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还是王伦说了算》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凡人凡事”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王伦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至第10章,168542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主要讲述了:“哦?梁山泊……” 柴进终于开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依旧清朗,却听不出喜怒,“八百里水洼,芦苇荡深,港汊密布……王先生倒是选了个好地方。” 他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只是,柴某有一事不明…
《梁山,还是王伦说了算》精彩章节试读
“哦?梁山泊……” 柴进终于开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依旧清朗,却听不出喜怒,“八百里水洼,芦苇荡深,港汊密布……王先生倒是选了个好地方。” 他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只是,柴某有一事不明。先生既是读书人,当知忠君报国,乃人臣本分。即便遭遇不公,亦当隐忍待时,或上书陈情,或寻正途申诉。这落草为寇,啸聚山林……” 他顿了顿,目光陡然锐利如刀锋,直刺王伦眼底,“岂不是自绝于朝廷,自绝于天下?先生满腹经纶,难道只用来教人造反么?”
“造反”二字,如同惊雷炸响!杜迁猛地踏前一步,门栓重重顿地,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眼中凶光毕露:“柴大官人!你……”
“杜迁!” 王伦厉声喝止,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他猛地直起身,脸色苍白如纸,但眼神却像淬了毒的针,毫不退缩地迎向柴进那洞穿人心的目光,嘴角反而扯出一个近乎惨烈的笑容。
“大官人此言差矣!” 王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豁出性命的疯狂和文人特有的诡辩锋芒,“王伦岂敢言反?实乃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朝廷?朝廷眼中可有我等草芥?忠君?君可曾施仁政于黎庶?报国?国门何在?庙堂之高,尽被豺狼盘踞!申诉?正途?” 他发出一声短促而凄厉的尖笑,如同夜枭悲鸣,“申诉无门,正途已绝!我王伦寒窗十载,换来的是白眼、是欺凌、是家破人亡!这朗朗乾坤,容不下一个清白读书人!容不下一个只想凭力气吃饭的汉子!” 他指向杜迁,又猛地指向自己褴褛的衣衫,状若疯魔。
“敢问大官人,” 王伦猛地踏前一步,几乎要逼近柴进的案几,眼神灼灼,带着孤注一掷的赌徒般的狂热,“若易地而处,大官人是愿引颈就戮,做个屈死鬼?还是奋起一搏,争一条活路?在梁山,我王伦所求,不过是一隅安身立命之地!聚的是被逼无奈的好汉,行的是替天行道之举!保境安民,劫富济贫!此心此志,天日可鉴!” 他死死盯着柴进,“大官人乃前朝龙种,身负丹书,更应知这赵宋江山,根基几何!更应知这天下,有多少如王伦、杜迁这般被逼入绝境的‘草寇’!今日柴家庄门庭若市,高朋满座,焉知他日……”
“够了!” 柴进突然一声断喝,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王伦近乎咆哮的控诉。他脸色沉静如水,看不出丝毫波澜。花厅内落针可闻,杀机几乎凝成实质。王伦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喘息着,死死盯着柴进,等待最后的判决。杜迁握紧了门栓,指节爆响,只待王伦一个眼神,便要拼个鱼死网破。
柴进的目光缓缓扫过王伦那双燃烧着怨毒与不甘的眼睛,又掠过杜迁那副悍不畏死的凶悍姿态。片刻的死寂之后,柴进脸上那冰封般的表情如同春阳化雪般骤然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达爽朗、甚至带着几分激赏的大笑:
“哈哈哈!好!好一个‘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好一个‘替天行道’!王先生快人快语,字字如刀,剖开这浑浊世道,令人振聋发聩!杜迁兄弟一身肝胆,更是世间少有!”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王伦和杜迁都愣住了,仿佛从悬崖边被猛地拉回。王伦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一阵眩晕袭来,几乎站立不稳。杜迁也茫然地松开了紧握的门栓。
柴进笑容满面地站起身,走到王伦面前,亲手将他扶起,又拍了拍杜迁壮硕的臂膀,动作亲昵自然:“柴进虽蒙祖荫,得此虚名,却也非不谙世事之辈。这天下疾苦,官场污浊,柴某岂能不知?先生一介书生,竟有如此魄力,敢向这无道世道拔刀!杜迁兄弟一身神力,甘愿追随!此等人物,正是柴进平生最敬重之人!二位欲在梁山开创一番局面,柴某不才,愿略尽绵薄之力!”
他转身,声音洪亮地吩咐侍立一旁的庄客头目:“柴勇!速去准备!上好锦缎衣袍两套,纹银五百两!精铁朴刀二十口,强弓十张,羽箭三百支!粟米五十石,精面二十石!再选十名精壮得力、熟悉水性的庄客,备好船只,随王先生、杜壮士同赴梁山!所需用度,皆由府库支取,不得有误!”
“是!大官人!” 庄客头目柴勇抱拳领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但更多的是对主人命令的绝对服从,立刻转身大步离去。
王伦和杜迁彻底懵了,巨大的狂喜如同汹涌的浪潮瞬间将他们淹没。王伦只觉得一股热气直冲头顶,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带着前所未有的真诚:“大官人!再生之德,恩同再造!王伦……王伦……”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只能重重磕下头去。杜迁也反应过来,跟着“咚”地一声跪下,瓮声瓮气地吼道:“谢大官人!杜迁这条命,以后就是大官人的!”
柴进连忙再次将二人扶起,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快快请起!柴某平生最爱结交天下豪杰,助人于危难,亦是平生快事!些许财物,何足挂齿!只望二位在梁山,能秉持初心,替天行道,庇护一方!他日若有所需,只需遣人来沧州送个信,柴某定当竭力相助!”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王伦,意味深长地补充道:“王先生智谋深远,杜兄弟勇力过人,你二人联手,必能在八百里水泊创出一番气象!柴某在沧州,静候佳音!”
—
当夜,柴府设宴,虽非山珍海味堆砌,却也极尽地主之谊。炙烤得金黄流油的肥羊,整只炖得骨酥肉烂的野雉,新捕的黄河鲤鱼在乳白的浓汤中翻滚,时鲜果蔬琳琅满目。柴进换了家常锦袍,更显洒脱,亲自执壶劝酒,谈笑风生,讲些江湖轶事、前朝典故,言语间豪气干云,又不失世家子弟的风雅。王伦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月白色文士襕衫,质地柔软,剪裁合体,将他身上那股落魄书生的酸腐气冲淡了不少,隐隐显出一丝谋士的雏形。他端坐席间,努力适应着这突如其来的富贵与尊重,小口啜饮着杯中醇厚的美酒,心潮却如惊涛骇浪。
小说《梁山,还是王伦说了算》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