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历史古代小说——《大理寺异闻之少卿探案》!由知名作家“上帝的双手”创作,以沈砚李崇文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30608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大理寺异闻之少卿探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一章:朱雀血案
大晟历三十六年,春。寅时末的梆子声刚过,云京的晨雾还浓得化不开,像一匹湿漉漉的素绸,裹着朱雀大街上缓缓移动的朝班队伍。青石板路泛着冷光,轿夫的脚步压得极轻,马蹄踏过雾霭时,只溅起几星细碎的凉意。
户部尚书李崇文坐在青呢大轿里,指尖还沾着昨夜批账的墨痕。他揉了揉发涩的眼,刚要吩咐随从递杯热茶,喉头突然一阵灼痛,像有团火猛地窜了上来。剧烈的咳嗽冲破喉咙,带着腥甜的干呕声撞在轿壁上,惊得轿外的随从脚步一顿。
“大人?” 贴身小厮的声音刚飘进来,轿帘 “哗啦” 一声被猛地掀开。李崇文跌出轿外,青黑色的脸在雾中泛着诡异的死灰,他双手死死抓着咽喉,指节泛白,黑血从嘴角溢出,顺着下巴滴在青石板上,洇出一朵朵暗紫的花。
“账…… 不可……” 他只来得及挤出这半句,身体便剧烈抽搐起来,双腿蹬了两下,那双还凝着惊惧的眼睛,彻底失去了光彩。
尖叫声瞬间撕裂晨雾。轿夫瘫坐在地,百官的队伍乱作一团,骑马的官员勒紧缰绳,马蹄不安地刨着地面。有个卖早点的小贩凑得近,看清了李崇文蜷曲的右手 —— 掌心攥着半枚青铜令牌,斑驳的纹路间,“癸未” 二字在雾中泛着冷硬的光。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个时辰内就飞遍了云京。养心殿内,皇帝摔了御笔,朱砂在奏折上洇出大片血痕:“三天!让大理寺三天内破案!查不出凶手,朕唯他们是问!”
旨意传到大理寺时,卿老大人正咳得直不起腰。他望着阶下立着的年轻男子,叹了口气:“沈砚,这案子,你去办吧。”
满院的同僚瞬间安静下来。沈砚今年刚二十六,虽凭断案之才得了少卿之职,却从未独掌过大案。有人悄悄撇撇嘴,也有人捏着汗 —— 这案子牵扯户部尚书,又死得蹊跷,稍有差池,便是掉脑袋的祸事。
沈砚却只是颔首,玄色官袍在晨光中泛着沉静的光泽:“属下领旨。”
半个时辰后,通津坊前已围起了黄绸警戒线。沈砚蹲在李崇文的尸体旁,指尖避开那滩黑血,轻轻翻开死者的指甲。雾珠凝在他的睫毛上,他却浑然不觉 —— 指甲缝里嵌着的细微紫色粉末,正散着一缕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
“大人,发现什么了?” 属下轻声问。
沈砚的瞳孔骤然缩紧,指尖微微发颤。这颜色,这气味,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他记忆深处的锁。十年前,先帝的柳贵妃暴毙,宫中只说是心疾,可父亲那时还是刑部侍郎,深夜回府时曾攥着他的手,声音发颤:“贵妃中的是‘忘忧散’,无色无味,发作时五内俱焚,唯指甲会现紫痕……”
可没等他再多问,父亲就被贬去了南疆,沈家一夜之间就沉寂了。如今这毒竟再次出现,沈砚深吸一口气,将那点药渣小心刮进密封匣:“把这个收好,此事绝不能让东厂知道。”
验完尸,他站起身,目光扫过现场。李崇文昨夜批的账册还在轿内,墨迹未干;那枚 “癸未” 令牌已被小心收好,背面隐约的星点刻痕,不像是近年的工艺。他忽然想起李崇文的遗言 ——“账…… 不可……”,户部掌着天下财政,尤其是最近的边饷账目,李崇文怕是查到了什么不该查的。
“大人,尸体要不要先运回大理寺解剖?” 属下问。
沈砚刚点头,就听见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队赤袍缇骑冲破雾霭,绣春刀在晨光中闪着冷光,为首的太监脸上堆着假笑,声音却像淬了冰:“沈少卿好大的架子,办这么大的案子,竟不通报东厂?”
“公公说笑了,” 沈砚拱手,语气却寸步不让,“陛下只说让大理寺查办,未提东厂协查。况且圣旨在此,公公若是不信,可随我去面圣。”
那太监的笑僵在脸上,眼神阴鸷地扫过尸体:“沈少卿,有些案子,查得太深,容易短命。” 说完,他一挥手,缇骑们调转马头,蹄声渐渐远去。
暮色四合时,大理寺的停尸房里只剩一盏油灯摇曳。沈砚坐在李崇文的尸体旁,手里捏着那枚 “癸未” 令牌。灯光映在令牌的星痕上,忽明忽暗。他忽然注意到,李崇文贴身的素色内衣袖口,用极细的墨线绣着个微小的符号 —— 一尾弯曲的龙角,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这是…… 苍龙七宿中的‘角’?” 沈砚猛地站起身,油灯晃了晃,灯芯爆出一点火星。
窗外,一道黑影掠过屋檐,像片羽毛般无声无息。停尸房里的油灯突然暗了暗,李崇文青黑的面容在灯影中,竟像是勾起了一抹冰冷的笑。