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超三界行》这本都市日常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一笑三千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横超 星海林慈。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横超三界行》小说已经写了166698字,目前连载最新章节第12章。主要讲述了:律师张明宇的办公室,咖啡的焦苦味混合着纸张的陈旧气息。桌上摊开的赔偿方案初稿,密密麻麻的数字像冰冷的针,扎在人的神经上。上面详细罗列着陈帆截止目前的巨额医疗费、按最坏情况预估的长期护理费、康复器械、精…
《横超三界行》精彩章节试读
律师张明宇的办公室,咖啡的焦苦味混合着纸张的陈旧气息。桌上摊开的赔偿方案初稿,密密麻麻的数字像冰冷的针,扎在人的神经上。上面详细罗列着陈帆截止目前的巨额医疗费、按最坏情况预估的长期护理费、康复器械、精神损害赔偿…每一个项目后面跟着的金额,都让横超和林慈感到呼吸发紧。
“老横,林医生,”张律师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职业性的沉重,“陈家的诉求…非常坚决。他们坚持要一次性解决,拒绝考虑分期,也拒绝在护理费标准上让步。陈大勇的态度…你们清楚,非常强硬。他明确表示,如果达不成他们的要求,会立刻起诉。虽然法律上冻结星河的个人账户可能性不大,但家庭的其他资产…房产、投资…确实面临风险。而且,诉讼本身带来的时间成本、费用和舆论压力…对星河,对你们家庭,都是额外的负担。”
“资产风险…”林慈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指节微微发白。横超沉默地看着那些数字。半生奋斗积累的安稳,像沙堡一样在现实的潮水中迅速消融。一种深沉的“**舍离**”感混合着对未来的巨大迷茫,沉沉压在心头。
“南无阿弥陀佛…” 这声默念在心间响起,如同本能。它能阻止房产被处置吗?能抹去那沉重的经济压力吗?显然不能。然而,在念诵的瞬间,那熟悉的、微弱的平静感再次浮现,像一层薄薄的膜,暂时隔开了汹涌的焦虑之潮,让心绪不那么粘滞。它无声地提醒:财富是外物,是无常,执着只会加深痛苦(**五取蕴苦**)。这认知本身,带来一丝带着苦味的清醒。
“张律师,”横超抬起头,眼神疲惫却透着清晰,“我们接受谈判,底线是…保障基本的生活所需和星河未来完成学业的必要费用。其他的…我们尽力配合。麻烦您再争取一下分期支付的可能,哪怕条件苛刻些。另外,”他顿了顿,语气更显郑重,“无论协议怎么写,陈帆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只要林家力所能及,我们都会持续关注和支持,这是我们的态度和责任。”
林慈看着丈夫,眼中含着复杂的情绪,最终用力点了点头。这是他们在冰冷的现实面前,能做出的最务实也最有诚意的回应。
离开律所,压抑的空气并未散去。回到暂时租住的、显得有些空荡的小公寓(为了筹措首期赔偿金,他们已迅速搬离了原来的家),星河正蜷在旧沙发上,手里捧着的不是课本,而是横超放在书桌上的那本《地藏菩萨本愿经》。少年眉头紧锁,神情专注中带着困惑和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重。
听到开门声,星河像被惊扰般迅速合上书,眼神躲闪,愧疚和不安几乎要溢出来。“爸…妈…谈得…怎么样?” 声音干涩紧绷。
横超没有立刻回答,疲惫地陷进沙发。林慈叹了口气,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将谈判的艰难和家庭面临的重大经济压力转述给儿子。当听到“巨大的经济负担”、“可能影响家里的房子和存款”时,星河的脸色瞬间褪尽血色,身体微微颤抖,眼中充满了巨大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茫然,仿佛自己成了家庭崩塌的导火索。
“都怪我…都怪我…” 他抱着头,声音闷在臂弯里,带着浓重的鼻音,“是我害了陈帆…害得家里这样…我…” 巨大的负罪感像沉重的铅衣,将他牢牢裹住。父亲之前说的“因果”,此刻变成了冰冷而庞大的现实阴影。
横超看着儿子被痛苦和自责吞噬的模样,心中涌起深沉的怜惜。他知道,仅仅沉溺在恐惧和愧疚里,无法真正改变什么,反而会滋生更多的“苦”。需要的是行动,是方向的指引。
“星河,”横超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沉静的穿透力,打破了压抑,“你觉得,光是害怕和怪自己,能帮到陈帆,能改变家里的情况吗?”
星河茫然地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父亲,眼神里是纯粹的痛苦和不知所措。
“因果,就像我们看不见的链条,”横超用更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目光深邃,“一个行为(因),会带来后续的结果(果)。你当时的选择(明知危险还上车),事故后逃跑躲藏的行为,这些都是因,现在我们看到的困境,是果的一部分。但这链条不是死的铁链,它中间有可以松动、可以努力去改变的地方。” 他指了指星河手中的经书,“佛经里讲的‘**忏悔**’,就是松动这链条、改变方向的关键。”
“忏悔?” 星河喃喃道,这个词在巨大的负罪感下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不是简单说句‘我错了’,”横超正色道,语气平和却有力,“真正的忏悔,是**面对它、认识它、然后下决心不再重蹈覆辙,并且努力去弥补**。”
* **面对它:** 不躲不藏,承认自己当时确实做错了选择,做了懦弱的事。就像把房间里的垃圾扫出来,而不是盖块布遮住。
* **认识它:** 想想为什么会那样?是一时冲动图刺激?是害怕担责任?把这些念头看清楚。
* **下决心不再犯:** 从心底里跟自己说:这样的错误,绝不再犯第二次!为了陈帆,为了爸妈,更为了自己。
* **努力弥补:** 不是光说不做。现在你能做的弥补是什么?是好好学习,让爸妈少操心?是将来有能力了,尽力去帮助陈帆家?是遇到类似情况,勇敢站出来阻止或求助?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他看着儿子痛苦又迷茫的眼睛:“你现在心里这么难受,星河,这本身就是在承担过去的错带来的结果。而真正的忏悔,就是在这难受里,不光是哭,更要**站起来,把这份难受变成改变的动力**!这才是真正开始‘解扣’,是让事情往好的方向走的开始。”
横超的话语,没有高深的佛理,却像一把钥匙,插进了星河被痛苦锁住的心门。他第一次隐约明白,“忏悔”不是认命,而是一种在困境中寻求改变的勇气,一种主动去“扭方向盘”的力量!
“爸…我…我该从哪开始?” 星河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探寻,像黑暗中摸索方向的手。
“就从现在,从心里开始。” 横超起身,走到书桌前。他没有点香,也没有拿出佛像,只是示意星河过来,两人并肩站在窗前。窗外是城市的灯火,带着一种疏离的真实感。
“看着我,也看着你自己的心。” 横超的声音变得平缓而庄重,“放下那些‘完了’、‘没救了’的念头。想想陈帆,想想爸妈,想想你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沉静,像是在对星河说,也像是在对自己和天地剖白:
**“我(横超)今天在这里,心里很难受,也很后悔。作为父亲,我没有更早地、更好地教会星河怎么判断危险,怎么在关键时刻勇敢担当。星河犯的错,我也有责任。**
**星河,你当时做的选择,确实错了。你害怕逃跑,也错了。这些错,让陈帆受了那么重的伤,让陈家那么痛苦,也让我们家陷入困境。**
**我们认这些结果。**
**但今天,我们选择不光是后悔。我们选择面对它,承担该承担的。**
**星河,爸爸希望你从心底里认识到错在哪里,并且发誓:以后绝不再为了面子或一时冲动,把自己和别人置于危险之中!绝不再遇到困难就只想逃跑!**
**我们一起努力,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等将来有能力了,也尽力去关心陈帆,帮助陈家。**
**这不是为了立刻让事情变好,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了以后能抬起头做人。**
**星河,跟着我说,也对着你自己的心说。”**
横超的这番话,坦诚、直接,没有避讳自身的问题(教导责任),清晰指出儿子的过错,更指明了未来的方向(承担、改正、弥补)。这份担当和引导,让一旁的林慈眼眶湿润,默默站到了儿子身边。
星河听着父亲沉静而有力的话语,看着父母站在自己身边,心中的坚冰仿佛被一股暖流和沉重的力量共同撞击着。他学着父亲的样子,挺直了因为羞愧而佝偻的背,面向窗外的灯火(象征面对现实)。巨大的羞愧感让他声音发颤,但他努力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从沉重的负担下挤出来:
**“爸,妈…我…我今天在这里…心里…特别难受,特别后悔!**
**我错了!我当时明知道危险,就不该坐上陈帆的车!我不该图一时痛快!**
**出事后…我更错了!我不该害怕逃跑…把陈帆一个人丢在那里…我太懦弱了!**
**我害了陈帆…害得他那么惨…害得他家那么痛苦…**
**我也害得爸妈…要卖房子…要背那么重的负担…家里变成这样…都是因为我…**
**我认错!我认罚!**
**我发誓:从今以后,绝不再做这种又蠢又危险的事!绝不再当逃兵!**
**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少让爸妈操心!**
**等我以后…有能力了…我一定…一定会想办法…尽力帮陈帆…帮陈家…**
**对不起…陈帆…对不起…爸妈…”**
少年的忏悔,没有华丽的佛号,词句笨拙,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却字字带着滚烫的泪水和沉重的撞击力。他将自己最深的恐惧、最重的愧疚、最不堪的懦弱,毫无保留地袒露在父母面前,袒露在天地之间。说完最后一个字,他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身体微微晃了一下,被母亲林慈及时地、紧紧地搂住肩膀。压抑的哭声再也无法抑制,从喉咙深处涌出,那不是表演,是灵魂被痛苦和悔恨冲刷后最真实的宣泄。
横超站在一旁,看着在现实面前痛哭忏悔的儿子,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痛惜如刀割,怜悯如潮水,但也有一丝…沉甸甸的慰藉。这忏悔的泪水,是冲刷过往污迹的开始,是扭转未来方向的起点。虽然前路依旧艰难,但这关键的第一步,星河终于,**自己**迈了出去。
夜深人静。狭小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星河因心力交瘁和轻微脑震荡,在母亲陪伴下沉沉睡去,紧蹙的眉头和眼角的泪痕显示着内心的波澜。横超却毫无睡意。赔偿的重压、家庭的骤变、儿子的未来、陈帆未知的命运…种种烦恼如同藤蔓,缠绕着思绪。白天在律师面前的冷静,在儿子面前的引导,此刻卸下,只剩下深深的疲惫和如影随形的无力感。
他拿起那本被翻得卷边的《佛说阿弥陀经》,走到窗边。窗外是陌生的、不属于他们的城市灯火。一种巨大的漂泊感袭来。他感觉自己像惊涛骇浪中的小船,渺小而无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他低声念诵,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没有激昂的祈求,只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疲惫的坚持。一遍,又一遍。像一个在沙漠中跋涉的人,机械地迈步,只因为相信前方有绿洲。
起初,心绪依旧纷乱。赔偿金额、陈大勇的怒视、星河痛哭的脸、林慈强撑的愁容…各种画面声音纷至沓来。但他不管,只是固执地、一遍遍地重复那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渐渐地,奇妙的变化发生了。当他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这简单的音节循环上,反复念诵,如同专注地打磨一件熟悉的工具时,那些翻腾的念头,虽然还在背景里,但似乎…**失去了张牙舞爪的力量**。它们不再像失控的洪流冲垮堤坝,而像是窗外的车流,虽然喧嚣,却隔着玻璃,不再能直接冲击到他。他像一个坐在屋内的人,听着外面的嘈杂(烦恼),而自己则安稳地待在“念佛”的宁静空间里。
他想起经书上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尝试着,把散乱的心思(意),都收拢到这声佛号上。眼睛虽然看着窗外的光点,但心里观想着佛的慈悲;耳朵听着自己默念的声音;呼吸自然地配合;舌尖微动;身体放松站定… 所有的感官和念头,都轻轻地系在这句“阿弥陀佛”上。
随着这份专注的持续,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沉的平静感,如同温润的泉水,从心底深处悄然涌出。这平静不同于之前压力下的强行镇定,也不同于责任带来的沉重。它是一种…**清凉的安稳**,一种**奇异的踏实感**。外界的风暴(赔偿、官司、生活剧变)依然真实存在,但在这平静的核心地带,它们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宁静屏障隔开。他清晰地知道那些烦恼就在那里,但它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易地搅乱他内心的这片宁静之海。
在这片宁静中,一种微妙的、淡淡的**喜悦感**悄然而生。没有缘由,不依赖任何外在的东西。它纯净、轻盈,如同雨后初晴时照进房间的第一缕阳光,带着清新和希望。这喜悦感,或许就是佛经里说的“**法喜**”——源于内心与某种更高慈悲力量(佛愿)相应时,自然生起的平和之乐。
横超沉浸在这持名带来的定境与微妙的法喜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空间的转换,甚至短暂地忘记了“横超”这个背负着沉重烦恼的身份。只有那清晰、连绵的“南无阿弥陀佛”在心间如清泉流淌,抚慰着灵魂的疲惫,涤荡着焦虑的尘埃。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传来一声遥远的汽车警报声,将他从深沉的念境中轻柔地带回现实。他缓缓睁开眼,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自然地盘腿坐在地板上,脸上竟带着一丝久违的、平和宁静的放松。身体依旧疲惫,但精神却如同被清冽的山泉洗涤过一般,清爽而蕴含着一股沉静的力量。心头的重担并未消失,但那份源于念佛的清凉安稳和内在的法喜,如同在风暴中心找到了一块稳固的基石,让他有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去面对接下来的任何风浪。
他望向窗外依旧璀璨却陌生的万家灯火,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即使失去了物质的居所,只要能守护住内心这份念佛带来的宁静与力量,他便依然拥有着最珍贵的安身立命之所。这充满挑战的世间路,纵然布满荆棘,但在那穿越时空、简单却蕴含无限慈悲的“阿弥陀佛”圣号中,他触摸到了一方不依赖于外境的、永恒的心灵净土。儿子的忏悔之泪,冲刷着过往的尘埃;而父亲的持名法喜,则点亮了穿越黑暗迷雾的心灯。前路漫漫,业海翻腾,但这一豆心灯,已然燃起。
小说《横超三界行》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