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火的科幻末世小说深潮代码讲述了林野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大神作者楠木林夕对内容描写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深潮代码》以165200字连载状态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喜欢这本书。
深潮代码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苏晴的手指在档案袋上停了很久。
“这东西……有点邪门。”她把档案袋推给林野,指尖泛白,“昨天我在档案馆地下室找到的,1943年的渔船失踪案卷宗,一打开就闻到股海水味,明明放在干燥柜里十几年了。”
林野坐在历史系的自习室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档案袋上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他戴上那副老花镜,镜片上的螺旋划痕突然清晰起来,像无数个微型齿轮在转动。
“戴上这个看。”他把老花镜递给苏晴。
学姐犹豫了一下,戴上后突然“啊”了一声。“那些符号……”她指着档案袋封面的水渍,“它们在动!像水里的漩涡!”
林野凑过去看——没戴眼镜时,水渍只是模糊的褐色印记;戴上眼镜后,那些印记果然是由无数个细小的螺旋组成的,正随着两人的呼吸微微收缩。
档案袋里装着五份泛黄的卷宗,第一份是渔民的口述记录,字迹潦草,墨迹晕染得像被水泡过:“……海面上漂着发光的线,像渔网,又像电线,缠上船底就拽不动了……水里有声音,像很多人在说话,又像机器在响……”
第二份是观测站的日志,记录者叫“老林”,字迹和林野爷爷日记里的笔迹惊人地相似:“7月12日,符号在接收装置上出现的频率变高了,海水样本里检测出‘金属味’……7月15日,小赵说听见海底有‘开机声’,他后颈长了青痕……7月18日,不能让它们上岸,机房的门必须锁死……”
“小赵?”林野的心猛地一沉,“赵鹏的爷爷,当年是不是也在观测站?”
苏晴点点头,翻到第三份卷宗,里面夹着张泛黄的人员名单,“观测站助理:赵德山”几个字下面,画着个小小的螺旋。“赵鹏跟我说过,他爷爷是1943年失踪的,家里只留下个生锈的指南针,指针永远指着老码头的方向。”
林野想起赵鹏后颈的青痕,想起他说的“电线”和“内存区”,突然觉得胃里一阵翻涌。他翻开最后一份卷宗,里面是张地图,标注着老码头的地形,在观测站的位置画着个三层的方框,旁边写着:“机房一层:记忆缓存;二层:意识处理;三层:核心——严禁入内。”
地图的边缘,有人用红墨水画了个潦草的箭头,指向老码头外海的“黑礁区”,旁边写着:“源头。”
“嗡——”苏晴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自动亮起,壁纸变成了那片海岸线照片,海浪里浮出一行字:“第73号解读者,二层已满,该去三层了。”
学姐吓得把手机扔在桌上,屏幕碰到桌面的瞬间,突然裂开,裂纹像蜘蛛网一样蔓延,每个交叉点都变成了小小的螺旋。
林野的手机也跟着震动,是条彩信,发件人是赵鹏——照片里,赵鹏坐在一个布满管线的房间里,后颈的青痕已经蔓延到脸颊,他对着镜头微笑,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两个旋转的螺旋。
照片的背景里,能看到墙上挂着块牌子:“意识处理区——第75号终端”。
自习室的窗户突然“哐当”一声被风吹开,槐树叶卷着阳光涌进来,落在档案袋上。林野看到卷宗的最后一页,不知何时多了一行绿色的字迹,像用他手背上的血写的:
“受潮的机房,永远需要新的零件。”
他猛地看向苏晴,学姐的脖子上,不知何时浮出了一道极细的青痕,正慢慢盘旋成螺旋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