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科举,隔壁少爷们又被我卷哭了》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王景琛的故事,看点十足。《科举,隔壁少爷们又被我卷哭了》这本连载历史古代小说已经写了266058字,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科举,隔壁少爷们又被我卷哭了王景琛笔趣阁最新章节免费入口》就在下方,点即看!
科举,隔壁少爷们又被我卷哭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我懂了,先生就是会写字会读文章的人,先生十分的厉害!所以小少爷,还有很多人都跟着先生学!”
“不错不错。”
王景琛紧跟着继续发问:“可是先生既然这么厉害,那岂不是很多人都要来跟着先生学?先生又教的过来吗?还有,先生把自己的本事教给了别人,就白教了吗?我爹卖香饮子,还一碗一文钱呢!”
这话一说,门房当即哈哈笑了起来。
“小小年纪,你倒是精明!先生当然不会白教了,而且也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
王景琛也一脸被夸赞了的得意的笑:“我爹收每个人一文钱一碗,那先生这么厉害,岂不是要……岂不是要,每个来找他学的人,一人收一百文!”
一百文对六岁孩童来说,确实很可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门房道:“嗯,你说的差不多!别家秀才公开的私塾,的确是这样的。不过,咱们富家庄这私塾又不同。”
他缓缓解释说:“富家庄这私塾,是专为家族子弟开的。私塾里教书先生的束脩由咱们富二老爷按月给,子弟们来上学,除了最一开始的拜师啊,是不需要再给先生银钱的!”
王景琛一听,惊讶万分的问:“子弟们不需要给银钱,那还不全都跑过来,把先生给掏空了!”
“哈哈哈哈……”
这小小孩童说话实在是有趣,又聪慧灵醒,门房不禁大笑起来。
只是,接下来的话,对于这样一个懵懂稚童来说,兴许有些残忍。
门房想了想才说:“那不会。”
他向王景琛解释:“一来,咱们富家私塾,请的先生好,是个待仕的举人老爷。秦举人很有名气,肚子里的学问大,没那么容易掏空!”
“二来,我们富家私塾虽然远近有名,这附近啊,凡是跟富家有些往来的,莫不想把自家少爷送过来读书。可若想来跟着富家私塾先生学习,都要经过二老爷的首肯,二老爷自然不是随随便便谁来恳请,就会让他进的。”
实际上,富二老爷十分苛刻,除了亲族和家族利益往来之需,绝不会轻易放人。
毕竟学生们多了,先生顾不过来,免不了影响了他自家子弟的课业。
除此之外,他没说的是——
能想着路子来求富二老爷来私塾念书的,本身家世条件也都不错。
大家缺的不是一年给先生的束脩钱,而是有名有实的好先生。
这富家大老爷在京里做官,富二老爷庄上私塾的先生,都是望着大老爷人面请来的,连帮着秦先生教少爷们蒙学的先生都是秀才公!
可若是眼前这两个小孩子的话,流民佃户出身,那便是连来求一求老爷的必要都没有了。
真要是家里有心,想要孩子识字算术,找个寻常童生开的私塾,学个一年两年的,将来想谋个体面的活计,也便足够。
这富家私塾里头,可不是只学这些。
门房戚老五的话音中,带上了几分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向往:“各家的老爷们送子弟来富家私塾,为的可都是科考。开蒙以后,学的都是治国经世的大学问!本身啊,就不是寻常人能学的,更不是那些普通私塾能比的。”
王景琛煞有介事的点头:“哦哦,我明白了。富家私塾的先生十分厉害,教的学问跟别家都大有不同。”
“不过,富二老爷才是最厉害,他说让谁去读,谁就可以去读!”
戚老五再一次被他逗笑。
听到小孩子夸自己老爷厉害,他也自然乐的听。
王景琛大概打探清楚了富家私塾的模式,便给两人今天的攀谈暂且收了个尾。
总得来说就是,不花钱、先生好,但门槛极高!
眼看私塾也就要到了,戚老五将二人引到私塾边上的一间歇脚小亭:“我叫人给你们送些水和点心,你们就在这等一会儿,少爷下了课,他身边跟着的人,自会来这里寻你。”
“我知道了大伯,我和二哥乖乖坐在这,一定不会乱走!”
“呵呵呵,好好。”
戚老五应着声,笑意盈盈的走了。
不多时,果真有庄上的人,给他们两个送来了一壶豆麦茶,一碟绿豆凉糕。
二郎一路跟着王景琛,一见这只在集市看过的绿豆凉糕,当即就口水大盛。但手伸了出去,第一反应还是将盘子推到了王景琛的面前。
“三弟,你快吃这个绿豆凉糕!”
王景琛一笑,捡起一块:“谢谢二哥,娘说不叫我吃多冷的。这里一共六块,我吃两块,剩下四块你吃!”
“我、我等会再吃,你先吃。”二郎强自撑了撑道。
“等啥呀!再等等万一有人来收走了咋办?你快吃吧二哥!”
王景琛一语道中二郎心坎,这要是现在不吃,一会还真说不好有人来端走了。
二郎便不再多说,捡起一块往嘴里咬了一口。
绿豆凉糕磨得细细的,加了糖粉,端过来之前显然是在富人家那种冰窟里拿出来不久,凉凉的一路从喉咙到肚腹。
赶了一路,一身的热气,瞬间抚平了不少。
二郎满足的问:“三弟,这凉糕好吃不?”
王景琛虽说也许久未吃过这等精细的点心,但上辈子现代社会的甜品茶饮丰盛程度,他可是一点没少吃!
口味是不错,但也绝不会有二郎那般受到的冲击大。
他笑着说:“好吃!”
二郎又捡起一块:“那等二哥挣钱了,年年夏天都买给你吃!”
王景琛手里捏着还没吃完的绿豆凉糕,心思却都在不远处的那间私塾上。
富家这间私塾,是单独辟出的一套二进院子。
两人此时就坐在外院庭中,隔了一道一人高的二门院墙,仍然能清楚的看到里头大致的布局。
里院房屋制式大概是个排屋样式,具体分了几间教舍暂且不知,但既然是卡着人头数进来的富家私塾,必是不会分班过分精细,子弟数量亦不会有那许多。
古时候的学生们上学,讲究大声的诵读,讲究韵律好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看来亭子所在,靠近的就是蒙童这一班,王景琛隔着院墙就听到小童背诵《千字文》的声音。
《千字文》是古代儿童启蒙识字的必学教材之一,王景琛上辈子也恰好消遣看过,前头这几句还能听得出来,可到了后面,他可就也是一概不知了。
王景琛思忖,这个世界的人们不仅言语和农作生活习惯与他认知中的古人相去不远,科考所学的内容,也是一样的路子。
王景琛一心听着隔壁的动静,除了蒙学班,还尽力去分辨其他班的授课声音。
“你们是谁?”
一道少年声音响起,打断了正对坐吃喝的兄弟二人。
王景琛闻声看过去,只见是一个十余岁的细绸衣少年,来的方向是私塾。
这会私塾里读诵之声不断,显然先生仍然在授课中,那么眼前这位少年,不是偷溜出来的,就是公然翘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