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距离春节还有两天。青藤中学的校园里挂起了红灯笼,一串串灯笼沿着教学楼的走廊悬挂,在寒风中轻轻晃动,给冬日的校园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林深、陈默、苏晴和李伟拿着胶水和彩纸,在 “青藤记忆馆” 门口忙碌着 —— 他们要制作一批 “记忆灯笼”,挂在老槐树和蓝叶树苗周围,作为春节期间校园的特色装饰,也让返乡的老校友能通过灯笼感受到地脉里的温暖记忆。
“林深,你看这个灯笼的图案怎么样?” 陈默举起一个画着老槐树的灯笼,灯笼上的老槐树枝叶繁茂,树下站着几个模糊的人影,正是外婆和当年的学生们,“我照着 1985 届纪念册里的照片画的,还加了点蓝色的光丝,像地脉能量的样子。”
林深接过灯笼,仔细看着,眼里满是赞赏:“太好看了!你把老槐树的温柔和地脉的神奇都画出来了。等会儿我们在灯笼里放个小灯,晚上亮起来的时候,肯定特别漂亮。”
苏晴拿着一沓老照片,笑着说:“我找了很多老校友捐赠的春节照片,有 1970 年的校园春节联欢会,1988 年的师生包饺子活动,还有 2000 年的春节灯笼展,我们可以把这些照片贴在灯笼上,让灯笼变成‘记忆载体’。”
李伟则负责组装灯笼框架,他手里拿着竹条,动作熟练地编织着:“我爷爷是扎灯笼的老手,我从小就跟着他学,这点活儿难不倒我!保证每个灯笼都结实又好看,能挂到元宵节!”
四人分工合作,很快就制作好了二十多个 “记忆灯笼”。每个灯笼上都贴着不同年代的老照片,画着与青藤中学相关的图案,还写着老校友们的祝福语,比如 “愿老槐树常青,记忆永存”“祝青藤中学越来越好,守护永不停止”。
“我们去挂灯笼吧!” 林深抱起几个灯笼,朝着老槐树走去。陈默、苏晴和李伟也各自抱起灯笼,跟在后面。老槐树下的积雪已经融化了大半,露出了湿润的泥土,蓝叶树苗的保温棉被工人换成了红色的绒布,像是给树苗穿上了 “新年衣服”。
林深爬上梯子,将第一个灯笼挂在老槐树的枝干上。灯笼里的小灯一亮,暖黄色的光芒透过灯笼纸,照亮了上面的老照片 ——1988 年的春节,外婆和学生们在老槐树下包饺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神奇的是,灯光亮起的瞬间,灯笼周围泛起了淡淡的蓝光,照片里的场景像是活了过来,能看到饺子在锅里翻滚,听到学生们的笑声,和 “记忆回声” 的效果一模一样。
“太神奇了!” 陈默激动地说,“这就是‘记忆灯笼’的效果吗?能让老照片里的记忆活过来!”
林深点点头,他想起陈教授说的 “地脉能量能与任何承载记忆的物品产生共鸣”,“记忆灯笼” 上的老照片和祝福语都是温暖的记忆载体,自然能激活地脉能量,形成 “记忆投影”。
四人继续挂灯笼,每个灯笼亮起时,都会出现不同的 “记忆投影”:挂在蓝叶树苗旁的灯笼,投影出夏星在未来校园里的场景;挂在实验楼门口的灯笼,投影出妈妈当年在实验室里准备春节装饰的画面;挂在图书馆门口的灯笼,投影出外婆在图书馆里给学生们读春节故事的场景。
路过的教职工看到这些神奇的灯笼,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拍照。值班的张老师笑着说:“这些灯笼太有意义了!明天就是除夕,肯定会有很多返乡的老校友来学校,看到这些灯笼,一定会很感动。”
当天下午,方秀兰带着她的家人来到学校。她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小宇都来了,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有饺子馅、春联、福字,还有给 “青藤记忆馆” 捐赠的旧物 ——1990 年的春节贺卡,上面有外婆给方秀兰写的新年祝福。
“林深,我们来给学校送年货了!” 方秀兰笑着说,“我跟家人说了学校的故事,他们都想来看看,还想帮你们一起布置校园,让学校更有年味。”
方秀兰的儿子是一名设计师,他看到 “记忆灯笼” 后,主动提出要帮忙制作更多的灯笼:“我可以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一些带有地脉能量感应的灯笼,晚上亮起来的时候,能投影出更多的记忆场景,还能播放老校友们的语音祝福。”
方秀兰的儿媳则拿出春联和福字,开始给 “青藤记忆馆” 和传达室贴春联:“我来写春联,你们说内容,一定要把地脉守护和记忆传承写进去,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我们学校的特色。”
小宇则拉着李伟,一起给蓝叶树苗浇水,还在树苗旁边放了一个小小的新年礼物 —— 一个用红绳系着的中国结,上面写着 “守护小树苗,传承大梦想”。
校园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教职工、方秀兰的家人、林深他们,一起布置校园:贴春联、挂灯笼、摆年货、写福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像是在准备自己家的新年。
傍晚时分,江哲也来到了学校。他带来了一个特制的 “地脉能量灯笼”,灯笼的主体是蓝色的,上面刻着 “记忆之心” 的图案,里面装着一个小小的能量感应装置。“这个灯笼能吸收地脉能量,在除夕夜零点的时候,会释放出‘记忆祝福’,让所有与青藤中学有关的人,都能收到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祝福。” 江哲解释道,“我已经调试好了,就等除夕夜零点激活。”
林深接过 “地脉能量灯笼”,挂在老槐树最粗的枝干上。灯笼亮起时,发出淡蓝色的光芒,与周围的红色灯笼形成鲜明的对比,格外显眼。灯笼上的 “记忆之心” 图案慢慢旋转,像是在吸收周围的地脉能量,为除夕夜的 “记忆祝福” 做准备。
除夕当天,青藤中学的校园里挤满了人。有返乡的老校友,有附近的居民,还有特意来参观 “记忆灯笼” 的游客。大家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相机,在校园里四处参观,看着灯笼上的 “记忆投影”,听着林深他们讲述地脉守护的故事,脸上满是感动和幸福。
方秀兰站在老槐树下,给老校友们讲外婆当年的故事,讲她和外婆的 “桂花雨” 约定,讲她找回毕业纪念册的经历。老校友们听得很认真,有人还拿出自己的旧物,捐赠给 “青藤记忆馆”,希望能为地脉守护出一份力。
中午,大家在校园里一起吃饺子。教职工食堂准备了很多馅料的饺子,有白菜猪肉馅、韭菜鸡蛋馅、芹菜牛肉馅,还有孩子们喜欢的水果馅。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聊着天,像是一家人一样温暖。小宇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给老校友们端饺子,还拿着 “记忆灯笼” 给他们展示,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自豪:“这是我们制作的‘记忆灯笼’,能看到过去的故事,还能收到未来的祝福哦!”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所有的 “记忆灯笼” 一起亮起,暖黄色的光芒和淡淡的蓝光交织在一起,照亮了整个校园。灯笼上的 “记忆投影” 变得更加清晰,不同年代的场景在灯笼周围交织,像是一幅跨越时空的 “青藤记忆画卷”——1970 年的春节联欢会、1988 年的包饺子活动、1998 年的校园装饰、2025 年的 “记忆灯笼” 展、2045 年的未来校园,所有的场景都围绕着老槐树和蓝叶树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记忆漩涡”,温暖而神奇。
“还有十分钟就是零点了!” 江哲看了眼手表,激动地说,“‘地脉能量灯笼’已经吸收了足够的能量,马上就能释放‘记忆祝福’了!”
所有人都聚集在老槐树下,仰着头,期待着 “记忆祝福” 的到来。林深、陈默、苏晴、李伟、方秀兰、江哲,还有很多老校友、居民、游客,大家手牵着手,脸上满是期待。
倒计时开始了:“10、9、8、7……3、2、1!新年快乐!”
零点的钟声敲响的瞬间,“地脉能量灯笼” 突然发出耀眼的蓝光,蓝光冲天而起,在夜空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记忆之心” 图案。图案中,浮现出无数人的笑脸,有外婆、妈妈、顾老先生、陈教授、夏星,还有所有与青藤中学有关的人,他们对着地面上的人挥手,嘴里说着 “新年快乐”“守护加油”“记忆永存”。
更神奇的是,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收到了一条特殊的 “记忆祝福”—— 是一段来自过去或未来的语音:林深收到了妈妈的祝福,“深深,新年快乐,妈妈为你骄傲”;陈默收到了未来自己的祝福,“陈默,你当年制作的‘记忆灯笼’很受欢迎,未来的你还在继续守护记忆哦”;苏晴收到了李奶奶和小雅奶奶的祝福,“苏晴,谢谢你帮我们找到信件,新年快乐”;李伟收到了未来儿子的祝福,“爸爸,你当年和林深叔叔一起守护学校的故事太酷了,我也要成为守护者”;方秀兰收到了外婆的祝福,“秀兰,新年快乐,你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做得很好”。
所有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人互相拥抱,有人对着夜空挥手,有人在心里默默许愿。老槐树下,蓝叶树苗旁,“记忆灯笼” 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地脉深处的记忆之心,也在同步释放着温暖的能量,将这份跨越时空的祝福,传递给每一个与青藤中学有关的人。
“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 陈默擦了擦眼泪,笑着说,“能和这么多人一起,收到来自过去和未来的祝福,太幸福了!”
苏晴也笑着说:“我从来没想过,春节可以这么特别。这些‘记忆祝福’,会成为我最珍贵的新年礼物,永远记在心里。”
林深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平静和幸福。他知道,这个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地脉守护传承的重要时刻 —— 它让所有人都明白,青藤中学的地脉,不仅是一块土地,更是一个 “家”,一个承载着无数人青春记忆和情感的 “家”。无论过去多久,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想起这个 “家”,就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大年初一早上,林深再次来到学校。校园里的 “记忆灯笼” 还亮着,只是光芒比昨晚柔和了许多。老槐树下,有几个孩子在捡灯笼上掉落的彩纸,嘴里哼着春节的儿歌;蓝叶树苗旁,有老校友在拍照,想要留住这份神奇的记忆;“青藤记忆馆” 里,有游客在翻看老校友捐赠的旧物,听工作人员讲述地脉守护的故事。
方秀兰和小宇也来了,小宇手里拿着一个新的中国结,想要挂在蓝叶树苗上:“哥哥,我想再给小树苗送一个礼物,祝它新年快乐,快点长大。”
林深笑着帮小宇把中国结挂好,小宇突然指着蓝叶树苗的叶子说:“哥哥,你看!叶子上有未来的场景,是我和你一起给小树苗浇水,还有夏星姐姐,她在未来对着我们笑呢!”
林深顺着小宇指的方向看去,叶子上果然有淡淡的投影 —— 未来的青藤中学,他和小宇、夏星一起,在蓝叶树苗旁浇水,树苗已经长成了大树,枝叶繁茂,树下围着很多孩子,正在听他们讲述地脉守护的故事。
“是啊,未来的我们,还会一起守护这里。” 林深的声音带着笑意,他知道,这份守护的责任,会一代代传承下去,从他到小宇,从小宇到未来的孩子,永远不会停止。
当天下午,林深在 “青藤记忆馆” 里,写下了新年的第一篇 “地脉守护日记”:
2026 年大年初一,晴。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青藤中学的校园里依旧充满了温暖和幸福。除夕夜的 “记忆祝福”,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地脉的神奇和记忆的温暖。老校友们带着感动离开,游客们带着好奇参观,孩子们带着梦想玩耍,这就是我们守护的意义 —— 让青藤中学成为一个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的地方。
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记忆现象出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温暖,坚守传承,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让地脉永远稳定,让记忆永远鲜活。
愿新的一年,青藤中学常青,地脉能量常稳,记忆之心常亮,守护之人常伴。
写完日记,林深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窗外。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展示柜里的旧物上,妈妈的实验笔记本、外婆的《小王子》、1985 届的毕业纪念册、夏星的蓝色徽章,都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是在回应他的祝福。
他知道,新的一年,新的守护故事已经开始。而他,会带着这份责任和幸福,继续在青藤中学的校园里,守护着地脉,守护着记忆,守护着这份跨越时空的温暖,直到未来的某一天,与夏星在未来的青藤中学相遇,一起见证更多美好的故事,一起迎接更多温暖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