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奇大典是一本备受好评的小说推荐小说,作者牡蛎莫牡蛎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檀溪阿潮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0章更是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小说推荐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主要讲述了:竹丛外的晨露沾在裤脚时,阿潮把融合的碎片塞进竹篮。碎片刚与潮女布贴紧,篾条缝隙就透出淡金光芒。在石径上投出道细长的光带,直指东边的天际线。火山湖的红光在远处隐隐发亮,像团被晨雾裹住的野火。那是仙门总坛…
《玄奇大典》精彩章节试读
竹丛外的晨露沾在裤脚时,阿潮把融合的碎片塞进竹篮。
碎片刚与潮女布贴紧,篾条缝隙就透出淡金光芒。
在石径上投出道细长的光带,直指东边的天际线。
火山湖的红光在远处隐隐发亮,像团被晨雾裹住的野火。
那是仙门总坛的方向,砚秋说主阵眼就藏在湖底的礁石下。
“该找处歇脚地了。” 檀溪用剑拨开挡路的竹枝。
《玄奇大典》卷在怀里,蓝布封面的银粉蹭上竹汁,泛出淡青的光。
“离火山湖还有两天路程,缠丝阵耗了我们不少玄奇气,得找地方养养。”
阿潮的银镯突然轻颤,腕间的潮声混着流水响。
他顺着声音望去,石径尽头的山坳里飘着炊烟。
青瓦屋顶在竹林间露了半角——是个小村落。
竹篱笆上爬着牵牛花,花瓣上的露珠还没干,不像有仙门修士来过的样子。
“是溪村。” 阿绣捏了捏发间的传讯针。
针尾的竹丝正往村落方向偏。
“我送绣品时路过,村里的老木匠会做竹器,玄奇气里带着竹香,能挡蚀灵粉的腥气。”
她指尖碰了碰针尾,银线突然发亮,在身前凝成小小的水纹。
“传讯针说村里有口活泉,能养潮女布。”
四人走进溪村时,晒谷场的石碾正转着。
木轴发出 “吱呀” 的轻响。
碾谷子的老汉抬头看见他们,停下木柄笑。
“是往火山湖去的吧?前几日也有个带墨锭的老先生路过,说要去会旧友。”
他往村西指。
“他家就在老槐树下,门口挂着竹编的鱼篓。”
阿潮顺着老汉指的方向看,老槐树下的竹篓果然在晃。
篓身上的篾纹缠着银线。
是砚秋的墨锭气,是他之前留的记号。
砚秋摸出个墨锭,往槐树干上蹭了蹭。
树皮立刻渗出墨痕,在树干上凝成个 “安” 字。
“是墨庄的老友,他说过若来溪村,可在他家落脚。”
老木匠的屋舍很整洁。
堂屋的竹架上摆着些半成品的竹器,有鱼篓、竹篮,还有个没完工的竹笛。
笛孔里嵌着银粉,和《玄奇大典》的封面同色。
“这是玄奇竹做的。” 檀溪拿起竹笛。
指尖在笛孔上按了按,笛身立刻发出清越的声。
“三百年前玄奇人栽的竹,竹汁能养气,比普通竹器坚韧十倍。”
阿潮的银镯突然发烫。
他低头看见竹篮的蓝光往竹笛涌。
笛孔里的银粉亮起来,与潮女布的光缠成圈。
老木匠端着茶水走进来,看见这幕笑了。
“这竹笛认主了。它等玄奇人等了二十年,当年我答应墨翁,要把它交给能让潮声入笛的人。”
他把茶水放在案上。
粗瓷碗沿沾着竹屑。
“火山湖的阵眼分三层,外层是水障,中层是火网,内层才是主阵符。”
“水障怕墨脉的烟,火网畏潮脉的水,你们带的墨锭和潮女布,正好能克。”
老木匠的指尖在碗沿划了圈。
水纹里浮出个小小的阵图,和《玄奇大典》里的记载重合。
午后整理行装时,阿潮看见檀溪对着竹笛出神。
老人用银线在笛孔上缠了个结。
银线刚收紧,竹笛就发出细响,在案上投出段影像。
是三百年前的火山湖,玄奇人正往湖底投玄奇物。
潮脉的水、墨脉的烟、石脉的火在湖面凝成彩虹。
“那是玄奇人在补本源池。” 檀溪的声音很轻。
指尖在影像上的彩虹碰了碰。
“当年本源池裂了道缝,三脉玄奇人合力修补,才让火山湖的地火没蔓延。”
“仙门就是那时起了贪念,觉得本源池的气能让他们长生。”
阿绣的传讯针突然颤了颤。
针尖往村外指。
那里的竹篱笆晃了晃,沾着的牵牛花掉了两朵。
花瓣落地时化成青烟。
是仙门的探路符,在试探村里的玄奇气。
砚秋往篱笆外扔了块墨锭。
墨锭炸开的墨雾立刻裹住符气。
青烟在雾里慢慢散了。
“他们离得不远了。” 砚秋把剑坯碎片往阿潮手里塞。
石片的红纹里渗着墨痕。
“这碎片沾了墨气,到了火山湖,能引地火融水障。”
“我在墨庄的古籍里见过,石脉玄奇遇地火会醒,就像潮女布遇水会活。”
傍晚烧饭时,老木匠教阿潮编竹篮。
竹篾在指尖翻飞。
老木匠的手很稳,竹条在他手里像有了灵性。
“玄奇和竹器一样,得顺着纹路来。”
“潮脉的气要顺水流,墨脉的气要随烟走,强扭只会断。”
他看着阿潮编歪的竹底,笑了笑。
“就像你阿婆编潮女布的竹篮,针脚总跟着潮声走。”
阿潮的银镯突然轻颤。
腕间的潮声与竹篾共鸣。
编错的竹条自动归位,在篮底凝成个小小的潮纹。
老木匠盯着潮纹看了半晌。
从怀里摸出块竹牌,上面刻着 “渔” 字。
“这是你阿婆二十年前放我这的,说若有个带银镯的少年来,就把它交给他。”
竹牌刚碰到银镯,就发出 “嗡” 的轻响。
与竹篮的蓝光融在一起。
阿潮看见竹牌的纹路里浮出阿婆的字迹。
“火山湖底有半块潮女布,与你怀里的合璧,能引本源池的水。”
是阿婆早就留下的指引,像在冥冥中护着他。
夜里躺在竹榻上,阿潮听见檀溪和砚秋在堂屋说话。
砚秋的声音很轻。
“总坛的阵眼要用三脉心尖血催动,他们抓了不少玄奇人,就等月圆时开阵。”
檀溪没说话。
只听见竹笛被吹响的声,调子很沉,像在叹三百年的往事。
阿潮摸了摸竹篮里的碎片。
蓝光正往东边跳,像在数着到火山湖的路程。
他知道前路艰险。
仙门的总坛藏着最厉害的阵。
还有被抓的玄奇人等着救援。
但竹笛的清响、阿婆的竹牌、檀溪的银线都在说:别怕,玄奇从不是孤军。
天快亮时,阿潮被竹笛的声叫醒。
檀溪站在老槐树下。
晨光顺着笛孔淌进去,在地上投出细碎的光。
竹笛的声里混着潮声、墨香、石火的暖,像三脉玄奇在合唱。
阿绣和砚秋站在旁边。
传讯针和墨锭的光缠着笛音,在晨雾里织成张光网。
“该走了。” 檀溪把竹笛递给阿潮。
笛身的银线缠着他的手腕。
“这笛能引本源池的旧气,到了火山湖,吹起它,水障就会让开。”
阿潮接过竹笛时,银镯突然爆发出强光。
与笛身的光融成一团。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火山湖的礁石在等他们。
仙门的阵眼在等他们。
但只要三脉的玄奇气还连着,就没有破不了的阵。
村外的石径上,新抽的竹笋顶着晨露,像在为他们引路。
阿潮握紧竹笛。
竹篮的蓝光在怀里轻轻跳,像在应和他的心跳。
东边的火山湖越来越近。
红光在天际线铺成条路。
小说《玄奇大典》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