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文学
经典必看小说推荐
种地种田生活日常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种地种田生活日常

作者:喜欢韦伯钢琴的大娇

字数:96648字

2025-08-24 08:20:57 连载

简介

种地种田生活日常》由喜欢韦伯钢琴的大娇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良心种田著作,内容不拖泥带水,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杨微所吸引,目前种地种田生活日常这本书写了96648字,连载。

种地种田生活日常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1章 告状风波

镇公所的衙役收了状纸后,杨薇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地往家走。石头蹦蹦跳跳地跟在她身后,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米糕。

“姐姐,官老爷会帮我们吗?”石头仰着小脸问。

“会的。”杨薇摸了摸他的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笃定,“只要我们占着理,官老爷一定会主持公道的。”

可现实远比她想象的骨感。

三天后,里正王老栓亲自登门了。王老栓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为人还算正直,但有些怕事。他坐在杨家低矮的门槛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半天没开口。

“里正大人,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杨薇站在院子里,手里攥着衣角,心里有些发慌。

王老栓叹了口气,把烟杆在鞋底上磕了磕:“小婉啊,不是我不帮你。你这状子……县太爷看了,说李二狗虽不成器,但你家那地……毕竟没立地契,算是个‘无主之地’。他说……让你们两家自己商量着解决。”

“无主之地?”杨薇愣住了,“可那地是我家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

“县太爷说了,开垦荒地虽好,但须得报备官府,纳了税才算你的。”王老栓挠了挠头,“你家这地……没报备,也没纳粮,他老人家不好偏袒。”

杨薇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她这才明白,顾远先生虽然教她读书识字,却没教过她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没地契,在官府眼里,她就是“白占”了地。

“那……那怎么办?”石头拽了拽她的衣角,小声问。

王老栓看了眼石头,又看了看杨薇,压低声音道:“小婉啊,我瞧着你是个有本事的丫头。李二狗那混小子,咱们斗不过他。要不……你把那块地让给他?他给你点银子补偿,也比天天闹得不安生强。”

“不行!”杨薇立刻摇头,“那是我的心血!我绝不会让!”

王老栓见她态度坚决,叹了口气:“唉,我也是爱莫能助了。你……再想想吧。”

说完,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烟灰,走了。

看着王老栓离去的背影,杨薇的眼眶有些发红。她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自己辛苦开垦的地,官府却不主持公道?难道穷苦人就活该被人欺负吗?

石头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失落,小声说:“姐姐,别难过。大不了……大不了我们把菜都拔了,去别的地方开荒!”

杨薇蹲下来,抱住石头:“傻孩子,别的地方哪有这里的土好?”

她抬头望向后山的方向,那片绿油油的菜地像是在向她招手。她不能放弃,绝对不能!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紧接着,顾远先生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婉儿,我听说了。”顾远看着她泛红的眼眶,温和地说,“别灰心,这件事还有转机。”

“先生?”杨薇有些惊讶,“您怎么来了?”

“我听福伯说,你告状遇到了麻烦。”顾远走进院子,目光扫过墙角堆着的野山楂,“我在镇上有些朋友,或许能帮上忙。”

杨薇眼睛一亮:“真的吗?”

“嗯。”顾远点点头,“我这位朋友,在县衙当差,是个正直的人。我让他帮你查查,当初你开垦那块地时,可曾有过什么人见证?”

杨薇想了想:“王大婶知道!她当时还帮我一起清理的荒地!”

“好。”顾远说,“你带我去找王大婶,我让她写份证词。另外,你昨日给我的卤牛肉,我让人送去了镇西的‘味香居’,那家的掌柜是个有名的‘包打听’,或许能打听到些李二狗的底细。”

杨薇没想到顾远先生为了帮她,竟然动用了这么多关系。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先生,太感谢您了!”

“不必。”顾远笑了笑,“你先去把王大婶请来,我去镇上跑一趟。”

顾远走后,杨薇立刻去了隔壁王大婶家。王大婶听完事情的经过,气得直拍大腿:“这还有没有王法了?我家婉儿辛辛苦苦种的菜,凭什么让给那个无赖?”

她当即找出纸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证词,按了手印:“婉儿,你拿着这个,去找县太爷!我就不信,官府真的不管百姓死活!”

杨薇攥着王大婶的证词,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与此同时,顾远来到了镇西的“味香居”。这是一家以味道地道、消息灵通著称的小饭馆。掌柜姓赵,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耳朵上别着根旱烟,正坐在柜台后算账。

“赵掌柜,好久不见。”顾远笑着拱了拱手。

“哎哟,是顾公子!”赵掌柜连忙起身,“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快请坐!”

“赵掌柜,我想请你帮个忙。”顾远开门见山,“镇东李二狗,最近可有作奸犯科的事?”

赵掌柜抽了口烟,眯起眼睛想了想:“李二狗?那小子啊……前几日好像跟人赌钱输了,欠了赌坊不少债。昨儿个我还见他鬼鬼祟祟地往后山跑,不知道干啥去了。”

“后山?”顾远心中一动,“他去后山做什么?”

“谁知道呢?”赵掌柜摇摇头,“那片荒地邪乎得很,听说以前死过人。李二狗那怂货,怕不是去偷摸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顾远若有所思。赌债?后山?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似乎别有隐情。

他又问道:“赵掌柜可知,李二狗近日可曾与人结怨?”

“结怨?”赵掌柜嗤笑一声,“那小子仗着他爹当年在村里有点威望,到处惹是生非。前几天,好像还跟张屠户家的小子打了一架,把人家的猪腿都打折了。”

顾远点点头,又问了几句关于李二狗家境和日常行踪的话,便起身告辞了。

走出味香居,顾远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李二狗欠了赌债,又急于弄钱,这才盯上了杨薇的菜地。只怕那后山,他去得没安好心。

他立刻赶回县衙,找到了那位当差的朋友——名叫周捕快的。周捕快为人正直,最恨欺压百姓的恶霸。

听完顾远的叙述,周捕快沉吟片刻:“顾公子放心,我这就去查。若是那李二狗真敢强占民女(此处指强占土地,当时语境下土地也可视为财产)的地,我定将他拿下!”

有了周捕快的承诺,顾远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立刻赶回杨家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杨薇。

“太好了!”杨薇激动地说,“先生,那我们……”

“先别急。”顾远拦住她,“周捕快说,他需要人证物证俱全。你明日再去镇公所一趟,把王大婶的证词呈上去。我这边也会让周捕快盯着李二狗,只要他敢再动手,立刻就能人赃并获!”

杨薇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激。

次日一早,杨薇带着王大婶的证词,再次来到镇公所。这一次,接待她的不再是那个推诿的衙役,而是一位姓刘的师爷。

刘师爷接过状纸和证词,仔细看了半天,又询问了杨薇几句。杨薇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顾远先生帮忙查到的李二狗可能去后山偷东西的线索,都一一说了出来。

刘师爷听完,点了点头:“杨姑娘,你放心。你这件案子,本官会亲自督办。李二狗近日确有跋扈之举,本官心里有数。你先回去等消息,一有进展,立刻通知你。”

杨薇千恩万谢地离开了镇公所。虽然结果还未出来,但她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

当天傍晚,杨薇正在菜地里给青菜浇水,忽然看到苏大壮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

“婉儿!不好了!”苏大壮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去后山砍柴,看见……看见李二狗鬼鬼祟祟地在咱们菜地边转悠!手里还拿着个袋子,不知道装了什么!”

杨薇心中一紧:“他果然又来了!”

“怎么办?要不要去叫人?”苏大壮握紧了手里的斧头。

杨薇摇了摇头:“爹,先别冲动。我们先过去看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两人悄悄摸到菜地边,躲在一棵大树后面。果然,李二狗正蹲在菜地埂上,从布袋里掏出几个萝卜,往怀里揣。

“妈的,这萝卜长得真水灵!”李二狗掂量着手里的萝卜,自言自语,“等老子拿回去,腌成咸菜,也能卖几个钱!”

他正要继续摘,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猛地回头,看到杨薇和苏大壮站在不远处,顿时吓得脸色惨白。

“你……你们想干什么?”李二狗色厉内荏地喊道。

“李二狗,你又来偷我的菜!”杨薇冷冷地说。

“谁……谁偷你的了?这地……这地我看上的!”李二狗强辩道。

“这地是我家开垦的,有王大婶作证!”杨薇拿出王大婶的证词,“你昨日偷了我的卤牛肉,今日又来偷萝卜,我看你是贼心不改!”

李二狗看着杨薇手中的状纸,又看了看她坚定的眼神,知道这次是踢到铁板了。他色厉内荏地吼道:“你……你等着!老子跟你没完!”

说完,他扔掉手里的萝卜,灰溜溜地跑了。

杨薇看着他的背影,气得直跺脚。苏大壮连忙安慰她:“婉儿,别生气。等官府的人来了,定要他好看!”

当天夜里,周捕快就带人来到了杨家村。他先去了李二狗家,搜出了一些赌债的欠条,又在他床底下搜出了一把偷来的柴刀。

人证(王大婶、苏大壮)、物证(状纸、赌债欠条、偷来的萝卜和柴刀)俱全,李二狗无从抵赖。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李二狗终于认罪了。周捕快当众宣布,将李二狗押送县衙,听候发落。同时,他也宣布,杨薇开垦的菜地,确系其合法开垦所得,任何人都不得侵占。

消息传回杨家村,村民们无不拍手称快。

“太好了!小婉终于得偿所愿了!”

“李二狗这下可栽了!活该!”

王大婶更是激动地拉着杨薇的手:“婉儿啊,我就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孩子!这下,你家的地总算能安心种了!”

杨薇看着村民们喜悦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这次胜利,不仅仅是保住了她的菜地,更是为所有受到欺压的村民出了一口气。

当天晚上,杨薇在灶台前忙碌着。她特意炖了一锅香喷喷的萝卜炖排骨,又做了几个拿手的野菜饼。

“爹,娘,石头,快来吃饭了!”她招呼着家人。

王氏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气色红润。苏大壮也因为解决了心头的隐患,心情大好。石头则举着一块野菜饼,吃得满嘴流油。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听着窗外蛙声阵阵,气氛温馨而融洽。

“婉儿,”王氏看着女儿,眼中充满了骄傲,“这次多亏了你聪明能干,还得多亏了顾公子帮忙。”

“是啊,婉儿,顾公子真是个好人。”苏大壮也点点头。

杨薇笑了笑:“顾先生是好人,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争气。”

她夹起一块萝卜放进嘴里,萝卜炖得软烂入味,汤汁鲜美。这是她用自己汗水浇灌出来的果实,格外香甜。

吃完饭,杨薇帮着收拾好碗筷,独自来到后山的菜地。

月光下,菜地里的青菜萝卜泛着柔和的光泽。经过这场风波,这些蔬菜仿佛也变得更加茁壮。

杨薇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一片菜叶,心里充满了感慨。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有了知识,有了技能,有了家人的支持,还有了……顾远先生这个可以依靠的朋友。

她站起身,望着远处镇子的灯火,心中暗暗发誓:她一定要让这片菜地变得更加繁荣,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她的“美味人生”,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后续情节预告:李二狗受到惩罚、杨薇的菜地名声渐起、开始尝试制作酱菜和腌菜并在镇上售卖、顾远先生进一步指导杨薇学习和事业、两人感情逐渐升温、遇到新的机遇与挑战如参加厨艺比赛、应对更复杂的商业竞争等,故事将围绕杨薇的成长与事业展开更丰富的画卷。)

_(:з」∠)_别急第十二章 酱香初绽,墨香传情

李二狗被押走的那日,杨家村像炸开了锅。村民们围在村口,看着衙役将戴着重枷的李二狗押往县城,有人拍手称快,有人低声议论着“恶有恶报”。杨薇站在人群边缘,望着那张因惊恐而扭曲的脸,只觉得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婉儿!”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杨薇回头,只见王大婶拎着一篮子刚摘的青菜,满脸喜色地走过来:“县太爷说了,李二狗那混账东西,不但要挨板子,还得把他偷抢的东西全吐出来!你家的萝卜,一准能找回来!”

“真的?”石头蹦跳着凑过去,“太好了!姐姐,我们又能吃到萝卜炖肉啦!”

杨薇笑着摸了摸石头的头,心里却另有盘算。这次风波虽平,但她深知,仅凭几亩菜地,终究难长久。若想彻底改变家境,还得另寻出路。

“大婶,”她接过青菜,状似随意地问,“您觉得,咱们村的青菜,要是做成酱菜,会不会比直接卖更好?”

王大婶一愣,随即眼睛一亮:“酱菜?哎哟,这主意好!我婆娘早年跟镇上酱坊的师傅学过两手,腌的萝卜干可香了!只是这些年……”她叹了口气,“家里穷,哪有闲钱置办坛坛罐罐的。”

“坛子不难找。”杨薇说,“我前几日在后山捡了些陶土,晒干了能自己烧陶罐。至于调料……”她想起系统空间里那罐黄金米熬的糖稀,还有上次做糖葫芦剩下的蜂蜜,“我有些独家配料,保准腌出来的酱菜比镇上卖的还香。”

王大婶闻言,激动地抓住杨薇的手:“婉儿,你有这手艺,可千万别藏着!咱村好多人家都种青菜,要是能批量腌了去镇上卖,大伙儿都能多份进项!”

杨薇笑着点头:“大婶放心,等我把酱菜腌出来,第一个就给您家送两坛尝尝鲜。”

送走王大婶,杨薇立刻着手准备。她将后山采来的陶土和成泥,用废置的瓦罐做模子,晒干了整整二十个巴掌大的小陶坛。又翻出系统空间里的糖稀和蜂蜜,按照前世记忆里的酱菜配方,将青菜、萝卜切碎,用盐杀水,再一层菜一层调料地码进坛子里。

苏大壮和石头也成了她的帮手。苏大壮负责劈柴烧火,石头则蹲在灶边,有模有样地用小木勺搅着坛口的封泥。

“姐姐,这坛子怎么封呀?”石头好奇地问。

“要封得严严实实的,不让空气进去,这样菜才不会坏。”杨薇一边说,一边示范给他看。

忙活了整整三天,第一批酱菜终于封坛完毕。杨薇将二十个陶坛搬到院子里,用稻草盖好,等着开坛验证成果。

三天后,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掀开了第一个坛盖。

浓郁的酱香混合着青菜的清香扑面而来!坛子里的萝卜和青菜呈现出诱人的酱红色,油亮亮的,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开。

“成功了!”杨薇惊喜地喊出声。

苏大壮凑过来闻了闻,咂吧着嘴说:“香!真香!比王大婶腌的还香!”

石头也踮着脚尖,使劲吸着鼻子:“姐姐,我也要吃!”

杨薇笑着用干净的筷子夹起一块萝卜,吹了吹递给他:“尝尝看。”

石头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立刻弯成了月牙:“哇!姐姐,这个比糖葫芦还好吃!”

杨薇自己也尝了一块。萝卜炖得软糯入味,青菜吸饱了酱汁的咸香,甜咸交织,回味悠长。这味道,比她前世在餐厅里吃过的任何酱菜都要出色!

“太好了!”杨薇信心大增,“明天,我们就去镇上卖!”

第二天一早,杨薇将二十坛酱菜装上苏大壮推来的独轮车,又带上了几块现做的米糕和糖葫芦,前往青石镇。

她没有直接去集市,而是先来到了墨香斋。

“顾先生。”她掀开门帘,将一坛酱菜递过去,“这是我新做的酱菜,想请您尝尝。”

顾远正在临摹一幅山水画,闻言放下画笔,接过酱菜坛。他拧开盖子,一股清新的酱香弥漫开来。他夹起一块萝卜,细细品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好手艺!这酱菜……比我去年在扬州尝过的‘翠微居’的酱菜还要地道。”

“顾先生喜欢就好。”杨薇笑着说,“我想在镇上开个酱菜摊,不知……墨香斋能否行个方便,让我在贵店门口摆个摊位?”

顾远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她:“婉儿,开设摊位,光靠口味还不够。镇上的酱菜生意,向来被‘福来居’和‘味香居’两家老字号把持,你一个新面孔,想挤进去,怕是不容易。”

“我知道难。”杨薇点头,“但我有信心。我的酱菜用的是自家种的新鲜蔬菜,配料也是独家秘方,价格也比他们公道。而且……”她顿了顿,“我想,或许可以做一些‘定制’酱菜。比如,根据客人的口味,调整咸淡,或者加入他们喜欢的香料。”

顾远闻言,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你有想法,这很好。这样吧,我帮你留意着。过几日,镇上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秋日雅集’,届时镇上的富户、文人都会到场。若是你的酱菜能在雅集上露脸,定能一举成名。”

“雅集?”杨薇有些疑惑。

“嗯。”顾远解释道,“每年秋天,镇上的乡绅富户都会凑钱,在镇东的‘映月湖’畔举办雅集。届时会有诗会、琴会、茶会,也会有各种商贩摆摊售卖土特产、手工艺品。是个绝佳的展示机会。”

杨薇心中一动:“那……我能参加吗?”

“我可以帮你跟主办方说一声。”顾远笑了笑,“不过,雅集的摊位费可不便宜,而且……”他看着杨薇,“你要有心理准备,可能会遇到些挑战。”

“我不怕!”杨薇坚定地说,“只要能把我做的酱菜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尝到,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

顾远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跟张管家说。你回去好好准备,争取在雅集前,多腌几种不同口味的酱菜。”

离开墨香斋,杨薇的心情格外激动。雅集,对她来说,不仅是一个展示的机会,更是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

回到家,她立刻开始着手准备。除了原有的青菜、萝卜酱菜,她又尝试了用辣椒腌制“香辣小黄瓜”,用蒜末和白酒腌制“糖蒜”,甚至还突发奇想,将野山楂和糖稀熬成果酱,夹在酱菜里,做成“山楂夹心酱菜”。

苏大壮和石头也忙得不亦乐乎。苏大壮负责采购更多的陶坛和盐巴,石头则成了她的“试吃员”,每腌好一种新口味,他都要第一个尝鲜,然后给出“姐姐做的最好吃”之类的热情评价。

几天后,第一批雅集用的酱菜终于准备妥当。杨薇将它们精心装在几个小竹篮里,又用干净的蓝印花布包好,显得既质朴又有心意。

雅集当天,映月湖畔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湖边搭起了临时的茶棚、酒肆,还有各种摊位,卖画的、卖字的、卖土产的,琳琅满目。

杨薇跟着顾远,在一个靠近湖边的僻静角落,支起了一个小摊位。她将蓝印花布铺在长条桌上,摆上几篮酱菜,又放了几双干净的竹筷和几个小碟子。

“婉儿,”顾远看着她略显紧张的样子,温和地说,“别担心。你的酱菜品质好,口味独特,一定会有人喜欢的。我就在旁边看着,有什么事,随时叫我。”

杨薇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嗯!”

很快,就有几个路过摊位的妇人被酱菜的香味吸引过来。

“这是什么?”

“新腌的酱菜,您尝尝?”

杨薇笑着递上小碟子和竹筷。妇人们尝过之后,纷纷赞不绝口。

“哎呀,这萝卜干真好吃!比镇上卖的香多了!”

“这辣椒小黄瓜也挺开胃的!”

“姑娘,你这酱菜怎么卖?”

“十文钱一小碟,两文钱可以买个小碟的试吃装。”杨薇报出价格。这个价格,比镇上同类酱菜略低,但品质却好上许多。

很快,杨薇的摊位前就排起了小队。她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苏大壮则守在摊位后面,帮她收钱、递酱菜,石头则蹲在一旁,用小手笨拙地帮着剥蒜。

就在这时,几个穿着华丽的妇人簇拥着一个珠光宝气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

“咦?这里怎么有个卖酱菜的摊子?”其中一个妇人皱着眉头说。

年轻女子拨开人群,走到摊位前,瞥了一眼杨薇的酱菜,嗤笑一声:“哼,乡下丫头也敢来雅集摆摊?卖的什么破烂玩意儿,也配出现在这里?”

杨薇心中一紧,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微笑:“这位小姐,我这酱菜是自家种的新鲜蔬菜腌制的,绝对干净卫生,味道也不错,您要不要尝尝?”

“尝尝?”年轻女子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本小姐的味蕾,岂是你这乡下酱菜能入得了的?赶紧收起来,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她身后的几个妇人也都附和起来:

“就是!快走快走,别挡着道儿!”

“雅集是咱们这些体面人来的地方,岂容你这种人在此献丑?”

杨薇的脸色白了白,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如此刻薄的人。

就在她不知所措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几位小姐,如此口出不逊,未免有失体统吧?”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顾远不知何时已站在了摊位旁,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顾……顾公子?”那年轻女子看清来人,脸色微变,似乎有些忌惮。

“正是。”顾远点点头,“这位姑娘的酱菜,是我请来参加雅集的。其风味独特,制作精良,连我都颇感兴趣。几位若是不信,不妨亲自尝尝。”

年轻女子闻言,脸色更加难看,但碍于顾远的面子,又不好发作。她悻悻地哼了一声,拉着一群妇人转身离开了。

杨薇看着顾远,心中充满了感激:“先生……”

“不必言谢。”顾远笑了笑,“这是我该做的。不过,你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镇上的人复杂,难免会遇到些难缠的角色。”

“嗯,我知道了。”杨薇点点头,心里却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她要用自己的实力,让这些人刮目相看!

顾远的话,也提醒了杨薇。她不能只满足于摆摊卖酱菜,要想长远发展,还得有自己的招牌,甚至开一家真正的店铺。

雅集结束后,杨薇的酱菜几乎销售一空。不少客人尝过之后,都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下次雅集还能买到。甚至有几家镇上的饭馆老板,也私下跟她订了货。

“婉儿,看来你这酱菜,是真要火了!”王大婶兴奋地拉着她的手说。

杨薇笑着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更长远的事情。她拿出顾远之前给她的那个锦囊,里面除了石灰粉和草药,还有几张薄薄的银票——那是顾远悄悄塞给她的,说是“预支”的开店本钱。

“爹,娘,”她将银票拿出来,“我想……在镇上租个铺面,开一家真正的酱菜铺子。”

苏大壮和王氏都愣住了。

“开铺子?”苏大壮有些犹豫,“那得花不少钱吧?”

“嗯。”杨薇点头,“顾先生给了我一些本钱。我想先租个小铺面,慢慢做起来。”

王氏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婉儿,娘支持你。只是……你自己要多加小心。”

“嗯!”

接下来的日子,杨薇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一边继续腌制酱菜,保证供应,一边开始考察镇上的店铺。最终,她在离墨香斋不远的一条小巷里,租下了一间两间门面的小铺子。

她将铺子简单装修了一下,挂上了一块崭新的招牌——“婉香酱园”。

开业那天,顾远特意送来了一块题字的木匾,上书“味美价廉,童叟无欺”八个大字。王大婶和村里的乡亲们也都来捧场,将小铺子挤得水泄不通。

杨薇站在铺子门口,看着人来人往,心中充满了感慨。从一个在山村里挣扎求生的农家女,到如今拥有自己店铺的小老板,这条路,她走了很久,也很艰难。

但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她的“婉香酱园”,一定会越做越好!她的“美味人生”,也一定会像这酱菜一样,越酿越醇,香气四溢!

(后续情节预告:婉香酱园开业、与镇上老字号竞争、顾远暗中支持、研发新口味酱菜、参加更大规模的美食比赛、与顾远的感情逐渐明朗、面对商业倾轧和家族恩怨等,故事将围绕杨薇的事业成长与情感归属展开更深入的描绘。)

(ง •̀_•́)ง加油第十三章 谣言风波,匠心破局

婉香酱园开业的第七日,杨薇正站在柜台后给客人称酱菜,忽然听见铺子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都说那婉家丫头的酱菜不干净!昨天我家小子吃了,上吐下泻的!”

“可不是嘛!我亲眼见她铺子后巷堆着烂菜叶子,哪像正经作坊?”

“福来居的张掌柜说了,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东西,吃坏了可没人管!”

杨薇手一抖,秤砣“当啷”掉在案上。她抬头望去,只见几个妇人正围在门口,对着铺子指指点点,其中一人正是前日在雅集上羞辱过她的珠光宝气女子,此刻正叉着腰,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笑。

“怎么回事?”杨薇攥紧围裙角,强作镇定地问正在擦桌子的石头。

石头小脸煞白,凑到她耳边:“姐姐,是……是福来居的张奶奶带人来说的,说咱们的酱菜用了烂菜叶,还说……还说吃坏了人!”

杨薇的心沉了下去。福来居是镇上开了三十年的老字号酱菜铺,掌柜张守仁是个精于算计的生意人。她早料到对方不会坐视自己崛起,却没想到对方会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我去后巷看看。”杨薇放下算盘,大步走向后院。后巷确实堆着半筐没来得及处理的菜根,是她昨日清洗时削下来的。可这些菜根都是新鲜的,并未腐烂,显然是被人故意翻出来栽赃。

“杨姑娘!”

身后传来顾远的声音。他不知何时赶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个食盒,眉头微蹙:“我刚从县衙回来,听说了这事。”

杨薇苦笑:“顾先生,您瞧,这才刚开张,就有人来砸场子。”

顾远放下食盒,走到后巷看了看,又问了问围观的村民。很快,他便明白了缘由——几个与福来居交好的商户,趁着杨薇忙碌时,将提前准备好的烂菜叶扔进了她的后巷,又散布谣言。

“此事蹊跷。”顾远道,“福来居若真在意你,大可直接与你竞争,何必用这种手段?”

杨薇摇头:“或许是因为雅集上我抢了他们的风头。张掌柜那人,我早看出他不是善茬。”

“你可有证据?”顾远问。

杨薇指向后巷的菜根:“这些菜根都是我今早削的,新鲜得很。可他们偏说烂了,分明是栽赃。”

顾远蹲下身,捡起一片菜根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确实新鲜。不过,空口无凭,需得找个懂行的人来验验。”

“懂行的人?”杨薇犯了难。镇上最有经验的酱菜师傅都在福来居和味香居,她一个新来的,上哪儿找证人?

“我倒认识一位。”顾远忽然道,“县衙里的周捕快,他娘以前在宫里做过女官,最懂饮食卫生。我请她来一趟?”

杨薇眼睛一亮:“那太好了!”

顾远点点头,转身进城。杨薇则留在铺子里,一边安抚围观的村民,一边让人把后巷的菜根清理干净。

没过多久,顾远便带着一位穿青布衫的老妇人回来了。老妇人虽衣着朴素,但眼神锐利,一看便知是个有阅历的人。

“周大娘,您给瞧瞧。”顾远将菜根递过去。

周大娘捏起一片菜根,翻来覆去看了看,又凑到鼻尖闻了闻,冷笑道:“新鲜的很,别说烂了,连蔫都没蔫。这是有人故意栽赃!”

“您是……”杨薇疑惑地问。

“这是周捕快的娘,周大娘。”顾远介绍道,“她以前在御膳房当过差,最会分辨食材好坏。”

周大娘瞥了杨薇一眼,见她虽穿着粗布,但眼神清亮,不似奸猾之辈,便直言道:“丫头,你这铺子我看行。食材新鲜,酱菜也腌得地道。至于那烂菜叶的事,分明是有人使坏。”

有了周大娘的证词,杨薇底气足了。她立刻将周大娘请到铺子里,当着众人的面讲述了事情经过,并请周大娘腌了剩下的酱菜。

“这些酱菜用的是自家种的青菜,盐巴也是上好的海盐,发酵的坛子是我亲手烧的陶瓮,绝对干净。”周大娘指着坛子上的封泥,“你们看这封泥,严丝合缝,哪有进去脏东西的可能?”

村民们看了,纷纷点头。那几个带头造谣的妇人见势不妙,灰溜溜地走了。

“杨姑娘,你这酱菜我看行。”周大娘临走前拍了拍杨薇的手,“往后若有人再找麻烦,你报上周捕快的名字,没人敢欺负你。”

送走周大娘,杨薇望着重新围拢过来的顾客,心中满是感激:“顾先生,今日多亏了您和大娘……”

“不必言谢。”顾远笑了笑,“这是我该做的。不过,你得想想,为何福来居会盯上你?”

杨薇沉吟片刻:“或许……是因为我的酱菜卖得太好了?”

“不只是这个。”顾远摇头,“我昨日去县衙,听周捕快说,福来居最近在暗中收购镇上的小酱菜铺,想垄断市场。你这家‘婉香酱园’,恰好卡在了他们的计划里。”

杨薇心中一凛。原来,对方的打压是蓄谋已久。

“那……我该怎么办?”她有些无措。

“迎难而上。”顾远道,“既然他们想垄断,你便做出比他们更好的酱菜。不仅要味道好,还要有特色,让人吃了一次就忘不掉。”

“特色……”杨薇喃喃道。她的酱菜用的都是自家种的新鲜蔬菜,调料也是独家秘方,或许……可以从“新鲜”和“天然”上做文章?

“对了!”她忽然想起系统空间里的黄金米,“顾先生,我还有些黄金米,或许可以用来做些特别的酱菜?”

顾远眼中闪过一丝兴趣:“黄金米?你说的是那种金灿灿、带着奇香的米?”

“嗯!”杨薇点头,“我试过用它熬粥、做米糕,都极香。若是用它来腌酱菜……”

“值得一试。”顾远鼓励道,“你若需要帮忙,随时找我。”

送走顾远,杨薇立刻回到后院,将黄金米磨成细粉,又挑了最嫩的小青菜,按照前世记忆里的方法,将米粉与菜汁混合,调制成特殊的酱料。

三天后,第一批“黄金脆蔬酱”终于腌好了。杨薇将酱菜装在青瓷小罐里,又用金色的丝线系了标签,显得格外精致。

“姐姐,这个酱菜好香!”石头扒着柜台,使劲吸着鼻子。

杨薇笑着递给他一小碟:“尝尝看。”

石头舔了舔嘴唇,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哇!姐姐,这个比之前的酱菜还好吃!又脆又香,还有点甜甜的!”

杨薇自己也尝了一块。黄金米的清香融入酱菜中,口感层次更丰富,确实比普通酱菜更胜一筹。

“顾先生,您来看看。”她将新做的酱菜递给路过的顾远。

顾远尝了一口,眼中露出惊喜:“好!这‘黄金脆蔬酱’,既有酱菜的咸香,又有黄金米的清甜,口感酥脆,别具一格!你若将此酱推向市场,定能一鸣惊人!”

有了顾远的肯定,杨薇信心大增。她将“黄金脆蔬酱”作为主打产品,重新设计了包装,还在铺子门口挂起了“新品上市”的幌子。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镇。福来居的张掌柜听说后,气得摔了茶杯:“好个乡下丫头!竟敢抢老子的生意!”

他立刻派伙计去打探,得知杨薇的“黄金脆蔬酱”用了黄金米,便立刻让人去市面上收购黄金米,想断她的货源。

然而,杨薇早有准备。她的黄金米是系统空间产出的,取之不尽。就算张掌柜买光了市面上的黄金米,她也能源源不断地供应。

“黄金脆蔬酱”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许多顾客为了买一罐,甚至排起了长队。福来居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张掌柜气得脸都绿了。

就在这时,镇上又传来一个消息——“秋日雅集”即将再次举办,主办方邀请了各地的美食家前来品鉴。

“婉儿,这是个好机会!”顾远对杨薇说,“若你的酱菜能在雅集上获奖,便可彻底打响名气!”

杨薇点头,立刻开始准备。她精心挑选了几种最受欢迎的酱菜,又特意用黄金米做了一道“黄金八宝酱”,寓意吉祥富贵。

雅集当天,映月湖畔更是热闹非凡。杨薇的摊位前,不仅摆满了各式酱菜,还特意搭了个小棚子,现场演示如何用黄金米制作酱菜。

许多文人墨客被吸引过来,纷纷驻足观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尝了“黄金脆蔬酱”后,抚须赞道:“此酱入口酥脆,咸甜交织,更有黄金米之清香,实乃酱中精品!”

另一位富商尝了“黄金八宝酱”后,眼睛发亮:“这酱色泽金黄,寓意极好,用来送礼最合适不过!”

最终,“婉香酱园”的酱菜在雅集上大放异彩,不仅获得了“最佳风味奖”,还被多位富商预定为贡品。

张掌柜看着自家铺子门可罗雀,又气又急,最终大病了一场。

杨薇站在铺子门口,望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心中充满了感慨。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的“婉香酱园”,终将成为镇上乃至整个州府最有名的酱菜铺!

而顾远,则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她。他的眼中,满是欣赏与温柔。他知道,这个坚韧、聪慧的女孩,未来不可限量。或许,他该找个机会,向她表明心意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