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晴川里的回声小说完结了吗?在哪里可以免费读到?

晴川里的回声

作者:小王同学5300

字数:182474字

2025-08-18 08:19:00 连载

简介

如果你喜欢都市日常类型的小说,那么《晴川里的回声》绝对值得一读。小说中精彩的情节、鲜活的角色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都会让你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总字数已达182474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晴川里的回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搬进带院子的房子那年,香樟树的幼苗刚过膝盖。苏晚蹲在泥土里扶着树苗,江译拿着铁锹往根部培土,阳光把两人的影子叠在新翻的土壤上,像幅未干的水彩画。

“记得浇定根水要慢,”他忽然说,掌心的泥土蹭到她手背上,“就像当年在琴房等你跟上节奏那样。”

苏晚笑着拍掉他手上的泥,指尖触到他无名指的戒指,冰凉的金属混着泥土的温度,是种踏实的暖。院角的花架上,陈瑶送的牵牛花籽刚发了芽,卷须像绿色的五线谱,缠绕着她特意钉上去的旧琴弦——那是从晴川琴房退休的钢琴上拆下来的,还留着《晚晚的画笔》的余韵。

“林辰说下周带相机来,”苏晚往树苗周围插篱笆,防止“晚晚”的曾孙们啃树皮,“要拍一组《香樟成长记》,说等树长到二楼高,就把照片做成相册当我们的结婚纪念日礼物。”

老猫“晚晚”趴在门廊的摇椅上打盹,橘色的皮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它的小曾孙们正追着蝴蝶跑进画室,爪子在地板上留下梅花形的泥印,像幅调皮的抽象画。江译跟进去收拾时,忽然对着画架笑出了声——最小的那只小猫正蹲在《未完待续》的画布上,尾巴卷着支画笔,在空白处踩出了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这算是它的签名吗?”苏晚靠在门框上看,忽然觉得那些泥脚印像串省略号,“说不定比我们画得更有灵气。”

第一个春天来时,香樟树抽出了新绿。苏晚在树下摆了张木桌,江译把晴川的旧画架搬出来,两人并排坐着写生。他画她低头调颜料的侧脸,发间别着朵院子里新开的栀子;她画他握笔的手,无名指的戒指在阳光下亮得像颗星,背景里的牵牛花已经爬满了花架,紫的、蓝的、粉的,像打翻了的颜料盘。

“美术老师说要带学生来参观,”江译忽然想起什么,笔尖在纸上顿了顿,“说要让孩子们看看,真正的爱情能开出怎样的花。”

苏晚的耳尖泛起浅红,像回到了少女时代。她翻出手机里存着的校园论坛截图,置顶帖早就换成了《从校服到婚纱:晴川最甜CP的十年》,主楼是林辰整理的时间线,从香樟树下的初遇到院子里的新家,每张照片都标着精确的日期,连她自己都忘了的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梅雨季节来临时,院子里的香樟树落了满地叶。苏晚踩着湿漉漉的落叶往画室走,忽然发现江译在琴房里弹《晴川初雪》,旋律里的雪粒混着窗外的雨声,像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她靠在门框上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墙壁——那里挂着幅装裱好的素描,是十年前他画的她,发尾系着鹅黄色的丝带,站在落雪的香樟树下。

“等雨停了,”江译停下弹奏,转身时琴键发出余震,“我们去后山采蘑菇吧?就像当年春游那样,我背着画夹,你提着竹篮。”

雨后的后山弥漫着松针的清香。苏晚弯腰采着青头菌,忽然听见相机快门声——江译举着她淘汰的旧相机,正对着她按下快门,镜头上还缠着那根鹅黄色的丝带。“你看,”他把屏幕凑过来,“这张像不像当年柳林里的你?只是发间的花换成了蘑菇。”

回家的路上,竹篮里的蘑菇沾着露水,像撒了把碎钻。苏晚忽然想起北方画室的那个冬天,他说要画带壁炉的房子,如今院子里不仅有了壁炉,还有了会爬树的小猫、会开花的琴弦,和永远等她回家的灯光。

秋天把香樟树染成了焦糖色。苏晚在院子里晒银杏叶,江译搬来梯子摘院子另一角的橘子,竹篮里的果实黄澄澄的,像堆小太阳。老猫“晚晚”趴在晒谷垫上,看着曾孙们追着落叶跑,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收到陈瑶的信了,”苏晚翻着信纸笑出声,“她说林辰为了拍香樟树的四季,差点从房顶上摔下来,现在还贴着膏药呢。”

江译从树上探出头,橘子汁沾在唇角:“让他小心点,明年我们的树就该结果了,有的是机会拍。”他忽然跳下来,往她嘴里塞了瓣橘子,“甜吗?像不像当年樱花大福的馅?”

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时,苏晚忽然觉得,最好的时光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瞬间,而是这样琐碎的日常——春天的新绿,夏天的雨声,秋天的橘子,冬天的炉火,还有身边这个愿意陪她慢慢变老的人。

第一场雪落下来时,香樟树的枝桠裹着层白绒。苏晚和江译坐在壁炉前翻相册,林辰寄来的《香樟成长记》就放在最上面,第一页是刚栽下的幼苗,最后一页是如今枝繁叶茂的模样,旁边写着行小字:“树在长大,我们在变老,真好。”

“明年,”苏晚指着相册的空白页,“我们该添新照片了。”

江译握住她的手,无名指的戒指在火光里泛着暖光:“嗯,就拍我们在香樟树下堆雪人,像当年在晴川那样,给它系上鹅黄色的丝带。”

窗外的雪还在飘落,院子里的香樟树安静地站着,像个守护秘密的老人。苏晚靠在江译肩上打盹,听见他在轻声哼《晚晚的画笔》,旋律里的香樟叶沙沙声,和壁炉里的柴火噼啪声,还有老猫的呼噜声,混在一起,酿成了首温柔的四季诗。

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在晴川的画室里,美术老师说的那句话:“好的画作要有光。”现在她终于懂得,真正的光不在画布上,而在身边人的眼睛里,在共度的时光里,在这院子里年复一年的花开叶落里,永远明亮,永远温暖。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