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架空历史小说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让你做替考童生,你怎么成文圣了?》!由作者“八方来财”倾情打造,以53202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关于谢远柳如烟的精彩故事。目前已更新至第11章,快来一探究竟吧!主要讲述了:第11章南阳县衙公堂之上,气氛肃杀。“威武——”两排衙役手持水火棍,整齐划一地顿地,发出沉闷的声响。主审位上,吴提学面沉如水,不怒自威。堂下左侧,是原告周恒,他双眼通红,神情悲愤,一副为民请命的模样。…
《让你做替考童生,你怎么成文圣了?》精彩章节试读
第11章
南阳县衙公堂之上,气氛肃杀。
“威武——”
两排衙役手持水火棍,整齐划一地顿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主审位上,吴提学面沉如水,不怒自威。
堂下左侧,是原告周恒,他双眼通红,神情悲愤,一副为民请命的模样。
堂下正中,跪着吓得瑟瑟发抖的李员外父子。
旁听席上,唐府只派了一位管家,静静地坐在角落,既不声张,也不离去。这姿态,摆明了是“我们看着,但不插手”,给了吴提学极大的办案空间。
“传,李威伴读谢远上堂!”吴提学一拍惊堂木。
“传——谢远上堂!”
当谢远一身青衫,从容地走进公堂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他没有丝毫畏惧,走到堂中,对着吴提学长揖一礼。
“学生谢远,见过提学大人。”
周恒看到谢远,眼中除了得意的冷笑,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毒。他与原主曾是府学同窗,但并非好友。恰恰相反,原主才华初露时,时常受到周恒的排挤和冷嘲热讽,只因原主家境优于他,让他心生嫉妒。
不等吴提学发问,谢远便直起身,朗声说道:“大人,此事因学生而起,学生愿为自己所为,一力承担,请求自辩!”
他竟主动将所有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
李威父子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而周恒则露出了计谋得逞的冷笑。
吴提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点了点头:“准。”
“多谢大人。”
谢远转身,没有看李威,而是面向所有旁听的百姓和学子。
“我承认,《悯农》与‘大鹏’诗,皆由我所作。”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他竟然就这么承认了?
李威更是吓得差点晕过去。
然而,谢远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他话锋一转,声音清朗:
“但我所为,乃是‘代笔’,而非‘替考’!”
他巧妙地,将一个足以杀头的“欺君之罪”,偷换成了一个文人之间心照不宣的“捉刀”行为。
“我为李公子润色诗文,助其扬名,此乃文坛常有之事,虽有瑕疵,却非大过。我并未代替李公子入场考试,那考卷上的每一个字,皆是李公子亲笔所书,何来‘替考’一说?”
这番辩解,瞬间将罪责大大减轻。从死罪,降为了文坛上的一桩风流韵事,最多不过是名声有损罢了。
吴提学眉头微皱,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关键的区别。
周恒见状急了,立刻高声反驳:“一派胡言!你这分明是巧言令色!若非你作出那首《悯农》,李威焉能高中案首?你这便是窃取功名,与替考何异!”
谢远终于将目光转向了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怜悯。
他没有为自己辩解,反而质问道:
“周兄,我且问你。”
“你我皆为寒门出身,我因家中变故,为求生计,为人捉刀换取几两碎银,以奉养父母,何错之有?”
“而你,”谢远的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炬,“在府学之时,便因嫉妒我文采,屡次三番寻衅滋事,甚至暗中撕毁我的课业。如今见我落难,更是迫不及待落井下石,听信谗言,欲以一篇檄文,将我置于死地!”
他的声音字字如针,扎在周恒心上。
“此等欺凌同窗、落井下石之举,岂是君子所为?!你口口声声为寒门鸣不平,实则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阴暗的嫉妒之心罢了!”
“你……你血口喷人!”周恒被他当众揭开老底,瞬间慌了神,脸色涨成了猪肝色。
吴提学目光一闪,追问道:“谢远,你所说府学之事,又是何故?”
谢远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落寞。
“回大人,往事不堪回首。学生曾于府学就读,只因无意中才华外露,引得某位夫子不快,更引来周恒这等同窗的嫉妒与排挤,最终被寻了个由头,逐出府学,断了科考之路。”
他点到即止,却透露出足够的信息。
吴提学是何等官场老手,瞬间就嗅到了其中不可告人的龌龊!
打压才俊,公报私仇,同窗相残!
他对周恒及其背后那位从未露面的老师,产生了深深的厌恶。
但他面上不露声色,只是看着谢远,缓缓说道:“你说诗文为你所作,空口无凭。本官,要当庭一试。”
“来人,文房四宝伺候!”
这是最后的验证。
谢远拱手:“学生遵命。”
笔墨备好,他走到案前,略一思索,便提笔挥毫。
众人纷纷伸长了脖子。
只见他笔走龙蛇,一首七言绝句一挥而就。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若非生计所迫事,谁愿屈身作刀笔?”
这首诗,虽不如“大鹏”那般豪迈,也不及《悯农》那般深刻,但却才气纵横,意境深远,更巧妙地道尽了自己代笔的苦衷与无奈。
足以证明,他完全有“代笔”的能力!
吴提学看着这首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此案,该了结了。
“啪!”
惊堂木再次重重拍下。
“本官宣判!”
“李威,身为学子,文名不实,有违诚信。夺去其童生案首之名,降为末等童生,罚银一百两,以儆效尤!”
“谢远,才华可嘉,其情可悯。代笔虽有不妥,但念其苦衷,此次不予追究。望你日后珍惜羽翼,另寻正途!”
“周恒!”吴提学的声音陡然严厉,“身为读书人,心胸狭隘,嫉妒同窗,不思正道,反听信谗言,构陷他人,扰乱公堂!其心可诛,其行可鄙!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判决已下。
李员外父子如蒙大赦,连连磕头。
周恒则面如死灰,瘫软在地。他没想到,自己非但没能扳倒谢远,反而被揭出老底,落得如此下场。
一场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替考案,就这样被谢远以一己之力,化解于无形。
庭审结束后。
吴提学在后堂,私下叫住了正要离开的谢远。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眼神复杂,既有欣赏,又有一丝惋惜。
“少年人,你的事,老夫已大致知晓了。”
他拍了拍谢远的肩膀,语气温和了许多。
“你的才华,不该被埋没。莫要因一时困顿而荒废了学业。”
他从袖中取出一块小小的令牌,递给谢远。
“这是老夫的提学腰牌。日后若有难处,或是在读书上遇到什么难解之处,可凭此牌,来提学府寻我。”
这,是起了真正的爱才之心。
谢远心中一暖,郑重地接过腰牌,躬身行礼。
“多谢提学大人厚爱。”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获得的第一个官方人物的青睐。
然而,他刚走出县衙大门,麻烦又来了。
一群义愤填膺的寒门学子,将他团团围住。
为首的一人,满脸怒容地指着他。
“谢远!你虽有才,却助纣为虐,为富家子弟做嫁衣,夺我辈进身之阶!今日,我等要与你好好论个明白!”
人群之后,衙门对面的茶楼二楼。
周恒那位心态扭曲的老师,正端着茶杯,看着这一幕,露出了阴冷的笑容。
小说《让你做替考童生,你怎么成文圣了?》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