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角是林羽的小说《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是由作者“社会工作狂”创作的历史古代著作,目前连载,更新了132054字。
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三百五十两雪花银,如同甘霖注入了干涸的土地。振威武馆后院那间充作临时作坊的柴房,鸟枪换炮。粗陋的石臼木杵旁,添置了小巧的石磨、更精细的黄铜筛网、大大小小的陶罐瓷碗,甚至还有一口赵铁山不知从哪弄来的、厚实的生铁坩埚。空气里弥漫着硫磺、硝石、木炭粉的味道,更添了几分新购入药材的苦涩气息。
林羽的目标明确——安全火柴。这是撬动巨大利润的杠杆,也是验证他超越时代知识的又一次关键实践。但第一步,就是获取最核心、也最危险的原料:磷。
“林兄弟,骨头弄来了!”赵铁山推开柴房门,带来一股浓烈的土腥和腐臭味。他身后跟着的阿强和阿福,吃力地抬着一个沉甸甸、散发着恶臭的麻袋,里面是各种森白、带着残肉和筋膜的兽骨、人骨——大多是从城外乱葬岗“搜集”来的。为了掩人耳目,赵铁山还特意弄了些猪骨牛骨混杂其中。
陈文远看着那袋白骨,脸色白了白,强忍着不适。林羽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辛苦了。赵师傅,按我之前说的,起窑吧。记住,地方要绝对僻静,通风要好!所有人,布巾浸湿生石灰水捂住口鼻!骨头煅烧时产生的烟尘,吸多了要命!”
城西乱坟岗深处,一处背风的山坳里,一座简易的土窑被迅速垒砌起来。赵铁山亲自带人值守,严禁任何生人靠近。巨大的篝火在窑膛内熊熊燃烧,麻袋里的骨头被分批投入烈焰之中。噼啪作响,油脂燃烧的蓝绿色火焰升腾,散发出令人作呕的焦臭和浓密的黑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带着钙质和磷酸盐燃烧的独特气味。
煅烧持续了大半天。待火焰熄灭,窑温稍降,林羽才蒙着厚厚的湿布巾,用长柄铁钳将窑内灰白色的骨灰扒拉出来。这些骨灰主要成分是磷酸钙。
接下来的步骤更为关键——还原制磷。林羽选择了最古老也最危险的方法:干馏法。他将骨灰与木炭粉按比例混合,装入那个厚实的生铁坩埚中,盖上一个带细长陶管的盖子,接口处用湿泥仔细密封,只留陶管出口。坩埚被架在柴火堆上猛烈加热。
作坊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所有人都退到了门外,只留林羽和坚持要帮忙的陈文远在里面,两人都蒙着厚湿布,眼睛紧紧盯着那根陶管出口。赵铁山手持湿棉被,守在门口,如临大敌。
坩埚被烧得通红,发出沉闷的嗡嗡声。时间一点点流逝,陶管口却毫无动静。陈文远额角见汗,忍不住低声道:“林兄,是不是…”
话音未落!
嗤——!
一声尖锐的气流嘶鸣从陶管口猛然喷出!紧接着,一股浓密的、带着强烈蒜臭味的白色烟雾汹涌喷出!烟雾接触到外面相对较冷的空气,瞬间凝结成无数细小的、闪烁着惨绿色幽光的液滴,如同无数细小的鬼火,在昏暗的作坊内飘荡、沉降!场面诡异至极!
“磷蒸汽!成了!快收集!”林羽低喝一声,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紧张。他迅速将早已准备好的、盛满冷水的陶盆推到陶管出口下方。
嗤嗤嗤…!
闪烁着幽光的磷蒸汽液滴遇到冷水,迅速冷凝,沉入水底,形成一层蜡状的、淡黄色的固体。更多的磷蒸汽则在空气中飘散、自燃,化作一团团幽绿色的火焰,无声地跳跃着,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光芒和刺鼻气味!作坊内瞬间如同鬼域!
“小心!别碰水!”林羽厉声警告想要上前查看的陈文远。白磷剧毒!燃点极低!沾到皮肤上就是深可见骨的灼伤!更可怕的是其烟雾毒性!
收集过程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待陶管不再喷出白烟,坩埚也冷却下来。林羽小心翼翼地将水盆端到角落,盆底已沉积了一层大约鸡蛋大小的、淡黄色半透明的蜡状物,在昏暗光线下幽幽发光。这就是他们用命拼出来的——白磷!火柴之魂,亦是索命恶鬼!
“这就是…磷?”陈文远隔着老远,看着水盆里那散发着阴冷光芒的东西,只觉得头皮发麻。昨夜炸码头的豪情,被眼前这诡异而危险的造物冲淡了不少。
“是,白磷。”林羽的声音也带着疲惫和后怕,“剧毒,易燃。火柴能否成功,安全与否,全看下一步——将它转化为赤磷(红磷)。”这一步,是安全火柴的关键,也是更大的技术壁垒。他需要高温密闭环境,将白磷隔绝空气加热至260度以上,促使其转化为性质相对稳定的同素异形体——红磷。
接下来的几天,作坊成了高温实验室。林羽设计了一个简陋的“转化炉”:用厚陶罐装好白磷,罐口用湿泥密封,只留一根细陶管导出可能产生的气体。然后将陶罐放入装满沙子的生铁坩埚中,再将坩埚埋入猛烈燃烧的炭火堆深处,模拟高温密闭环境。温度的控制全靠经验和对炭火的观察,风险极大。
第一次尝试,温度过高,密封不严。半夜里,作坊内突然爆出一团刺目的白光和浓烟!刺鼻的蒜臭味弥漫开来!幸好林羽警觉,和值守的赵铁山及时用湿沙扑灭,才未酿成大祸。白磷损失近半。
第二次,温度不足,转化不完全,得到的是白磷和红磷的混合物,依旧危险。
第三次…林羽几乎不眠不休,死死守在炉边,观察火焰颜色,感受坩埚温度,不断调整炭量和通风。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烟熏火燎让他双眼布满血丝。赵铁山和陈文远轮番劝他去休息,都被他沉默地拒绝。那盆沉在水底、散发着幽幽鬼火的白磷,像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是一种必须攻克的执念。
终于,在第四天黎明,炭火将熄未熄之际,林羽小心翼翼扒开余烬,取出坩埚,撬开厚陶罐密封的泥盖。一股淡淡的、类似火柴头的气味散出。罐底,不再是那可怕的淡黄蜡状物,而是一层紫红色的粉末!
红磷!成功了!
林羽长长地、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身体晃了晃,几乎虚脱。陈文远和闻讯赶来的赵铁山看着那层紫红色的粉末,如同看着稀世珍宝。
“成了!林兄弟!成了!”赵铁山喜不自胜。
林羽疲惫地点点头,强打精神:“只是第一步。还需氯酸钾(氧化剂)、硫磺(助燃剂)、玻璃粉(防潮、增加摩擦)、胶黏剂(粘合药头)。硫磺我们有现成,氯酸钾需从硝石(硝酸钾)提纯转化,榕树胶可作黏剂,玻璃粉…需研磨窗玻璃。”他条理清晰地布置任务,仿佛不知疲倦。
又经过数日繁琐的制备、研磨、配比、试验,经历了数次小规模爆燃和失败,损失了林羽半截袖子和陈文远一绺眉毛后,第一批“本土”安全火柴终于诞生了。
简陋的木签(用细竹枝劈成)一头,蘸着由红磷、氯酸钾、硫磺粉、玻璃粉和榕树胶调制成的深褐色药浆,晾干后形成一个小小的药头。林羽拿起一根,手指微微颤抖,在赵铁山特意找来的、表面粗糙的瓦片上,轻轻一划!
嗤——!
一道明亮的橘红色火花骤然迸现!伴随着一股熟悉的、淡淡的硫磺味,火柴头上腾起一小簇稳定的、金黄色的火焰!
成了!安全火柴!
“着了!真着了!”阿福兴奋地跳了起来。
“一划就着!比火镰快多了!”陈文远眼中异彩连连,反复看着手中那根燃烧的小木棍,仿佛在看神迹。
赵铁山拿起一根,学着林羽的样子,在瓦片上用力一擦!嗤啦!火焰腾起!他咧嘴大笑,笑声震得屋顶灰尘簌簌落下:“好!好一个‘自来火’!林兄弟,你这双手,真能点石成金!”
林羽看着那簇跳动的火苗,心中百感交集。这小小的火焰,燃烧的是无数个日夜的殚精竭虑,是与剧毒和爆炸为伍的凶险,更是他在这末世点燃的第一缕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之火。它微弱,却顽强。
“此火,当名‘燎原’。”陈文远看着火焰,轻声吟道,眼中仿佛映出了更广阔的图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燎原…好名字!”赵铁山用力拍板,“就叫‘燎原’牌!林兄弟,咱们的‘燎原’牌自来火,该亮亮相了!让福州城的老少爷们,都尝尝这‘一划就着’的痛快!”
林羽看着兴奋的众人,目光却投向柴房角落那个蒙着厚布的水盆,里面还沉着没用完的白磷。安全火柴的诞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马尾船厂方向的阴云,从未散去。法夷的炮口,依旧冰冷地指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他手中的“燎原”火,能否真的点燃那场焚尽屈辱的燎原大火?前路,依旧凶险莫测。但至少,此刻,这微弱的火苗,给了他们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和…一丝微茫的希望。
“卖火柴…或许是个掩护。”林羽的声音恢复了冷静,“赵师傅,准备一下,我们的‘燎原’牌,该去马尾港‘亮个相’了。顺便…看看那些‘友邦’的铁甲舰,到底想玩什么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