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小说推荐小说,靖火燎原,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小说的主角张渊苏沐雪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读者们深深着迷。作者慕离新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主要讲述了:在芸州住了半月,张渊渐渐习惯了这里的“新奇”。他知道了能千里传声的“手机”要连“信号”,会跑的“汽车”喝“汽油”,晚上亮如白昼的“电灯”靠“发电机”,甚至学会了用那个叫“电脑”的铁盒子查东西——当然,…
《靖火燎原》精彩章节试读
在芸州住了半月,张渊渐渐习惯了这里的“新奇”。
他知道了能千里传声的“手机”要连“信号”,会跑的“汽车”喝“汽油”,晚上亮如白昼的“电灯”靠“发电机”,甚至学会了用那个叫“电脑”的铁盒子查东西——当然,大多时候他只是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文字发呆,那些“代码”“程序”对他来说,比最晦涩的兵法还要难懂。
这日清晨,张诚突然敲门:“渊儿,带你去个地方。”
张渊跟着他走出节度使府,坐上了一辆没有顶棚的“汽车”——后来知道这叫“吉普车”。车子驶出城区,往郊外开去,沿途的景象渐渐变了:平整的公路变成了泥泞的土路,高楼大厦换成了连绵的铁丝网,铁丝网后隐约能看到灰色的营房和飘扬的旗帜——那旗帜不是大靖的龙旗,而是一面绣着“芸州军”三个字的黑色旗帜。
“这是芸州军的驻地。”张诚坐在副驾驶座上,回头对他道,“带你看看我的‘家底’。”
吉普车穿过三道岗哨,最终停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张渊下车的瞬间,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数千名士兵正在操练,但他们手里拿的不是长矛大刀,而是一种漆黑的“铁管”。那铁管模样古怪,前端有个圆圆的口子,后端连着木托,士兵们握着它,对着远处的靶子“砰砰”射击,子弹呼啸着穿透靶心,激起阵阵烟尘。
“这是‘步枪’,比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大。”张诚指着士兵手中的武器,语气里带着自豪,“射程能到三里地,填装‘子弹’就能发射,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一分钟能打十发。”
张渊瞪大了眼睛。三里地?大靖最好的神射手,弓箭射程也不过一里,这“步枪”竟能远出三倍?
他往前走了几步,只见不远处的空地上,还架着几门更大的“铁管”,管口粗得能塞下一个拳头。几个士兵正围着它忙碌,突然有人喊了声“放”,那铁管猛地喷出火光,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远处的土坡瞬间被炸出一个大坑,碎石飞溅。
“这是‘火炮’。”张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能打十里地,一颗‘炮弹’下去,能掀翻一座小房子。当年幽骑十九州的骑兵来犯,就是被这东西打退的。”
幽骑十九州……张渊想起了祖父史稿里的记载。那是大靖北方的游牧部族联盟,由十九个部落组成,民风彪悍,骑兵天下闻名,常年骚扰边境,就连太祖玄帝都曾亲自带兵征讨过。
“幽骑的骑兵很厉害?”张渊问。
“厉害。”张诚点头,“他们的‘黑风骑’能一日奔袭千里,马背上的弯刀能劈开铁甲。前些年没火炮时,我们跟他们打,十仗得输七仗。”他指着远处正在训练的士兵,“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些家伙,就算黑风骑来了,我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张渊看着那些士兵训练的场景,心里五味杂陈。他自幼跟着父亲在演武场长大,熟悉的是刀光剑影、弓马骑射,可眼前这些“枪炮”,却彻底颠覆了他对战争的认知。没有呐喊,没有冲锋,只需要扣动扳机、点燃引线,就能在千里之外取敌性命——这究竟是进步,还是……
“跟我来,还有更厉害的。”张诚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
两人往营地深处走去,穿过一片营房,来到一个巨大的仓库前。仓库门口站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见张诚来了,立刻敬礼——那是一种张渊从未见过的礼节,右手并拢举到眉梢,动作整齐划一。
“这是‘秘密武器库’。”张诚拿出钥匙打开仓库门,一股机油味扑面而来。
仓库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张渊叫不出名字的武器。有像铁盒子一样、下面带着履带的“坦克”,有翅膀巨大、能在天上飞的“飞机”,还有一排排码放整齐、贴着标签的“手榴弹”“地雷”……
“这些都是我这几年弄出来的。”张诚抚摸着一辆坦克的装甲,“坦克能挡住弓箭和火枪,飞机能侦查敌情、扔炸弹,手榴弹扔出去就能炸翻一片人。”他看向张渊,“渊儿,你觉得这些东西,能打过云京的禁军吗?”
张渊看着这些冰冷的钢铁造物,沉默了很久才开口:“三叔,这些……是怎么造出来的?”
“是‘图纸’。”张诚从怀里掏出一个笔记本,翻开给张渊看。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和符号,标注着各种数据,“是你祖父留给我的。他年轻时曾游历过海外,见过这些东西的雏形,回来后就一直在研究,画了整整一箱图纸。”
张渊看着那些图纸,突然明白了。祖父不仅是文臣,更是心怀天下的智者。他早就预料到大靖的武器落后于时代,提前为后人留下了强国的根基。
“可光有图纸不够。”张诚合上笔记本,“还得有‘工厂’,有‘技术’,有‘人才’。所以我在芸州搞了‘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
“就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学,免费的。”张诚道,“从六岁到十六岁,必须去‘小学’‘初中’‘高中’读书,学识字,学算数,学这些机器的原理。毕业后成绩好的,还能去‘芸州大学’深造,专门研究怎么造枪炮、开飞机。”他指着仓库角落里一个正在摆弄零件的年轻人,“那小子叫林默,才二十岁,就是芸州大学毕业的,现在是我们最好的武器设计师。”
张渊这才明白,芸州的繁华不仅仅是表面的高楼大厦,更是骨子里的强大。这里有枪炮,有工厂,更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这才是三叔真正的“家底”。
离开军营,吉普车往城区开去。路过一片建筑群时,张诚指着那里道:“那是‘法院’和‘检察院’。”
“法院?检察院?”
“就是断案子的地方。”张诚解释道,“芸州有自己的‘法律’,不按大靖的律例来。比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孩子必须上学,不上学家长要受罚;‘律师法’,规定每个人犯了错,都可以请‘律师’为自己辩护;还有‘劳动法’,规定工人干活必须给工钱,不能随便打骂……”
张渊听得目瞪口呆。在云京,案子都是由官员说了算,哪有什么“律师”?百姓更是连字都不识几个,更别提“法律”了。
“这些法律……有用吗?”
“有用。”张诚点头,“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芸州这几年之所以能安稳发展,靠的就是这些法律。就算是我这个节度使,犯了法也一样受罚。”他笑了笑,“前阵子我侄子酒驾,照样被‘交警’抓了,罚了半年俸禄,还在‘报纸’上公开道歉。”
张渊看着车窗外那些行色匆匆的路人,他们脸上没有云京百姓那种小心翼翼的惶恐,更多的是一种踏实和自信。他突然明白,芸州真正的强大,不是枪炮坦克,而是这些看不见的“规矩”和“希望”。
吉普车在一栋红色的建筑前停下,上面写着“芸州高中”。正值放学,穿着蓝色校服的学生们涌了出来,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函数”“化学”“物理”,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你看,”张诚指着那些学生,“他们就是芸州的未来。等他们长大了,造出来的枪炮会比现在更厉害,制定的法律会比现在更公平,到时候别说幽骑十九州,就算是整个大靖,都得看我们芸州的脸色。”
张渊望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想拿起枪,想学习那些陌生的知识,想成为这股洪流中的一员。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那是张诚给他配的,说是方便联系。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的号码。
张诚看了一眼,眉头微蹙:“接吧,可能是灵汐。”
张渊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灵汐清脆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张渊,小心!李德全派了‘暗探’混进芸州,好像要偷你们的武器图纸!”
张渊的心猛地一沉。
果然,他们还是来了。
(未完待续)
小说《靖火燎原》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