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1999:淬火年代》是由作者“Sophia ”创作编写的一本连载年代文类型小说,孙晓雅赵志刚是这本小说的主角,第12章是这本书的最新章节,已更新133262字。主要讲述了:第17章晓雅把两封信投进邮筒,心里松快了些。日子像上了发条,掐着指头算,离八月底没剩多少天了。工坊里,机器声依旧轰鸣,但晓雅的心,已经一半飞回了沈阳,飞到了佳妮身边。她寻了个王姐看着心情不错的下午,瞅…

《铁西1999:淬火年代》精彩章节试读
第17章
晓雅把两封信投进邮筒,心里松快了些。日子像上了发条,掐着指头算,离八月底没剩多少天了。工坊里,机器声依旧轰鸣,但晓雅的心,已经一半飞回了沈阳,飞到了佳妮身边。
她寻了个王姐看着心情不错的下午,瞅着空隙走了过去。王姐正在核对一批刚出的货,手指点着清单,眉头微微蹙着。
“王姐,忙呢?”晓雅开口,声音尽量放得平稳。
王姐抬起头,见是她,眉头舒展了些:“晓雅啊,啥事?”她放下单子,拍了拍手上的灰。
“王姐,我……估摸着,干到这个月底,就该走了。”晓雅说完,看着王姐的脸色。她心里打着鼓,虽说王姐之前话里透了口风,但真提出来,还是有点忐忑。
王姐没立刻接话,拿起桌上的茶杯,吹了吹浮沫,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想好了?回去有门路了?”她眼睛看着晓雅,像是要掂量她话里的分量。
“嗯,想好了。”晓雅点点头,“出来小半年,孩子想得慌。回去……总得找点营生,不能白学这身手艺。”她没把话说太满,但眼神里的坚定藏不住。
王姐放下茶杯,叹了口气:“说实话,晓雅,你这手艺,这心性,留在我这儿,是屈才。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不是池中物。”她顿了顿,手指敲着桌面,“濮院这地方,水深,但也养人。你学了本事,见了世面,回去好好干,未必比在我这儿差。”
晓雅心里一热,王姐这话,算是掏心窝子了。“谢谢王姐这几个月照顾,教我那么多。”
“别说这见外的话。”王姐摆摆手,“你帮我扛过事情,我记着呢。这样,月底走,没问题。这个月工钱,我给你算整月,奖金……看你这最后几天出的货,要还是这质量,我再给你包个红包,算给你送行。”
晓雅没想到王姐这么痛快,还主动提了红包,赶紧说:“王姐,这怎么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王姐打断她,“你应得的。我们这行,靠手艺吃饭,也靠良心做人。你这两样都占着。”她站起来,拍了拍晓雅的胳膊,“最后几天,稳住,把手头的活儿干漂亮。以后回了东北,要是碰上啥好料子,或者需要这边的版,捎个信儿来,我听市场里面的人说你们沈阳那边有个叫五爱街的地儿卖羊毛衫弄还挺热闹,以后万一我们还能有点生意往来呢,可别忘了我。”
“哎 瞧您说的,一定!”晓雅重重地点头。
离开的消息,像颗小石子投进厂子这潭水里,漾开了一圈圈涟漪,阿珍和阿丽虽然没有太大反应,但是和以往好像又有一些不同。
下午晓雅去拿原料的时候看见阿丽。她现在是能躲着晓雅就躲着,实在躲不过,就低着头,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团。晓雅要走的信儿传开后,她更是连正眼都不敢瞧晓雅这边。有两次,晓雅感觉背后有目光,一回头,正好撞上阿丽慌忙移开的视线,那眼神里,有惧怕,有后悔,可能还有那么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晓雅只当没看见,这种人,不值得她再费心思。
日子在一种微妙的倒计时气氛中过去。晓雅干活更卖力了,出的布面平整密实,连王姐抽查时都挑不出毛病。她把自己记的那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挑着重要的,工工整整地又抄了一份简略的,临走前悄悄塞给了平时还算踏实的一个女工。她能帮的,也就到这了。
八月的最后一天,天气还是闷热。晓雅结清了工钱,王姐果然额外封了个不大不小的红包。她把早就收拾好的零碎东西装进一个半旧的编织袋,跟工坊里剩下的人简单道了别。走出工厂大门时,她没回头。她没告诉任何人具体什么时候走,不想面对那些尴尬的送别。
没想到,刚走出巷子口,就看见阿珍等在那里,搓着手,一脸不安。
“晓雅姐……你真要走啊?”阿珍怯生生地问。
“嗯。”晓雅应了一声,脚步没停。
阿珍跟在她旁边,支支吾吾地说:“那天……那天阿丽拉我……我……我对不住你……”
晓雅停下脚步,看着阿珍:“阿珍,过去的事就算了。以后,你好自为之吧。”
阿珍眼圈有点红,从口袋里掏出两个还温热的茶叶蛋,塞到晓雅手里:“路上……路上吃。晓雅姐,你是有本事的人,回去肯定能行。”
晓雅看着手里的茶叶蛋,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她点了点头:“谢谢。我走了。”
她转身走向车站,没有再回头。她知道,这个闷热、潮湿,充满了机杼声和复杂人情往来的南方小镇,在她身后渐渐远去了。
坐上北上的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敲打着耳膜。窗外的风景从水田变成了平原,又渐渐有了北方山峦的影子。晓雅的心,也跟着铁轨,一寸寸往家奔。
火车颠簸了一天一夜,晓雅几乎没怎么合眼。钱贴身放着,手时不时就要摸一下。看着窗外从南方的水田丘陵,逐渐变成北方开阔的平原,地里的庄稼开始泛黄,她的心也一点点提了起来。沈阳,现在是什么光景?志刚和佳妮,怎么样了?
火车终于在沈阳站喘着粗气停下。八月底的沈阳,已经有了凉意,风吹在脸上,干爽利索,跟南方的黏腻完全不同。晓雅提着行李,随着人流走出车站,看着眼前熟悉又有点陌生的街景,深深吸了一口家乡的空气。
她没直接回家,先拎着东西直奔五爱街。这个时间,正是摊位上最忙活的时候。
远远的,她就看见王琳那个熟悉的摊位。王琳正叉着腰,跟一个挑拣衣服的顾客大声说着什么,嗓门亮堂,带着东北娘们特有的泼辣劲儿。
晓雅走到摊位前,喊了一声:“琳子!”
王琳一回头,看见风尘仆仆的晓雅,愣了一下,随即把手里的衣服往摊子上一扔,大叫着就扑了过来:“哎呀我的妈呀!晓雅!你可算回来了!你这死丫头,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她抱着晓雅,又捶又打,声音都带了哭腔:“瘦了!也黑了!南方那鬼地方,就不是人待的!”
晓雅被她勒得喘不过气,心里却暖烘烘的,眼眶也湿了:“刚下火车,先来看看你。”
王琳松开她,上下打量着,嘴里啧啧有声:“行啊,这精神头看着不一样了!咋样?钱挣着没?没让人欺负吧?”
晓雅拍了拍胸口暗兜的位置,压低声音:“挣着了,比预想的多点。”
“太好了!”王琳一拍大腿,比自己挣钱还高兴,“我就说你行!走,收摊!今天说啥也得给你接风!我请你下馆子!”
“别,你这正忙着呢。”晓雅拉住她,“我先回家看看,佳妮该放学了。”
“对对对,看闺女要紧!”王琳连连点头,又凑近小声问,“那你……跟赵志刚说了你今儿回来没?”
晓雅摇摇头:“信里只说大概月底,没定具体日子。”
王琳撇撇嘴:“那他估计还蒙在鼓里呢。你快回去看看吧,有啥事随时过来找我!对了,”她想起什么,从摊位底下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几件颜色鲜亮的小孩衣服,“给佳妮的,我早就留好了!拿回去给孩子穿!”
晓雅没推辞,接过袋子:“谢谢琳子。”
“跟我扯这个干啥!赶紧回去吧!”王琳推她。
旁边摊位的陈雪看着走远的晓雅抻着脖子问:“王琳这是谁啊,给你乐成这样?”
王琳听见她问整个声音都高了八度:“比捡钱还高兴!我发小,晓雅!要回来了!在南方学成了,挣着钱了!”
“哟!就是那个去学技术的那个?”陈雪也来了兴趣,“真行啊!这下你可有膀子了!”
那可不!”王琳心里盘算着,晓雅现在技术学成了,还会打版,这次说不定真能一起干点啥。五爱街的羊毛衫,秋冬可是大头。她心里顿时有了底,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晚上收摊,她特意去称了半斤猪头肉,又买了瓶啤酒,打算自己先庆祝一下。
与此同时,晓雅正提着行李和给佳妮的衣服往家走。越走近那片熟悉的家属楼,她的心跳得越快。楼道里还是那股熟悉的煤烟子和白菜混合的味道。她走到自家门口,门关着,里面静悄悄的。
她掏出钥匙,犹豫了一下,还是插进锁孔,轻轻一拧,门开了。
家里和她离开时差不多,只是显得更旧、更乱了一些。桌上放着吃剩的咸菜和馒头,地上有些杂物。佳妮的小书包挂在门后。
这时,里屋的门帘一掀,赵志刚端着个搪瓷缸子走了出来。他看到站在门口的晓雅,明显愣住了,手里的缸子差点没拿稳。
“你……你咋回来了?”赵志刚有些结巴地问,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惊。
晓雅把行李放在门口:“嗯,那边活儿忙完了。”
两人一时无话。夫妻俩之间的分离,加上之前的隔阂,让空气都有些凝滞。
还是晓雅先开口:“佳妮呢?”
“出去玩了,一会儿就该回来了。”赵志刚放下缸子,走过来,想接过晓雅的行李,又觉得不合适,手在半空停住了。他打量着晓雅,皱了皱眉:“你……你这趟,还行?”
“还行。”晓雅言简意赅。她走到桌边,看到佳妮摊在桌上的作业本,拿起来看了看,字写得工整了些。
赵志刚跟过来,站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沉默了一会儿,才闷闷地问:“吃饭没?家里还有面条,我给你下点?”
“不用,在火车上吃了。”晓雅放下作业本,转过身,看着赵志刚。他比之前更瘦了,脸上带着疲惫感,但眼神似乎比她离开时少了些颓丧。
“我挣了些钱回来。”晓雅直接说,“家里欠的债,能先还上一部分。”
赵志刚身体微微一震,眼神复杂地看着她,有惊讶,有松了口气,似乎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吐出两个字:“多少?”
晓雅没直接回答数字,只是说:“够缓一大口气了。具体的,晚上再说。”
正说着,门外传来噔噔噔的跑步声,接着是钥匙开门的声音。佳妮像个小炮弹一样冲了进来,嘴里喊着:“爸!我饿了……”
话没说完,她看到了站在屋里的晓雅,一下子刹住脚步,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喊了一声:“妈?”
晓雅的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她蹲下身,张开手臂:“佳妮!妈回来了!”
佳妮愣了几秒,然后“哇”一声哭出来,扑进晓雅怀里,紧紧抱住她的脖子:“妈!你可回来了!我想死你了!他们都说你不要我了……”
晓雅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她抱紧女儿,声音哽咽:“胡说!妈怎么会不要你!妈是出去给你挣钱去了……你看,妈给你买新衣服了……”
赵志刚站在一旁,看着抱在一起的母女俩,眼圈也有些发红。他别过脸去,用力清了清嗓子,走到窗边,看着外面。
家,还是这个破旧的家。人,也还是这三个人。但有些东西,好像不一样了。晓雅抱着女儿,感受着怀里真实的温度,看着窗前丈夫有些佝偻的背影,心里百感交集。南方的梦醒了,北方的现实,带着它的粗糙和温暖,重新将她包裹。路,才刚走完第一步。
小说《铁西1999:淬火年代》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