是平静地完成了交易,将换来的铜币仔细收好。艾琳在一旁默默看着,心里为母亲的进步感到一丝欣慰。知识带来的底气,正在一点点改变这个家的处事方式。

接下来,是此行的关键——出售鞣料粉。

玛丽没有直接去皮革作坊。她带着艾琳,先在镇上转了一会儿,买了些必需的盐和针线,仿佛只是例行采购。然后,她看似随意地走近了位于镇子边缘、气味浓烈的皮革作坊区域。

她没有进入作坊内部,那里面是男人们的领域。她在作坊外院的一个侧门附近停下,那里有几个工人在处理生皮。玛丽等待了片刻,看到一个像是工头模样的人稍微空闲下来,才走上前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属于乡下妇人的局促和讨好。

“先生,打扰一下,”她的声音放得很低,“我家里有些……晒干捣碎的橡树皮粉,不知道您这里收不收?”她小心翼翼地掀开布袋的一角,让对方能看到里面黑褐色的粉末。

那工头皱着眉看了一眼,用手指捻起一点闻了闻,又看了看玛丽的穿着,粗声问道:“哪来的?”

“都是自家林子边捡的枯树枝上剥的,保证干净。”玛丽赶紧解释,“您看这成色……”

工头似乎对来源不太在意,更关心质量和价格。他报了一个价,比露西父亲买的成品鞣料粉便宜很多,但对于几乎零成本获取的树皮来说,已经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玛丽按照事先和艾琳商量好的,没有过多讨价还价,只是稍微争取了一下,便爽快地成交了。整个过程很快,没有引起任何人的特别注意。

当玛丽将那几个额外的、带着皮革和单宁涩味的铜币放入口袋最深处时,艾琳能感觉到母亲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了一些。

回程的马车上,同车的妇人依旧在高谈阔论,炫耀着各自的收获。玛丽依旧沉默,但她的手,时不时会无意识地按一下放钱的口袋。艾琳靠在她身边,看着窗外逐渐变得荒凉的景色。

小镇的繁华与喧嚣如同短暂的海市蜃楼,正在迅速退去。但它已经在艾琳的心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记。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复杂的规则,也看到了潜在的、微小的机会。

她知道,出售鞣料粉只是一个开始,一条极其细微的财源。但它证明了她的思路是可行的——利用信息差,利用被忽视的资源,在规则的缝隙中,为家庭开拓生存空间。

马车颠簸着,载着沉默的母女,驶向那栋熟悉的、在暮色中亮起微弱灯火的小屋。艾琳闭上眼睛,脑海里回放着今天的所见所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